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大会主页  >  媒体报道 << 中国农村网
扬鞭奋蹄脱贫路 洒向山乡几多情——黔南州四位“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

  日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正在全省各地轰轰烈烈开展。在黔南州的各个贫困村,驻村干部活跃在扶贫的第一线,他们带着发展思路、资金、技术、项目,为脱贫攻坚出智出力。

  在罗甸,“第一书记”任金黔不仅给贫困村翁定改善了基础设施,还打开了贫困群众的思路,让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开了窍”;在平塘,“第一书记”谢勇帮着拉岩村理清了发展思路并建起了村里的第一个养殖基地;在长顺,“牛书记”韦健的养牛致富经让村里不少贫困户看到了致富希望;在独山,“第一书记”蒙晖用实际行动“住”进了群众心里。

  真心真情,真帮真扶,驻村干部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发挥着自己的能量。本期周刊,我们一起分享“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

  平塘县者密镇拉岩村“第一书记”谢勇: 扑下身子抓产业 本报记者 梁晓琳

  2月26日,记者走进平塘县者密镇拉岩村,金黄的油菜花点缀着山间平坝,山坡上,粉红的桃花开满了枝头,好一派春的景象。

  位于大山深处的拉岩村是个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加上交通不便、村民文化水平低,没有致富门路的群众大多守着家里的几亩薄田以务农或外出务工为生,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该村是毛南族聚集村,全村571户2466人中,毛南族1656人。

  2016年,平塘县安监局派谢勇驻者密镇拉岩村任“第一书记”。“在驻村文件还没下发之前,我就坐不住了,自己先到村里去走了一圈。”说起驻村,54岁的谢勇表情严肃,“驻村是大事,我的肩上担着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一点都不能马虎。”

  经过1个多月的走访,谢勇了解到拉岩村的现实情况:群众没有致富出路,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做就要做好。经过多次讨论,谢勇和“村支”两委把准了拉岩村贫困的“脉”,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出了发展养殖产业的“药方”。“村里山多地少,适合发展养殖业。短期来看,养猪、养牛、养羊技术要求相对低,群众上手快,见效快,效益好;从长远打算,把养殖业做大做强后就能变成产业,持续为群众增加收益,帮助大家拔掉‘穷根’,脱贫致富。”说起脱贫计划,谢勇思路清晰。

  在拉岩村养殖基地里,灰色水泥路的两边,两栋蓝色的钢棚十分显眼。左边的钢棚,还在修建,10余名工人正在忙碌地砌砖;右边的钢棚里,不时传来羊儿的“咩咩”声。

  村委会主任刘洋说,这是村里修建的集养殖、种植、观光体验为一体的花园农家式养殖场,占地面积20多亩,总投资85万元。目前,基地已养殖了100多头黑山羊。

  “最开始这些羊儿还是我们‘村支’两委亲手养起来的呢。”村委会副主任石裕红笑着说。去年6月,村里争取到了100头的扶贫养羊项目。但因没有集体经济,请不起人养羊,于是在谢勇的提议下,“村支”两委5人开始了半年的“羊倌”生活。“说是我们养羊,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家人在帮着养,村里事情多,我们哪里忙得过来哦。”村支书邓余锦笑着说。

  2017年初,第一批羊出售后,村里积累起了发展的“第一桶金”,随后购入的100多头羊转到了贫困户邓余忠的手里。“村里雇我养羊,每个月给我发1500元的工资。”邓余忠说。

  正在基地砌砖的贫困户孟学传告诉记者:“谢书记能吃苦,除了养羊,修羊圈、挖路这些事他都是扛起锄头跑在前头。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脱贫政策,干部也在努力干,我们贫困户只要努力就肯定能脱贫。”今年,常年在外打工的孟学传利用5万元的“特惠贷”回乡养了10多头牛,预计产值在6万元左右。

  谢勇驻村一年,村民覃玉吉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村里修通了硬化通组路,还有了产业,大家的干劲更足了,脱贫致富不远了。”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谢勇目标明确:“村里还要养猪450头,争取3年内村集体经济达2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看着长势良好的黑山羊,谢勇十分开心。

  本报记者 梁晓琳 摄

  

