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记,丁银会老夫妻俩被困在洪水中不愿出来,有生命危险,快派人来营救。”吉安村民组组长打来电话求救。放下电话,我立即带领村部分“两委”党员干部和抢险小分队赶到受灾最严重的吉安村民组。
我是安徽省第六批选派干部——繁昌县孙村镇张塘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去年7月2日特大暴雨、山洪下泄使张塘村境内街道被淹,大河水位陡涨。大堤附近的吉安村民组由于地势低洼,36户被淹,受灾面积达70%,最深处积水1.8米,已断水、断电24小时,152人安全告急。
我到达现场后,发现78岁的丁银会老夫妻俩被困在水深一米多的平房里,随时都面临着房屋倒塌和水位上涨带来的危险,丁银会老人还患有急性胸膜炎,需要立即到医院治疗。村民组长孙功圣已连续两次游过1.6米的水请求背两个老人出来,却都被他们拒绝了,“死也要在老房子里”。情况十分危急又让人束手无策。
灾情就是命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会同抢险小分队,立即商量确定了一个临时营救方案:一是组织人员立即把丁银会夫妻思想做通救出来,并送到医院医治;二是深入各家各户进行动员撤离,协助群众紧急疏散;三是帮助被淹农户搬运物品,减少财产损失;四是在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并做好值守;五是安排车辆送桶装纯净水,解决村民饮水问题。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危险时刻,我们不能畏惧,就要冲在最前面。”我一边给大家鼓劲,一边淌着过膝的水面来到丁银会家中,做两位老人的思想工作。情急之下,我拨通他儿子的电话让其与老人通话,经过努力两位老人终于同意离开。我们用小船将老人接到安全的地方,同时调用大货车直接送到医院治疗。
上午十一点左右,雨一直在下,湍急的洪水持续上涨,已经漫过道路,漫过膝盖,几位群众开始情绪不安,“镇里是不是不管我们了”“我们还是自己蹚水过去吧”。为稳住群众情绪,我积极与群众沟通交流、安抚情绪,鼓励大家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随着险情变化,我与村“两委”两名年轻同事深入村民组最边缘,开始一户一户检查,一定要做到“坚决不漏一户”。在缺乏供电保障、雨势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大家齐心协力,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动员组织,终于帮助全组大部分村民安全撤离,少部分群众也被劝导至房屋二楼或其他安全地区。
下午三点多,远处天空已经微微泛出鱼肚白,雨终于停了,水位开始慢慢下降,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随后,从孙村镇红花山纯净水厂调送了100桶纯净水以保障村民的饮水,我们坚守到晚上11点多,水位退到安全线下才离开吉安赶赴其他受灾点。
此次险情应对中,在距赤沙河约3公里的大堤处和两个在册水库,张塘村组织党员设立了5个防汛值班点。同时,为了抢险需要,组织成立了一支20人的抢险应急队,及时处理了埂堤滑坡、堤脚渗漏险情10多起,并在险情处拉了警戒线,竖起了指示牌,安排党员和村干部全天值守。
进入主汛期以来,村干部分成两班24小时值班,我带头上堤巡查,县镇双联系干部积极驻村,与村干部们并肩抗洪。对于抢险队不能到达的内涝地区,主要是发动党员和村民小组长,采取到户宣传和帮助年老体弱的家庭,做好人身、财产自救和自我保护,由于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未发生一起人畜伤亡事件。洪水给张塘村的村民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但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责怪,因为他们看到只要是危险的地方、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就有党员干部。
洪水早已退去,江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舒缓地流淌着,依旧那么美,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我可能永远都忘不了2016年7月“风如拔山弩、雨如决河倾”的那些天。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作为选派干部第一书记,我所做的事情都只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但我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同我并肩作战的同志。老党员江志启在大堤上对我说的一句话时常萦绕在耳边:“你看脚下这片圩,它是村民的命根子啊,而我们就是这片圩的希望。有的时候啊,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这个堤。”
听闻此言,我心中不禁一颤:“是啊,我愿做群众心中的这个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