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山东着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拆除土茅房 咋建新厕所

2016-08-08 13:29:3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潘俊强 

  农村改厕 建好更要管好(微调查)

  本报记者 潘俊强 柴秋实 刘洪超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四边围”,一米多高的矮墙圈起来的露天旱厕,臭气熏天,尤其到了夏天,苍蝇和蚊子到处都是——这曾是不少农村“土茅房”的真实写照。如厕环境差,影响着农民生活的改善,更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5—2020年)》指出,力争到2020年,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然而,仅仅将“土茅房”改造成卫生间,厕所革命就大功告成了吗?并不尽然——

  改了厕所还得改习惯

  “刚改过来还没咋习惯呢!”近日,记者在山东一些农村发现,大部分刚改厕完毕的农户,还多少有些不适应。一位村民见到记者有些不好意思:“咱到地里干活沾一脚泥,确实不比城市里人家干净。”记者看到他家厕所泥水满地,脏乱不堪。这位村民坦言,以前家里是连茅圈,一年半载才从圈里出一次大粪。“再说,那时都是土和石块垒起来的,打扫也打扫不干净。”

  因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少农民对厕改工作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还存在着抵触情绪。在辽宁某县的农村,60多岁的村民王喜来告诉记者:“你看看给我们家改造的这室外冲水厕所,好看不好用,根本没考虑咱东北的气温,一到冬天根本没法用,而且不好修理。这不我又让儿子把它给拆除了,还是换成了老样子。”

  资金是道难迈的坎

  当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沈家岭村的朱金城看见自家瓷砖贴面的卫生间时,脸上忍不住堆满了笑意。即使只是一间3平方米左右的新建厕所,也能给大山深处的村民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然而,在去年10月七里河区政府决定启动对沈家岭村进行新一轮改厕试点时,却遭到了冷遇。本就财政吃紧,还要去改变大家使用习惯的土厕所,有必要吗?

  要真正告别传统旱厕的“脏臭时代”,资金问题是一道难迈过的坎。据介绍,沈家岭村前期投入建设的30个“样板”厕所,每个造价3000元,基本由政府出资修建。在山东省,每改一处农村厕所,省里补助300元,同时要求各设区市以及县(市)补贴的资金不得少于省里的补助标准。对于一些财政收入比较困难的地区来说,拿钱出来帮助农民建设新式厕所,难度更大,不少地区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进展缓慢。

  后续服务也要跟得上

  由于一些农村地区地处偏远,且多为山地,绝大多数都没有管道及给排水设施,这就导致了水源、污水和粪便的处理存在脱节现象。“处理厕所污水是目前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主要是污水的收集问题难以解决。大部分农村没有污水收集管网,这就造成农村厕所废水难以集中处理。”辽宁某市爱卫会的负责人介绍。

  在辽宁某些县区,农村户用沼气工程与农村厕所改造相互衔接。然而由于缺乏后续技术支撑及跟踪服务,沼气池逐渐被荒废,甚至还有的建成后从没有投入使用。“自从建成后就没来过人指导,夏天还能出一点点儿气,但是天一冷就啥也不是了。这些沼气池那么深,对孩子们也是个安全隐患,不少村民直接就给填死了。”有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全村建设沼气池的有60多户,然而如今全都废弃不用了。  ​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