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陂(què bēi)大米,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徽寿县芍陂(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的主要农产品,它晶莹剔透,芳香馥郁,有“楚稻中秋熟,珠玑碗面浮”的美誉。
芍陂水利工程滋养万亩稻田
《水经注》记载,“淝水流经白芍亭,积水成湖,故名芍陂”。后因隋朝在此地设置安丰县,又称为安丰塘。这里水稻种植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已具相当规模和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修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
芍陂所在的淮南地区位于大别山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且降水量分布不均匀,芍陂未修筑之前,这里夏秋雨季极易因暴雨引发洪涝灾害,雨季过后又经常发生大面积旱灾,不利于水稻种植。
公元前613年,孙叔敖顺应自然法则,因势利导,将东面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以及西南面龙穴山的山溪水汇集起来,选定淠河之东、瓦埠湖之西、贤古墩之北、古安丰县城南一大片地带,利用地势落差围埂筑塘,蓄水积而为湖用于农业灌溉,达到了变水患为水利的效果。为保障充足的灌溉水源,他还在陂塘西南开凿子午渠,引淠水入塘。因芍陂的地理位置南高北低,陂塘的西、北、东三面还分别开凿五个闸门,以控制水量作灌溉、泄洪之用,水涨则开闸门泄水,水消则闭闸门蓄水。芍陂建成以后,灌溉了淮南淮北广大地区,改变了当地无雨则旱、多雨则涝的局面,使这一带很快成为主要水稻种植区。
直到今天,芍陂(安丰塘)仍然显示它的科学价值和突出的水利效益,通过对区域水资源的科学调配,保障了灌区农田旱涝无虞,也保障了灌区内生物多样性的繁衍延续,构成丰富而和谐的灌区农业生态系统。目前,芍陂(安丰塘)周边长26公里,蓄水面积34平方公里,库容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百万余亩。芍陂灌区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盛产大豆、油菜、席草、酥梨、香草等农产品,有上千种生物资源。
用品质铸就品牌
芍陂(安丰塘)灌区土壤为下蜀系黄土和古河流沉积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利于水稻生长。灌区南部油菜茬水稻在4月上旬育秧,7月上中旬抽穗扬花;灌区北部小麦茬水稻在5月上旬育秧,8月中下旬抽穗扬花,避开了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季节,有利于水稻营养、食味品质的提升。
秦汉唐宋以来,芍陂(安丰塘)灌区就采用的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寿县通过现代农业奖补政策引导,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迅速增加,主要生态种植模式有稻—虾,稻—鱼,稻—鸭,2019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发展到25万亩,其中安丰塘灌区约20万亩以上。在灌区打造的百万亩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大米“三品认证”已完成120个,其中绿色食品114个,有机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订单生产基地面积已达70余万亩,涌现出国精、寿州花、红苹果等一批知名企业品牌。
2016年以来,寿县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建“国家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安徽省寿县示范基地”。在寿县安丰塘镇戈店村、堰口镇大光社区、迎河镇大店村建立3个示范区,示范种植了万象优华占、万象优双占、万象优982等优良品种,使优质稻谷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目前,寿县现有耕地276万亩,常年种植水稻245万亩,其中芍陂灌区105万亩。寿县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又是国家水稻优势产区,年产稻谷160余万吨。
以文化内涵助力产品推广
以节为媒,推介芍陂大米。2016年6月11日,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淮南市主场城市非遗展演活动在寿县隆重举行,活动将与芍陂(安丰塘)及灌区相关的芍陂大米等农产品、农耕节庆文化、民族歌舞、文学艺术、祭祀等多种非物质文化予以集中展示。同时,寿县还依托农历二月二举行的龙抬头庙会、农历二月十九举办的正阳关庙会、农历三月十五举办的四顶山庙会推介芍陂大米。
此外,很多文人墨客一睹芍陂(安丰塘)水稻种植盛景,流连忘返,留下诗篇,丰富了芍陂大米的品牌内涵。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安丰张令修芍陂》一诗中写到:“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北宋著名诗人陈舜俞在《和王介甫寄安丰知县修芍陂》一诗中也对芍陂灌区的水稻种植的喜人场面夸赞有加:“雩娄陂水旧风烟,可喜斯民得继传。万顷稻粱追汉日,五门疏凿似齐年。才高欲献营田策,公暇还来泛酒船。称与淮南夸好事,耕歌渔唱已相连。”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