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变化,国事强大

2019-07-19 11:56:1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朱小根

四川省洪雅县柳江古镇叶塆村,两位老农民正在开心交流他们手中的智能新手机。

  我国书信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在实际的工作或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如传统的书信、启事、对联、题诗题词等,如现代的传真、快递、电邮、微信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家国情怀。

  我的成长深受父亲影响

  1947年,我的父亲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方家公社。父亲念完高小,年仅15岁就回到生产队当记分员,他的任务就是把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的人员出工考勤和工作计量按劳进行打分、计分。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也是队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只要是跟文字打交道的事情,代写家书、代念家信、写春联、写告示、红白喜事账房管理等等,左邻右舍,甚至是周边大队小队的乡亲都习惯找父亲帮忙,父亲成了受大家欢迎和尊敬的人。

  1969年,父亲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修建了四间土坯草房,虽然当时的农村已经通了电,但那个时候主要的电力要供给城市和工业,农村停电、断电最为平常,我们家的照明还是以煤油灯为主,吃水要从生产队的大口井排队打水……父亲有个良好的写作习惯,他时不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煤油灯下将小队、大队、乃至公社里的重要事件或趣闻轶事记录在他的红色“小本本”里。

  1979年,我出生一周岁时,父亲参加县里的大队会计培训,并且获得了“业务竞技珠算比赛一等奖”,还得到了一支“英雄牌”铱金钢笔的奖励。我小时候经常站在父亲身后,看着他耐心细致地帮助邻里乡亲写家书、念家信,信里信外,总能感受到乡亲们眼中对父亲充满无限的感激。

  我的第一封来信成鼓励

  1989年,我参加了全县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大约半年后,语文老师带来一封从县教委寄到我们学校署名给我的书信。

  至今我还清晰记得语文老师当时声情并茂念信的样子,当念到第二段的时候,他的目光看向了懵懂的我,嘴角流露出特别的欣喜:“这里要重点表扬一下朱小根同学,你以最真实的情感,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来反映自己读书写字中因书写不工整被父亲训导、老师批评、同学嘲讽的痛苦、挣扎、释然、奋进的内心世界,讲述通过坚持对照练习,用最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练得一手好字的亲身经历。朱小根同学的作文《练字的苦与乐》获得了全县小学组作文竞赛一等奖,评委纷纷赞扬朱小根同学不仅作文写得好,而且书写工整,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印刷上去的。为此,我们教委的中小学生作文组委会专门写信表示肯定和祝贺,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多写作文,写好作文,我们期待看到你更多更好的作文。”

  这是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书信,而且是厚重的教委评委组的来信,这也成为影响和改变我人士轨迹的一封书信。

  我的原创文学源于书信

  1999年,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大二,即便是学业最紧张的时候,我也经常通过书信的方式参加军队举办的一些征文大赛和书法绘画比赛。

  一天上政教课,我们的系主任带着一名教务处干部,手里还拿着一封大大的挂号信来到我们的主课场。系主任直接开门见山地讲,我们系的学员朱小根,坚持以“家书”的形式向父母报平安、交流心声,并将爱国主义思想和国防教育建设的情感相交融,把爱国爱家情感,抒发成诗歌、散文、文学等形式,大胆创作、勤于耕笔;今天,《解放军文艺》专门寄来样刊和稿费,并附编辑部留言,鼓励我们的原创文学,解放军文艺源于军营的工作和生活,让当下的军营生活有朝气、有活力!话音刚落,系主任带头鼓掌,全系学员也一起热烈鼓掌,目光也一起聚焦在我的座位上,让我满是欣喜和感动!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每周写信、读信、盼信成了我最充实最快乐的事情,那句最平常的“见信如面”,排解了我想家的苦闷与乡愁。父亲的“家书”总是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娓娓道来,这也成了我丰富的“文学素材和新闻源头”,这也时常让我惊喜万分,我创作的诗歌、散文和写出来的新闻稿件也通过“空中鸿雁”寄往各类报刊、杂志后,在报纸上、杂志上不停地“露脸”,也让我的军旅生涯增添了不少的荣光与乐趣。

  书信与通讯的历史交替

  2009年,我离开了工作六年的企事业单位,回到洪雅县老家的茶山中开始从事农业农村工作。我利用在军队院校所学的专业技能和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经验,并充分应用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拍摄和编辑新闻信息稿件,相继成为多家新闻机构的特邀通讯员和摄影图库的签约摄影师。

  如今,我隔三差五就会给年过七旬的父亲打电话,还时不时地引导他要慢慢学着应用智能手机的作用,如何使用手机拍照和拍摄视频,如何使用手机听广播、看新闻、看电视,关键还要学着如何使用微信聊天,这叫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重要的是这也叫活到老学到老……父亲也会时不时地发送一张他写的字帖照片给我看,还会唠叨上几句:这年纪大了,我的书法水平保持得怎么样,我拍照的技术怎么样?我则回敬一个“大拇指”点赞的手势给他,或者给他一个“爱心”的鼓励——这是时下,我们家最有意义的“微信家书”形式。

  国家大迈步人民真幸福

  2019年,我在县茶产业联合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担任秘书长,我仍然坚持着能够通过书信传递的情感与信息,就坚持手写或打印成纸质文本进行传统邮递。同时,我也与时俱进将现代通讯工具相互贯通,通过智能手机、互联网和全媒体形式,发送文本、照片、视频到相关报社、杂志和网络媒体,这也是现代最快捷、最方便的稿件或信息报送方式。

  我的书信往来,串联起父亲和我与中国发展的时代变迁,见证的是我个人成长成才的人生轨迹,见证的也是我们祖国强大强盛的日新月异。这些变化,反映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是这个时代前进的缩影。

  如今,以前只能用“笔墨交流”的字里行间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书信时代基本上已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只要有手机、有电脑、有网络就能实现“面对面”音画同步的信息畅通时代,而这些不正是“美好生活、奋斗中国”里,最真实寻常百姓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