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村歌引领乡风文明蝶变之路
时间:2021-12-23 13:34:33 来源: 作者: 字号:【

  大陈村地处江山市北郊,面积5.2平方公里,有7个村民小组451户1353人。2020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吸引游客33万人次,带动周边旅游收益1200万余元。近年来,大陈村围绕“幸福乡村·文化大陈”目标定位,挖掘传统优秀古村文化、村歌文化、孝廉文化,依托文化优势,积极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传统节会为平台,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庆丰收·迎小康”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

  农历十月十,是大陈村的“老佛节”。这是一个沿袭数百年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当地民间秋收后庆丰收、祭拜天地的仪式。进入新时期,“老佛节”渐渐变质,成为了大陈村人请朋邀友,喝酒猜拳的饮食节,精力、财力浪费严重。时代在变,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世代不变。大陈乡大陈村乡村两级干部顺应村民多年的过节习惯,因势利导,从2005年开始,引导村民们自筹资金、自导自演、自办了移风易俗的文化节。将传统的“老佛节”正式冠名为“大陈麻糍文化节”,将庸俗的吃喝玩乐转换为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古村风貌摄影展、麻糍擂台赛、风味小吃制作比赛、文艺晚会、好媳妇好青年的颁奖仪式等。为了筹备好文化节,文化站帮助村里成立了威风锣鼓队、女子腰鼓队、排舞队、民间座唱班等民间文艺团队,并特地聘请了相关老师辅导教艺。好多村里爱好打扑克、搓麻将的妇女和青年人,都纷纷进了文化团队,他们在亲身参与文艺活动的同时,增长了见识,尝到了乐趣,受到了熏陶,审美情趣、思想觉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传统的民俗文化节被赋予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后,受到了村民和各界朋友的认可和赞许,2009年3月初,“大陈麻糍文化节”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麻糍文化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成为了大陈最响亮的文化招牌。2020年大陈村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将麻糍文化艺术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活动当天成功举行“庆丰收·迎小康”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及颁奖仪式,该项活动由农业农村部牵头主办,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决赛现场的关注流量达到2亿多,极大地宣传、推广了村歌文化,弘扬了文明乡风。

  以古村保护为纽带,产业入驻,建设美丽富裕新村庄

  大陈村历史悠久,资产积累丰富,村内古祠气势磅礴,40多座古民居保存完好,古店铺、古城墙虽历经几百年风雨涤荡,依然古风浓郁、古韵悠扬,是江山北大门唯一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村落,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文物点59处。为了让古村落焕发新颜,大陈乡村两级干部采取“三步走”措施。第一步,对村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2009年,大陈村通过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古村规划和古道、古建筑、古民居修缮。将珍藏着大陈600年历史记忆的汪氏宗祠改造成高标准的农村文化礼堂,以此为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破败的祠堂重新焕发活力,大陈村民在这里重新找到了乡愁的记忆,全国各地的汪氏族人也纷纷慕名前来寻根问祖。第二步,对老村环境脏乱差进行整治。大陈村曾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村民乱搭乱建,杂乱无序,生活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现象严重,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这种现象透射出来的是村民一种甘于落后、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大陈村“两委”意识到,要建设文明乡风,首先必须从“清洁家园”抓起。从一把笤帚起步,通过村“两委”干部带头扫,发动党员接力扫,鼓励全体村民自觉跟着扫的方式,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扫出了村庄好风貌,大陈村也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卫生清洁村”。在此过程中,大陈村形成了独有的“脸面、灶面、桌面、地面”的“四面洁净”文化,并且随着文明乡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又延伸出了“美在路面、美在市面、美在门面、美在情面”“新四面美”文化,打造出了一个“面子美、里子更美”的美丽家园。第三步,带动青年回流,促进创业。经过村“两委”商议,村里租下了29处老房子,对外招商,针对年轻创业村民给出了“水电全免、房租减半”的政策。看到村庄的发展和巨大的商机,村民徐芝燕回村投资30万,租来村内老房开民宿,仅3个房间,网上预订价就达到1314元,生意火爆;年轻村民汪鑫一直在外做淘宝生意,看到村里变化,回村注册了浙里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卖起了“妈妈的味道”系列土特产;大陈村年轻媳妇李燕芳回村开手工礼品店,一个月就赚了5000元。此外,村里还建成了“研学旅行”主题小作坊体验馆,让游客和村民一起体验大陈面制作,品味乡村文化。在大陈,青年村民回归已成了一种潮流,让在外的“候鸟”回巢创业,既安居、又乐业,村庄也得以焕发新机。

  以文旅发展为契机,和谐同心,培育共同富裕新动能

  作为中国村歌发祥地,大陈村以村歌治村的理念,多年来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两首村歌,不仅在全村范围内广为传唱,更唱出了江山,唱向全中国。村民们农闲时唱两首,起争执时唱两首,以村歌带动村庄治理。在全省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节点,大陈村立足实际,用好村歌金名片,将村歌转化成产业,以产业推动治理,推动村庄从唱村歌的1.0版本上升到演村戏的2.0版本。以本土村民为主体,持续打磨浙西首部红色村歌主题实景剧《你好江山》和沉浸式村歌剧《大陈见面》,发挥“一村两秀”村歌剧魅力,不断造浓村歌文化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大陈见面》今年已开演23场,带动了周边夜间经济的发展,让村民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赌博打牌、矛盾纠纷等现象也逐年减少。同时,组建一支由60名本土村民组成的大陈农民合唱队,邀请江山中学专业音乐教师,每周两次排练红色歌曲,作为唯一一支农民合唱队参加“庆建党百年.享美好生活”浙江省群众合唱大赛,与专业队伍同场竞技,荣获“银奖”的好成绩,使得村民们在活动中增长了和气,增添了喜气,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在做足特色文化推动移风易俗的同时,大陈村也持续做好常规动作,推动文明乡风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加强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抓好人才培养,吸纳优秀村民为宣传队伍骨干,邀请专业人士,积极组织开展教学培训,增加村民闲暇时光的文化悠闲活动,增强文化氛围,有效抵制歪风邪气,涵养文明新风尚。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