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09:28:3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 王金会
编者按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抓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对今年“三农”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微观三农从今日起在“开局起好步,‘三农’怎么干”专栏,介绍各地区各部门抓重点抓要害抓落实的思路与措施。
2020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按照农时季节,季季紧抓,环环紧扣,全过程不落,强化工作落实。坚持高标准备耕,创新网上备耕、贷款、培训等方式,种、肥、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低、质量好,较往年至少提前一周下摆到户;坚持高质量春播,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作用,各类经营主体和各种播种机械齐上阵,各种农作物全部播(插)在了高产期;坚持精细化田管,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抓铲趟、灭杂草、早追肥、促成熟,全省旱田基本都完成二遍以上铲趟中耕作业,坚持高效率抢收,针对三次台风影响,拿出1.7亿元补贴机械改装。
2021年,我们要着力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升品质上下功夫,确保粮食总产量15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一是坚持压实责任,稳定种粮面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签订任务书,层层分解面积指标,严格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严守耕地和生态红线,合理优化布局,强化惠农强农政策落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5亿亩以上,其中玉米9000万亩以上、大豆6000万亩、水稻6000万亩。
二是坚持藏粮于地,筑牢增产根基。持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以治涝为重点,力争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加强黑土地保护,探索实施田长制,不同积温区、土壤类型都组织专家组包保,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把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面积1200万亩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还田率达到65%以上。同时,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
三是坚持藏粮于技,挖掘增产潜力。突出种业创新,坚持繁育推一体化,建立10个优质种子专家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确保良种覆盖率100%。强化科技联合攻关,建设23个现代农业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创建省级高标准科技园50个,在不同积温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0个。集成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利用电视台农业频道,培训农民500万人次以上。推行全程“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建设10个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县、2个超千亩无人农机示范农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8%。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粮食品质。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优势,开展“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质量提升行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加快把黑龙江建成国家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重点发展亩产千斤以上的高赖氨酸、高淀粉玉米,亩产350斤以上的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适口性好的优质抗逆粳稻,尤其是着力提升第三积温带水稻品质。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分别达到7920万亩和880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3以上。
五是坚持头尾衔接,促进农民增收。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牵动,大力发展粮食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延长产业链,少卖原字号,多销加工品,确保好土地产好粮、有好收益,最终做到既让粮食增产,更让农民增收,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粮食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75%和65%,农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