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6 15:46:19 来源: 新华社 作者:罗宇凡 李春惠
赤诚为民
在晴隆县委办常务副主任贺伯果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2015年夏天,姜仕坤下乡时拍摄的。照片里的他头发白了,脸上刀削般的有了几道皱纹,明显消瘦的身体微微驼背,只有目光依旧透着坚毅。
“他太累了……”
作为姜仕坤身边的工作人员,贺伯果最清楚这位县委书记在晴隆的六年是怎样度过的。
五加二、白加黑,不分昼夜的加班、开会,不论晴雨的下乡、调研。
扶贫联系点上的特困户,他每家都要走到;搞大型主题活动推介山地旅游,他每个细节都要逐一过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整治,他每个环节都要仔细斟酌;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他每个项目都要参与讨论……
掰开田里的苞谷皮,姜仕坤一眼就能看出老百姓是不是种了良种;省里、州里的领导到晴隆实地考察,姜仕坤脱口就能说出每个乡镇的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主要企业的资产负债、利润水平,每个职能局办的工作重点,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晴隆发展的大情小事,没有他不操的心,没有他看不到的死角。
六年不停歇的奋斗,姜仕坤带领晴隆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2012年初至2015年底,晴隆县的贫困人口从16.19万人减少到7.91万人,贫困乡(镇)从12个减少到4个,贫困村从56个减少到52个,贫困发生率从52.2%降至25.1%。
然而在姜仕坤的笔记本上,牢牢记住的却是另外一组数字——
长流乡,还有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9020人,贫困发生率32.8%。
中营镇,还有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11752人,贫困发生率48%。
大田乡,还有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6865人,贫困发生率41.8%。
三宝乡,还有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2900人,贫困发生率51.7%。
……
“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这就是姜仕坤许下的诺言,“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众志成城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2016年,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剩最后五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2月26日,在晴隆县召开的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上,姜仕坤带领全县各级干部近千人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
震耳欲聋的宣誓声中,很少有人知道,常年高负荷的工作量已让此时此刻的姜仕坤走到了生命的极限。
2016年3月7日,在兴仁县出差的姜仕坤突然休克,县医院初步检查后怀疑是心脏病,要求姜仕坤尽快去大医院确诊。
缓过劲来的姜仕坤微笑着对身边的同事们说,“现在不碍事,等忙过这阵再去。”
4月5日,正在兴义开会的姜仕坤再次感到身体不适。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他来到医院检查,可还没等医生把最后的检查结果交给他,匆匆挂了一瓶营养液的姜仕坤就急着赶回晴隆连夜召开班子会议,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现在不碍事,等忙完这阵再去。”在回晴隆的路上,姜仕坤对电话里着急的妻子说……
4月6日上午,到兴义参加全州乡村发展倍增计划与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会。中午赶回晴隆,主持会议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4月7日,白天随全省项目观摩团观摩兴义、安龙、兴仁扶贫项目,当天连夜赶回晴隆检查观摩点的筹备工作。
4月8日上午,在观摩点汇报工作;下午,随团观摩贞丰项目;晚上9点多,召集晴隆县有关负责人赶到贞丰开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相关事宜。
4月9日,随团观摩贞丰项目后赶赴贵阳参加总结大会。当晚,在贵阳听取关于晴隆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策划,之后连夜赶回兴义。
4月10日上午,在兴义参加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当天下午,出差到广州。
——这是姜仕坤最后一周的工作日程。
在这五天时间里,他数次出现身体透支的情况,几次都是靠速效救心丸顶过了最难受的时候。每次身边的人劝他赶紧去医院,姜仕坤的回答总是那句话:“等忙完这阵再去。”
4月11日,姜仕坤在广州出差的途中病发被送入医院。当天下午,妻子王作艳赶往广州陪护。4月12日6时,还没有做完全部检查的姜仕坤在睡梦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他,太累太累了……
生命之光
与姜仕坤相濡以沫的妻子王作艳,直到今天仍对姜仕坤的离去无法释怀。
结婚22年,两地奔波的生活有13年,她没有埋怨过;22年来,姜仕坤没有带她单独旅行过一次,她没有埋怨过;女儿中考、高考时,姜仕坤都不在身边,她没有埋怨过;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放弃掉自己喜爱的工作,她还是没有埋怨过。
可这一次她总也想不通,“为什么你要走得那么急,连句话都没有留下……”
对20岁的女儿田姗灵来说,父亲工作了六年的晴隆是个熟悉但又陌生的地方。六年里,她只去过那两次,并不清楚父亲究竟每天在忙些什么,只是在下乡的路上,父亲会像个孩子一样骄傲地告诉她:“女儿,这条路就是爸爸修的……”
“上大学前,一个月才能见到一次爸爸,但现在我觉得他每天都在陪我,好像他会随时推开那扇门,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
姜仕坤年迈的父母仍在老家册亨县务农,三个兄弟一个是管道工、一个是司机、一个是普通民警。当干部二十几年,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过一丁点福利。
作为一名丈夫、父亲,他亏欠妻子、女儿太多的陪伴;作为一名儿子、兄弟,他亏欠家人太多的关心。姜仕坤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脱贫攻坚的事业,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俯仰无愧。
……
4月15日清晨,92岁高龄的晴隆县原县委副书记赵善平早早地穿戴整齐。这位当年随二野解放贵州的老革命腿脚不好已经两年没有出过家门了。今天,他拄起双拐,坐上孙子的车,赶往一百公里外的兴义市只为参加姜仕坤的遗体告别。
“这么好的同志走了,一定要送一送。”老人说。
按照姜仕坤家人的意愿,他的遗体告别没有仪式,没有通知晴隆县那些曾与他共事过的同事、朋友、乡亲。但在殡仪馆的门口还是自发聚集了一千多名干部群众。
在这些人中,有靠养羊富起来的农民,有他自掏腰包帮扶过的贫困户,有跟随他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战友同事……还有很多,是他可能已经忘记,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普通百姓。
人民的泪水与怀念,是对一名共产党人最好的祭奠。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姜仕坤宿舍的沙发上放着这么一本打开的书。熟悉他的人都说,这是他生前最爱看的一本书。他折过的书页上有这样一句话——
“可以遗憾,但不要后悔。我们留在这里,从来不是身不由己。而是选择在这里经历生活。”
没有谁的生活是无法选择的,面对极度的贫困和恶劣的环境,你可以按部就班,可以浑浑噩噩,甚至可以逃避离开,但姜仕坤却偏偏为自己的生活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打开方式”。
他的选择换来的是晴隆32万百姓更有质量和尊严的生活;他的选择是一个共产党人、县委书记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走一条路,点一盏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姜仕坤燃尽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女儿田姗灵从这本书中找到另外一句话,她觉得这才是父亲一生的写照——“那些星星点点的微茫,终会成为燃烧生命的熊熊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