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头条

"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二场: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大会发言

2016-04-11 22:52:1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第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适度规模经营引领水平。过去我们依靠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承包经营解决了吃饭问题,这是很难得的。目前我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7亩多,仅相当于欧盟1/40,美国1/400,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现代生产要素引入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所以“十三五”时期,要在扩规模、育主体、提服务上下功夫,提高农业规模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具体讲,扩规模,就是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我们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不是简单地小户归大户,土地流转是一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多种形式,既可以土地流转,也可以是土地托管、土地入股,还可以搞合作社,现在土地托管很受农民欢迎,有的是全托,我打工去了,家里老人种不了,我就不种了,把土地就托管给别的农户,种植大户,或者托管给合作社,或者托管给农业企业,每年你给我多少粮食,或者其他产品。还有一个半托,我自己种地,但是几个环节托给你,耕地、播种、翻地,托给你,灭虫托给你,收获的时候,我没有收割机也托给你,这都是适度规模经营形式。

  土地流转应当与农民转移速度相适应,与当地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化服务和主体经营能力相适应,不是进度越快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搞大跃进、不能强制推动、包办代替、搞一刀切。对于留守妇女和老人不愿意完全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地方,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土地全托管半托管、联耕联种等形式,也可以让小规模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政府主要是搞好指导服务,当前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土地流转应当与农民转移速度相适应,与当地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化服务和主体经营能力相适应,不是进度越快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搞大跃进、不能强制推动、包办代替、搞一刀切。对于留守妇女和老人不愿意完全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地方,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土地全托管半托管、联耕联种等形式,也可以让小规模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政府主要是搞好指导服务,当前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育主体,要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农业大量涌现,给传统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总体而言,我们的新型经营主体还是在发展起步阶段,还需要扶持和引导。中央提出来要制定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当然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绝不能排斥、忽视农户,这是人多地少国情决定的。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也是中央文件里讲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这个,要让从事农业的农民得到与城镇职工相当的收入,让务农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民从身份回归职业。前不久,我们到江苏考察,一个家庭农场100亩地到300亩田,与他的管理水平和他的投资能力相适应,他的收入比打工强,200亩地净收入可以达到十几万,小夫妻两口子就经营了。

  提服务就是要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越是现代农业,越要发展现代化服务,“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公益性服务。现在很多都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大户来搞,包括抗旱浇水,都有专门的浇水专业户,自己家浇水,还得买抽水机,还得买管子。要支持多种主体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比如,小麦跨区机收、农机合作社代耕土地、“托牛所”。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可以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种理想格局。这是我讲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五大问题、五项任务。

  第四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使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大型垦区还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就农业论农业,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系统考虑、统筹推进、综合施策。所以我认为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最终都要走向市场,不仅是国内市场,还要走向国际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美国、欧盟、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知识保护体系,这些国家农民收入的很大一块,40%左右是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发挥农业基础支撑作用,推动农业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必须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在财政补贴、金融保险、价格支持等政策方面取得突破。财政补贴政策,要优化存量,逐步扩大增量,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更好地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金融保险政策,重点是要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风险高的问题。针对金融机构少,抵押物不足,2015年我们启动了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财政部、农业部将连续几年每年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优先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现在畜牧业、渔业风险比较高的行业保险没有全覆盖。畜牧业是,“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渔业则是一场台风就全冲走了,相当于免费的增值放流。风险太大了,弄不好就倾家荡产,更需要保险。要进一步完善保险政策,扩大保险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尤其要降低规模性生产经营风险。价格政策复杂一点,总的来说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逐步回归市场,向国际市场靠拢,但这是逐步的。对稻谷、小麦这样的主粮,必须继续执行并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以小农生产为主,竞争力低,适应市场能力弱,实现规模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方向是要逐步走向市场,但是要分品种施策,间接推进。具体来讲,对大豆、棉花,继续实行目标价格试点;对玉米,要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补贴”的改革,价补分离、补贴农民。

  总之,农业问题不仅仅是农业自身问题,更是公共问题、社会问题,所以政府对农民要支持,农业改革发展成本不能都由农民承担,需要政府、消费者和农民共同承担,包括保持农业生态,成本不能都由农民分担。我们城里人是生态需求,有些农民是生存需求,你让他减少生产,治理环境,不要烧玉米秸秆,我们得帮他。我们的县长到农村做工作,你不烧玉米秸秆行不行,一亩地我给你20块钱。老乡说了,县长,我不要你的20块钱,我再给你20块钱,你把玉米秸秆给我弄走行不行?所以说,成本要共同分担,因为环境是共同的,大家共享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综合施策,共同分担农业环境治理的成本,我们才能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有幸”。

  第二,要处理好工农关系,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带动作用。当前我国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去年我们国家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现在我们在讲工业4.0,说明我们工业发展了,已经电气化了,到现在是信息化。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我们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明显滞后。打个比方,工业4.0,农业现在到哪了?如果说农业1.0,是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畜力人力工作,到2.0,我们使用化肥了,有农药,有机械了,可以代替人力了,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当然下一步还要往前走,现在我们农业和机械化信息化结合,搞精准农业,化肥也不像原来那么施,拖拉机也不像原来那么开,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应该算3.0了。下一个目标,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且要把农业与装备、技术、信息、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农耕文明的再生,农业产业的再造,我看这就是农业的4.0。把农业变成这样一个产业,这需要充分发挥工业的反哺带动作用,推进工业资本积累和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向农业倾斜,推动资金、技术、人才更多地向农业流动。同时,要用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手段改造农业,工业化成果武装农业,实现农业的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

  第三,处理好城乡关系,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国历史上就是城乡两极、二元分割。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保障了工业发展,那个时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产品的剪刀差缩小了,大部分消除了,但是城乡要素的配置剪刀差突出起来,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金更多流向城市。通过要素不平等交换,城市发展起来了。很多市长说经营城市,第一位是从农村征用土地。我们中国90%以上的土地是农民集体的,只有国有农场的耕地是国家的。现在全世界最好最亮丽的城市中,没有一半,也有三分之一在中国。但是城乡发展不协调,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最大的不平衡。我们的城市像发达国家,农村像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外宾老让我跟他们一块领导世界农业,我说我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我问他去哪,他们说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部最多去过西安和成都,我说你去大城市看一看,一定认为这是发达国家,但你到中西部地区看一看,你一定会承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已经是8000美元,城市化率超过了56%,到了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阶段,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在市场、资源、要素、人才等方面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民同步迈入小康。习总书记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多年来有一个经验,城里出现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要到农村找答案,农村出现的问题要到城里找答案。这样城乡统筹、城乡联动才有回旋余地,所以我们要建立平等的城乡关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推进“三化”,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三是推进脱贫攻坚精准化。现在要让农民逐步住在乡下,也能够享受到城里面的公共服务。农民讲了,住在乡下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我最大的理想。第二个就是在城里打工有稳定就业,甚至租得起房子,有序融入城市生活。另外,就是要把现在还有的5575万最贫困的人口通过精准扶贫,包括农业部门牵头配合的产业扶贫,带动这些人口在“十三五”能够脱贫。处理好三个关系,特别是推进三化,对于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小康重要的环境和外部条件。

  总之,经过“十三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在推进四化同步、城乡联动上迈出新步伐,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我想如果我们“三农”问题解决得好,到那个时候,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将展现新面貌,形成新格局,呈现新气象。

  同志们,“十三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加快“三农”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