2015-05-20 14:02:00 来源: 作者:京华时报
青岛农业大学 李宝笃
文章来源:《农村经营管理》2015年第4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的7年半时间里,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逐步成为引领农民发展规模生产、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尽快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仅是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
为什么要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滞后于农民合作社实践。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发展呈现出很多“新常态”,如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互助保险、联合社或联合会建设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农民合作的出现,以及由此涉及农民合作社扶持措施不到位、税收措施不统一、融资难、保险难、缺人才、教育滞后、用地用电难、服务与监管体系缺失、指导部门条块分割、注册门槛较多、退出机制缺失等各种问题。虽然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有提及,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规中没有明文规定,因此造成农民合作社在注册登记、注册变更或运行管理等诸多环节常吃“闭门羹”或走入“死胡同”。
例如,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未对农民合作社是否进行年检作出制度安排,导致农民合作社领取营业执照后是否开展经营、是否出资到位、经营情况如何、什么时候停止经营等情况,工商部门无法及时、准确掌握,也无法形成准确、有效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不仅影响对农民合作社的监管,也影响到政府决策和发展政策的调整。为此,尽快启动修法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问题
(一)关于法律名称。建议修改为《农民合作社法》,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
(二)关于法律调整对象。建议把联合社、信用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多类型合作社一并纳入法律调整对象,因为这是推动我国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三)关于相关重大制度安排。
成员资格:建议修法时把合作社“成员”修改为合作社“社员”,社员的“称谓”更准确,也和国际接轨。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可以把农民社员的概念界定为“农业经营者”,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从事农业劳动的自然人即为农业经营者;关于对企业作为社员的资格进行合理限定,建议限定必须从事农业经营活动、并在该合作社区域内的企业方可加入合作社。
成员出资:关于社员出资,建议设置单个社员出资额不能超过全体社员总出资额20%的上限,以防止一股独大或合作社蜕变为股份公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可以视同交易,即根据经营权作价入股的额度视为交易额的多少,据此进行的分红可视为惠顾额返还。
盈余分配:盈余返还60%的底线可以调整为50%以上,具体额度由章程规定。因为50%以上(例如51%)的盈余返还为按照交易额(量)多少进行分配,体现的是以交易额(量)为主的分配原则。如果社员与合作社交易不明显,那么按照出资额返还盈余的空间就大一些了,也可以兼顾这部分社员的利益。
破产解散清算时国家补助形成资产的处置: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出台具体办法。
退出机制:非常有必要对没有实际运营的合作社实行强制退出。建议对注册登记后连续6个月没有实际运营的合作社予以取消登记处分。为此,加大监管和审计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关于罚则。建议此次修法,应该对损害合作社、社员和第三方利益的违法行为处罚进行具体化,以强化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的责任。下面,我们看看台湾地区《农业合作社》(草案)中的相关规定:
“第53条:农业合作社违反本法、章程所定事项或因经营不善而损及社员及善意第三人之权益时,主管机关得为下列之处分:
一、撤销各类法定会议之决议。
二、撤换经理人、职员,或命令合作社予以处分。
三、适度限制发放理事、监事酬劳金。
四、停止或解除理事、监事职务。
五、停止合作社部分业务及对外职权之行使。
六、勒令停业、整理。
七、废止登记。
八、其他必要之处置。
理事、监事或经理人、职员涉及社务、业务侵占背信或其他刑事责任者,农业合作社应停止职权并即移送法办。”
“第54条:农业合作社经中央主管机关评列为经营较优者,应受公开表扬及奖励。农业合作社连续三年经中央主管机关评列为经营较差者,主管机关应令其限期整理,必要时得停止理事主席之职权。”
这只是其中的两条,罚则一章中还有5条内容,非常具体。我们在修法时也应该如此,做到“法无限制即可为,法有禁令不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