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大会主页  >  征文选登 << 中国农村网
牢记使命做群众的贴心人 ——合阳县和家庄镇王家村第一书记陈刚驻村工作侧记

 走进合阳县和家庄镇王家村,修缮一新的村剧院,欢声笑语的村幸福院,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的产业园区,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我的家训”牌匾.....无不彰显着这个地处渭北旱塬贫困村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这些变化,浸透着合阳县委宣传部干部、王家村第一书记陈刚的心血和汗水,自从今年3月份被派驻到王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体验冷暖,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履行了第一书记的光荣使命。

  党建引领,筑牢堡垒添活力

  “扶贫攻坚,支部当先”。驻村伊始陈刚就认识到,王家村要脱贫奔小康,关键是要建设一个团结能干事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来带领大家走向致富道路,这才是“第一书记”给村里留下的带不走的宝贵财富。

  他从抓班子党员集体学习入手,按照“两学一做”的要求,制定学习方案、计划和学习重点,带头践行党章,带头讲党课;设立便民服务室,实行岗位责任制、坐班服务制、党员民主评议制,建立在外务工党员微信群,加强教育管理,鼓励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利用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契机,他与村两委主要干部积极与扶贫办联系,协调资金30万元兴建160平方米的王家社区服务中心,目前完成主体建设。全力打造“党员先锋”示范岗,充分发挥“田秀才”“土专家”“村能人”的作用,把党支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已培育树立党员标兵2人,产业示范户4户。

  “在陈书记的出以身作则和指导下,我们村的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团结有力,大家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铆住了劲在今年整村脱贫工作上打一场大胜仗”。村支部书记王俊春自信满满的说。

  产业带动,拓宽路子助脱贫

  “精准扶贫关键是发展富民产业”,看着已初具规模的王家瑞军设施农业园区,陈刚介绍说。该园区由瑞军专业合作社牵头,计划投资300万元,流转土地600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30座,冷棚200亩。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100万元,建成温室冬枣大棚20座,冷棚50亩,鲜桃100亩,可解决劳动力50人,为20户贫困户搭建了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子。

  王家村地处旱塬,生态环境差,面对村上无主导产业的窘迫局面,刚开始陈刚也是一筹莫展。他吃住在村上,白天陪群众在地干活,晚上走访入户征集意见,利用节假日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多次召开党员讨论各种产业的可行性,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说“村干部有发展冬枣的经验,部分群众也有这个意向,咱们以现在的冬枣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组织种植大户把农业园区建起来。”得到了村两委一致赞同。规划确定后陈刚又马不停蹄的联系上级部门,为村上统一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广播宣传、入户动员贫困户以土地、资金、投劳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园区发展,力争在产业发展上求脱贫谋突破。

  在确立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针对村上有种植花椒、药材的传统,他积极联系县果业部门开展种植技术培训4场次,在管理技术、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确保500亩花椒,300亩药材的增收增效;面对零散无组织提供的外出务工,他积极联系就业部门和招工企业,为64人的外出务工提供服务支持。

  “今年我孙子考上了大学,陈书记知道后帮忙联系了5000元的助学金,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的困难”。贫困户75岁的老人王进元激动地说。事实上,村上13户教育扶贫户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教育资助。

  文明先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以前总认为家风家训是虚的,都是口头上说说,现在有了正式的东西,咱就要按照上面实实在在的做,得先起个带头作用”,该村老支书王全德指着家门前“我的家训”牌匾自豪地说。产业发展有了思路,如何实现经济与智力脱贫并进又成为摆在陈刚心头的一个问题。在宣传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项目为契机,入户走访,拜访村里的老人,收集整理120条家风家训,统一规划制成牌匾悬挂在村民家门前,特别是在剧院开辟的“赛家风、比家训”文化墙,更是成为弘扬传统美德,彰显时代风采的一面旗子。同时在部里提供的10万元文明家园建设资金扶持下,他致力于2条主巷道文明示范巷建设,绿化补植苗木500余株,铺设草坪,绘制12面“崇德、向善、诚信”主题文化墙,与民政部门联系,协调资金8万元建成了村幸福院,配合实施了“独店剧院”的修缮翻新,今年重阳节还邀请了西安秦剧团为村民送上了丰盛的戏剧大餐。目前的王家村美了、绿了、亮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改善了,陈刚心头的一块石头也落地了。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大到整村脱贫攻坚,小到村民家庭琐事,第一书记都要放在心里,抓在手中,落实到行动上,做群众的贴心人,这样才能体现第一书记的真正价值”。最后,回顾8个月以来的驻村工作,陈刚深有感慨的说。

  (王晓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