  任金黔(中)教贫困户地膜种植早熟糯玉米。

  本报记者 梁晓琳 摄

  罗甸县边阳镇翁定村“第一书记”任金黔: 扶贫重在扶思想 本报记者 梁晓琳

  3月3日,记者从罗甸县城到边阳镇翁定村采访,汽车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行驶了近2个小时才到达大山深处的翁定村。

  村支部书记罗金华介绍,翁定村在地理位置上不与罗甸县任何一个乡镇村寨接壤,而是被惠水县的村寨包围着。“翁定村就是一块‘飞地’,好像被外界遗忘的角落。”罗金华说。

  因为地处喀斯特地貌的深山之中,受到交通闭塞、土壤贫瘠、气候多变和传统农业效率低下等因素困扰,翁定村一直是一个极贫农业村。2015年底,全村165户705人年均纯收入只有2390元。

  2016年4月,西南能矿集团员工任金黔成了翁定村的“第一书记”。刚来不久,他就感受村子的贫穷落后,“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村民还在用传统方式种庄稼,广种薄收,还有人住在竹篾做墙四面透风的房子里。”任金黔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入户调查和与“村支”两委讨论后,任金黔发现翁定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翁定村有几百亩较为平坦的坝子,但每年有好几个月时间,这些土地都被撂荒。

  村民没有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想法,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一次村里开会,任金黔提议大家可以种植蔬菜,成熟的时候可以运到菜市场去卖钱。“任书记,我们都不会种,干脆我拿块地给你种,大家跟着你学。”62岁的汤宗学笑着说。“好!我就教你们种菜。”说干就干,任金黔种植的菜地上,长满了白菜、芫荽、豌豆尖等蔬菜,村民们纷纷跟着他种起了蔬菜。

  2016年5月,任金黔发动村民科学种植了150亩早熟糯玉米。61岁的汤海华第一次知道了起垄和覆膜等种植技术。几个月后,玉米丰收,150亩玉米给村民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

  任金黔还手把手地教村民卖菜。2016年10月,村民陈元礼的10多亩毛豆成熟了,他没有拿到市场上出售的想法。“不如把毛豆拿去卖了吧。”任金黔提议。“可是我没卖过菜,不会卖。”陈元礼犯了难。“我带你去菜市场教你卖嘛。”任金黔一口答道。当天下午,陈元礼一家准备了150多公斤毛豆,第二天凌晨3时,两人开着车到惠水蔬菜批发市场,150公斤毛豆很快卖完。尝到甜头后,陈元礼又种植了不少早熟玉米。

  除了发展蔬菜种植,任金黔还联系资金修通了村里第一条水泥通村路,建起了两个文化广场,给翁定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前几天,107岁老人莫彭氏家的屋后十分热闹。得知工程队正在修通组硬化路后,腿脚不便的老人让儿子把自己背到路边观看。“我60多年没出过寨子了,等路修好,我要去边阳看看小孙子的新房子。”老人笑着说。

  任金黔说:“我觉得驻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跑项目找资金,而是要打开贫困群众闭塞的思想,让他们在思想上‘开窍’,能独立自主地找到脱贫致富的方法,持续发展。这样就算驻村干部离开了村子,群众也能找到致富的路子。”

  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第一书记”韦健: “牛书记”的致富经 本报记者 梁晓琳

  2月27日,记者走进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满堂红肉牛养殖基地,几位村民正在忙着饲养上百头棕色的肉牛。岩上村“第一书记”韦健和养殖户贺金松聊起了“养牛致富经”。

  “金松,你家的这批牛长得好,什么时候能出栏呀?”韦健问。“今天早上才拉了11头牛去贵阳花溪牛马市场,卖得10万多元,剩下的估计下个月就能卖了。”贺金松笑着说。“你还出去打工不?”韦健再问。“去年你来当村‘第一书记’后,我们这个贫困村也有产业了,在家就能赚到钱,还能照顾一家老小,我就在家跟着合作社安安心心养牛致富,不出去了。”贺金松笑着答道。

  岩上村交通闭塞,生活生产条件恶劣,有817户3018人,部分村组饮水困难。截至2015年底,村里共有精准扶贫户152户581人。

  2016年,长顺县教育局选派韦健到岩上村任“第一书记”。经过半个多月的走访,韦健发现,村民家的稻草、玉米秆、麦秆可以用来养牛,而满岭的荒坡可以放养绿壳蛋鸡。何不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呢?让产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持续动力,实现贫困户“造血式”发展。韦健这样想,也这样做了。

