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5 10:54:20 来源: 凯风网
二、乡愁,一个情感寄托的港湾
1.乡愁,其实是一种思绪
异乡客,最怕是中秋,浓浓乡愁,似乎是注定了的。根本就不用学,离开久了,思念深了,自然就想家了,你也不知何时成了多愁善感的人儿,一念乡音起,一语泪双流。
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年轻,一腔热血,一身抱负,执著于梦想,习惯了天南地北走四方。费孝通先生所言极是,起初离乡之人,大都是为了“讨生活”,其实每个异乡客,都有一个“衣锦还乡”梦。想家吗?肯定想,只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忍住罢了。圆月下,秋风起,母亲闲坐月光散下的亭院,日思夜盼,久等不来,却不生半分怨念,因为等得起。
“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请允许我将余先生的诗句做些微调,正符合这心境和处境。身不由己,天隔一方,一边是天涯浪子,一边是慈母心忧。不是不愿意,不是不想家,而是有家不能回,千万俗务缠于身,你一离开天就要塌,此时此刻你终于明白“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何样的情怀了。
中秋的“乡愁”
“再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待你避过了中秋,错过了新年,再迎来可能就是清明雨,梨花祭。春寒料峭,柳绿花红,清明雨纷纷,此时的你,多么希望母亲仍在翘首以盼,等你回来。人不在了,乡愁也淡了,“回家”被尘封了。不是没机会,而是没珍惜。时间的手术刀堪称妙手,不痛不痒地让我们忘掉了生命被一点点分割,只到垂老的一刻,幡然悟到,却天人永隔。
乡愁年年积累,已然麻木,成了习惯。到头来,不知是你的乡愁,还是母亲的乡愁,念叨着终不过是看似的美好,并不实际。离得久了,不知何处觅乡愁,而乡愁够了,却敌不过一句“欠你一年中秋!”
2.走得再远,永远在线的一端
在外读书工作的人,每年中秋总是很想家,有时工作太忙,难得回家,每至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自然是五味杂陈。其中,最浓的是思乡之情,想念家人,想念故乡。家人不能够团圆,中秋的月亮在心里是无法圆起来的。
父母在线的另一端
望着夜空的月亮,吃着月饼,脑海中溢满了所有的思念之情。那种乡愁,连接着家乡的根叶茎脉,连接着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小时候的中秋,想着的是浓香的月饼;读书求学时的中秋,想着的是尽快回家;工作后的中秋,想着的是家乡和家乡的父母,惦记父母的健康。故乡,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乡愁就是故乡,走得再远,也无法忘记,因为父母紧紧攥着线,我们只是在线的另一端。
3.从古老的节日中寻找归属感
越剧《拜月亭》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代拜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不管是忙于生计的劳累奔波者,还是孜孜以求的都市追梦人,在中秋节这一天,都希望也愿意放下一切,放空心灵,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心灵的归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