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社会

守望与传承:中秋的那一抹乡愁

2016-09-15 10:54:20       来源: 凯风网

  三、守望,让心灵回归故土

  1.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中秋节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特别的中秋。那些年,一起度过的中秋是什么味道?从60后到90后四个年代的人,他们的中秋记忆,或许能勾起我们的共鸣。

  60年代:盼中秋月饼补油水

  60年代物质相对匮乏,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上月饼的。每年快到中秋节晚上,大人们就会拿出被束之高阁已久的月饼,藏起来是为了防止小孩子们偷吃。好不容易等到中秋之夜,大人将月饼拿出来摆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先敬月亮,祝福家人团团圆圆,然后分食月饼,慢慢吃,细细品,月饼里面包裹的冰糖和青红丝,让人回味无穷。  

  那时中秋(一)

  70年代:全家团圆吃月饼

  那时的中秋节,其实就是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月饼自然是不会少的,品种不多,但是吃起来很开心。除了月饼,有些地方往往还会做糍粑饼。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80年代:追着萤火虫跑

  那时的中秋除了美食团聚,每到中秋,就会憧憬嫦娥奔月的故事。幻想着美丽的嫦娥身着飘飘仙衣,飞到月亮上,带着可爱的小月兔在大大的月桂树下追逐嬉闹,耳边听着虫儿鸣叫,那一幕情景甭提有多美了。有时院子里飞来几只萤火虫,孩子们就会追逐着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四处奔跑。  

  那时中秋(二)

  90年代:上网看书约会

  和父母一起吃顿团圆饭,吃饱喝足继续宅在各自的房间,上网的上网、看书的看书,约会的约会。节日氛围被各类商业促销和假期烘托在了制高点,大家总觉得商业氛围盖过了真正的节日氛围,是时候呼唤传统习俗回归了。

  2.用传统习俗守望一抹乡愁  

  祭月

  祭月。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旧以月属阴,祭月时由妇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说是“男不拜月”的,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等。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中秋夜出游赏月,叫做“走月亮”,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

  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贪者多寄圩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比如泛舟玩月。当然,赏月并不仅仅是只玩赏中天朗月,往往要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连带在一起观赏,比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等,无疑都是人们中秋玩月的绝好所在。  

  北京兔儿爷

  兔儿爷。在清代,与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不同,民间则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3.回归乡亲、友情、亲情  

  月圆人团圆

  生活节奏快了,有时候快的我们自己根本停不下来。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是需要时时回味看似已经久违的乡情、友情和亲情,哪怕只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对乡情的记忆,其实就是对故乡泥土气息的记忆,对村口那棵老杨树、夏天午后那令人烦躁的鸣蝉、雨后田埂上冒出的不知名的小花的一种追忆;对友情的记忆,其实就是对自己童年时光的一种慢镜头回放,和小伙伴一起在田野上奔跑、在树上摘果子、在房檐下掏鸟窝、在每年的春天中一点一点长高;对亲情的记忆,是一种温暖中夹杂心酸的轻声叹息,是父亲不易觉察的眼中闪过的一丝忧郁、是风中母亲略显凌乱的白发、是相逢又别离的一种遗憾和牵挂。趁着中秋,回归乡情、友情和亲情,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动。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