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0:55:23 来源: 作者:
崎岖的山路变成平坦的公路,藏在“深闺中”的农产品变身“福字号”品牌农产品,走出山门;大学生返乡创业做起高素质农民,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起“田间课堂”,农事不再是“背朝黄土面朝天”;房前屋后小桥流水,乡村文化枯树生花,古民居成了热门打卡景点,游客纷至沓来;"党建+"牵动振兴“牛鼻子”,乡里乡亲自治、法治、德治拧成一股绳,齐力拉动振兴大旗……
福建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形成了“五级同抓、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全面振兴”的生动局面,全省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产业发展,拉动振兴引擎
早春4月,适逢晴天,63岁的吴奶富和妻子一早就来到茶园里忙活。这段日子,他们每天都要上山采茶八九个小时,一年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
吴奶富是寿宁县竹管垅乡人,和全乡80%以上群众一样,茶叶是其家庭收入重要来源。近年来,寿宁县坚持以寿宁高山茶为主导方向,县财政每年投入1100万元扶持茶叶产业发展,成功申报省级现代茶业产业园项目。如今,茶叶成为了寿宁人民谋生计的“钱袋子”。曾经峰峦险阻,闭塞落后的山乡摇身变成了“全国茶产业百强县”。
产业是牵引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近年来,福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大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如今,福建乡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已创建了安溪铁观音、平和蜜柚、古田食用菌、建宁水稻种业、福鼎白茶等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武夷岩茶、福建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7个国家产业强镇。它们聚焦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创新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成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点。
2020年,福建省茶叶、食用菌、水果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万亿元,“福字号”优质农产品品牌全力打响。
产业发展让农民的钱包实实在在鼓起来的同时,乡村的经济也因此带活带旺。农业与旅游、体育等业态正在福建各地上演跨界联姻。
每年三四月间,在建宁县溪口镇,“花海跑”热闹非凡。当地在引进传统桃梨种植基础上,推动种植业与餐饮接待、观光自驾游、自助采摘等休闲旅游业态深度融合;通过“农业+体育”,打造精品赛事IP,每年吸引福州、厦门等地游客16万人次以上,并转化为强大农特产品带货能力。
据悉,通过全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福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2%,农产品网络年销售额362 亿元,培育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706 家,年接待游客近5000万人次。
生态宜居,蹚出发展新路
春季的福建,草长莺飞,山花烂漫。信步于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的埭溪桥社,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夕阳西下,早早吃过晚饭的村民们坐在村口的凉亭里们一边打着蒲扇,一边唠着家常,天真无邪的孩童们围在大树下嬉戏玩耍,其乐融融。一座座白墙红瓦院落村舍排列整齐,飞檐翘起,与远处蓝天相接,周围农田绿水环绕,俨然一卷山水田园画。
“土房子变漂亮了,整个村庄干净了很多,比如说前面那条小溪,以前还没整改的时候黑黑的,现在整改后,溪流变得清澈了,还能看到小鱼游来游去。”埭溪桥社村民陈惠娜兴奋地说道。村庄环境变美,生活质量提高,是这两年来埭溪桥社村村民最直观的感受。
这样的村庄如今在福建比比皆是。近年来,福建围绕生态省建设,加快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福建乡村的亮丽底色。
通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福建已全面完成“一革命四行动”目标任务,实现农村公厕建制村全覆盖,户厕无害化改造普及率达98.6%,乡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2.1%。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小流域43条,建设安全生态水系5173公里,建成省级森林村庄800个,全省森林覆盖率66.8%、保持全国第一。
整治一新的美丽村居,提升的不仅是生活的幸福感。三明市建宁县大源村内,村民们原本闲置的“小庭院”迎来了“大发展”:通过引导,村民们利用房前院里“闲置地”种植蔬菜、果树,发展庭院经济,既美化了村庄人居环境,又丰富了农户餐桌,还为村民带来了一笔“零花钱”,一举三得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水平。
有凤来仪,创新活化古村
美丽人居有“面”也有“里”。在屏南县龙潭村,“新村民”曾伟喜欢坐在自己经营的随喜书屋里作画。他的书屋原是一间空置的旧民居。曾经,因为劳动力转移,人去楼空的老屋逐渐凋敝。
为了让古村“活化”,屏南县将文创作为村落发展突破点,通过引才引智、聚人聚力来活业活村。屏南县筛选了10个传统村落作为文创试点村,专门出台文创产业人才政策,赋予他们在乡村文创项目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通过村级组织统一进行老屋流转,驻创专家设计、村委会代为修建,让老屋焕发新生。
如今,文创产业已经成为屏南县重要名片。类似曾伟这样的文创团队纷纷入驻屏南。村民们也“人人都是艺术家”,通过文创“种子工程”,农民们也学起了绘画。学画的农民白天干农活,晚上画画,他们的画作通过互联网传播、营销,还建立了微信群,与全国乃至世界艺术爱好者交流,不仅在物质方面增加了收入,而且在精神层面上摆脱了贫困,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
屏南古村“活化”是我省铸乡魂引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乡村人才培养、下派、引进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50多万人,5.4万个青年农民通过“四免一补”完成大中专学历教育。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累计选派1.8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1.2万多名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引导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全省1445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结对帮扶1498个村,探索形成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一大批党员干部下乡助推乡村发展。
同时,我省绕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就业增收,探索农村创新创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典型,积极搭建平台,激发广大返乡农村能人、农村青年、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和入乡创业的城镇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在晋江“九九星创天地”,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活跃于此,其中不乏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是一个专属于农民创客的孵化平台。该平台以“半公益”形式提供创业服务吸引有志青年投入乡村振兴建设,如今,“九九星创天地”已有入驻初创型企业25家,入驻创业团队29个,其中大学生创业项目10个。从大学生成长为年营业额超千万元的企业负责人,这样的例子在这里并不罕见。
目前,我省已累计公布省级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基地)158个。这些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通过要素集聚、政策集成、服务集合,吸引了大量返乡下乡人员入园创业创新。
乡村善治,铺开幸福图景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稳则国家稳”。乡村振兴并非一时之功,“长治”才能实现“久安”。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推动乡村治理有序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
在龙岩,“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让“党员细胞”融入社会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唱主角”,筑成了牢固的“红色堡垒”。
在三明,“创十星评十户”文明户评选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法律援助团”“草根调解室”带着“法律进乡村”,以法治护航乡村治理;“乡贤回归社会治理”工程,既弘扬乡贤文化,又营造榜样氛围……自治、法治、德治拧成一股绳,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治理。
在漳州,“好厝边”计划有效发挥妇女“半边天”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两个独特作用,顾好大家,守好小家。
……
福建各地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展现新风貌。按照“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要求,大力弘扬八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移风易俗“一县一专项治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市、区)实现所(站)乡村全覆盖。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划定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线,编辑乡村文化故事和特色文化资源名录,创建国家级名镇名村42个、中国传统村落229个。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进11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55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整合,建设“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全面开展“达标创星”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超80%;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规范村老年协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建设乡村“雪亮工程”,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探索建立信访评理室和乡镇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我省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福建各地美丽乡村的幸福图景已经徐徐铺开。
《海峡农业》2021年第10期 记者 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