  不久后,村民感受到了这个“第一书记”给村里带来的改变。

  2016年10月,在韦健的带领下,长顺县满堂红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是由村里35名贫困户通过‘特惠贷’或个人出资的方式筹集资金110万元建立的。跟着合作社干,我有信心脱贫致富。”贫困户高金良说。

  合作社按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和商业化运作创建了“满堂红”养牛场。合作社采取“5221”产业效益分配模式,即除去合作社运作成本外,对合作社所产生的纯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分别按50%、20%、20%、10%进行贫困户入股分红、发放员工工资、汇入合作社(基地)滚动发展资金和村集体积累,有效实现产业带动、滚动发展和利益链接目标,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为了降低贫困户入股的风险,确保收益,该村在产业发展时除完善相应的财经制度、技术保障措施外,还将贫困户每年分红保底资金保管在乡财政所,确保贫困户每年最低不少于2000元的收入,各养殖场还设立了监督委员会,有效监督各养殖场的经营运转。

  为了方便照看肉牛,韦健决定住在牛棚旁边的板房里,这一住就是近半年时间。“住在牛棚旁边能随时照顾牛,它们可是全村好几十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宝贝,不敢大意。”韦健笑着说。

  在韦健的打理下,合作社逐渐步入正轨,贫困户高老国一家尝到了“甜头”。半年时间不到,高老国已经拿到了6万多元的肉牛销售收入,加上存栏的14头牛,今年销售收入估计在10万元左右。“韦书记开始动员我家养牛的时候,我不太敢跟着干,害怕赔钱。”高老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跟着韦书记养牛,我有信心今年脱贫。”

  “只要贫困群众能得实惠,我这个‘第一书记’就没白当。”韦健笑言。如今,在岩上村,肉牛、生猪、绿壳蛋鸡养殖等农业产业已成了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岩上村共有134户贫困户入股种养产业,2016年共实现脱贫76户335人,未来两年预计脱贫76户246人。

  独山县百泉镇摆罗村“第一书记”蒙晖: “住”进村民心坎里 通讯员 甘婷婷

  “想要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光坐在办公室里空想是没指望的。”从黔南州国税局到独山县百泉镇摆罗村驻村任“第一书记”的蒙晖不仅将村里的大事小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走村串户帮助村民解决各种难题。

  没有架子,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蒙晖的驻村工作让不少村民感动。

  如何让产业项目在村里落实下去?如何让贫困户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如何让“村支”两委和村民树立起脱贫的决心和信心?基层复杂的村情、民情考验着这位“第一书记”。

  “部分自然寨环境恶劣,农业发展靠天吃饭,农民不懂技术、缺少资金,无法将耕地变‘宝地’。”这是蒙晖驻村走访得出的结论,发展脱贫产业,还需要正确引导和扶持。

  兴修水窖对于农村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在修的过程中,因挖机作业压坏了一块村民的红薯地,群众不理解吵上门来。为了安抚群众,蒙晖苦口婆心解释:“只有把水窖建好了,田地才不用担心灌溉问题。挖机压坏红薯这事我一定处理好。”蒙晖自己掏钱,将压坏的红薯全部买下。

  为了避免扶贫项目失败影响农民收入和积极性,蒙晖找老板到村里承包田地,并在种植意愿较高的甲港村民组发展刺梨、无患子种植,以每天70元的工钱聘请村民参与种植。通过示范,逐步推广。

  驻村期间,蒙晖和工作队制定了详细的脱贫攻坚规划,积极争取落实项目。蒙晖向上争取了300万元资金,修通了12公里8条进村道路。几十年修不成的路,蒙晖修成了,全村百姓对他心悦诚服。

  “蒙书记来我们村后,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支委委员蒙炳江说。驻村15个月来,蒙晖带领扶贫工作队走访农户,深入田间地头,熟悉村情,了解贫困户情况,村民反映的每件事情他都会记在心上,真正发挥了脱贫攻坚带头人的作用,村里的老百姓从消极观望到现在充满信心、积极参与,都对扶贫驻村工作队竖起大拇指。走在村里,“蒙书记,辛苦了!”“蒙书记,来家里坐着喝点茶。”蒙晖经常收到这样的招呼和问候。

  如今,摆罗村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有困难找书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