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文化铸魂。
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行走在海岛的村落,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群众生活丰富多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扫黄打非”久久为功……
探究其背后,我们发现,迈步进入新时代的舟山,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大渔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力度,发掘渔农村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激活乡土文化资源,有效丰富了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哺育了渔农村文明新风。
如今,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化为一股沁人心田的力量,润养身心,悄然改变着千岛之城的每一个人……
文化礼堂 搭建农村文化地标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农村文化礼堂静谧而有诗意,成为舟山渔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天早晨8时前,岱山县岱西镇前岸社区村民陈伟娜就打开了文化礼堂的大门,简单打扫下卫生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作为村文化礼堂的管理员,她三年如一日,将村文化礼堂管理得井井有条。
走进前岸文化礼堂,敞亮的礼堂内有一个宽阔的舞台,音响、灯光一应俱全,平日里村民们在这里唱唱歌、跳跳舞。礼堂外有一条文化长廊,分别展示了村情村史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不仅如此,一间独具岱山特色的“盐文化”展览馆,成了孩子们感受古渔镇历史文化气息的“打卡”点。
“以前,在文化礼堂里就只有看戏文,哪像现在周周都有活动!”陈伟娜告诉笔者,“除了我们自发组织的,节假日还会有很多市民、游客过来学习传统文化,村外的团队也常常来为村民演出。”截至目前,该文化礼堂已经组织开展活动60余次,群众参与2400余人,切实做到“天天不关门,周周有节目”。
前岸社区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只是舟山众多渔农村文化礼堂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由盆景到风景……6年来,舟山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一座座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的文化礼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截至今年10月,舟山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际总数达到208家,覆盖全市所有乡镇、25个住人岛屿、81%的渔农村社区村,走在全省前列;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我是种田王”“精神食粮送船头”等多项具有舟山渔农村风味的活动。
礼堂是场所,文化是内涵。“升国旗庆国庆”“开蒙礼”“祈福礼”“重阳敬老礼”,文化礼堂让这些沉睡多年的传统礼仪复苏;村史展示、民俗沿袭、知识普及、矛盾调解,文化礼堂成了人们传承文脉记忆的“乡愁基地”和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
“渔农村文化礼堂在潜移默化间影响了村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舟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一座有形的文化礼堂能够给当地村民带来无形的精神财富。如今,村里打球健身的人多了,烧香迷信的人少了;关心村里事情的人多了,发牢骚讲怪话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打牌搓麻将的人少了;邻里相互帮助的多了,争争吵吵的少了。
文化礼堂“活”起来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舟山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推出文化礼堂“公益金”“乡贤基金”,有效缓解日常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加强文化礼堂管理员培训工作,扶持渔农村群众文化团队发展,培育文化礼堂志愿者队伍,引导渔农民自主开展活动;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汇集形成“配送大菜单”,推动乡风乡愁、法治宣传、培训服务等走进文化礼堂,满足渔农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以有形建筑凝聚起无形力量。遍布基层的文化礼堂化身为一座座“红色家园”,让向上向善力量充满其中,使人们身处其间“有所憩”“有所寄”。
“扫黄打非”守护农村文化净土
“你店里证件不齐全,是不允许销售书籍的。”近日,定海区盐仓街道组织市场监督管理、派出所等多家部门安全巡查时,发现居民区边上的一家书屋并未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执法部门当场勒令该店下闸停业整顿。
今年6月,舟山全面开展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五大“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为老百姓享受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俗话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舟山市“扫黄打非”办负责人说,要想箍牢社区、校区、厂区的每一道缝隙,就必须激活基层一线“神经末梢”,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联治是必由之路。
如何真正进入基层,不留死角? 以盐仓街道为例,该街道辖区内外来流动人口多,居住人员结构较复杂,且周边大小印刷厂有10余家,是“扫黄打非”重点整治对象之一。
为“打”出声势,“扫”出新貌,清除文化雾霾,该街道把“扫黄打非”融入意识形态、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各社区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并通过实施网格化治理,将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部位“一网揽尽”。
“现在每一位网格员都是打击非法出版物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盐仓街道宣传委员王晓君介绍,网格员定期深入所辖超市、农贸市场、书店、厂区、网吧等地,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日常巡查、联动查处等。同时,街道还加强网格员业务培训,提高网格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
知一斑而窥全豹。盐仓街道是舟山市“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基层的一个缩影。为确保“扫黄打非”工作在渔农村全覆盖、无死角,舟山统一设计、制作了430多套包含工作职责、制度规范、巡查重点、人员、日志等内容的挂板,覆盖每一个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把握宣传的主动权,多渠道渗透,是舟山市“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基层的另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制作、发放《“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手册》等宣传品外,市“扫黄打非”办还设计制作了“扫黄打非”动漫短视频,通过电视、新媒体、阅报栏、公共交通等平台进行公益广告发布,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企业职工和师生对涉“黄”涉“非”的鉴别能力,引导基层群众参与“扫黄打非”、举报涉“黄”涉“非”,让涉“黄”涉“非”等违法犯罪行为没有藏身之地。
除此之外,舟山市还将“扫黄打非”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两约修订内容,并出台“扫黄打非”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反映涉“黄”涉“非”问题和线索,形成行政处罚案件的,给予举报人500元至5000元奖励;形成刑事案件的,给予举报人5000元至1万元奖励。最高个案奖励金可达60万元。
移风易俗 破除农村文化陋习
没有吹拉弹唱,没有锣鼓震天,今年重阳节,嵊泗县五龙乡黄沙村的“家宴中心”里摆了16桌长寿筵席,158位70周岁以上的老人们围聚在一起拉家常、问寒暖、话佳节。
10个老人一桌,人均价位50元,与大操大办的寿宴相比,黄沙村的长寿筵席一切从简,风气为之一新。虽节俭,但村里在配菜上特意花心思,为老人们准备了素、软、细又容易消化的食物。
“自县里出台移风易俗政策,村里推行下去后,结婚、祝寿、乔迁等宴席大操大办的少了,简化节约的多了。”五龙乡宣传委员贺幼鹏介绍,按照县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简办”要求,村里所有党员干部都签了承诺书,带头转变风气,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定制“二类菜单”,积极推动家宴中心建设。
“宁荒一年田,不丢人情场。”近年来,一些渔农村婚丧嫁娶中的攀比心理和功利意识抬头,红白喜事动辄几十桌,每桌上千元,讲场面、比阔气,花费巨大。更有甚者借此宣传封建迷信,表演低俗节目,带坏了乡村风气,拉低了村民素养。
为遏制此不良之风,今年,倡导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在舟山“荡漾”——各个乡镇刹住大操大办“面子风”,努力破解盲目攀比“人情网”。
眼下,舟山市移风易俗工作由点及面稳步推开,正在由“盆景”变为“风景”。各村出台健全《村规民约》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办理婚丧事宜的操作流程,让群众办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常组织常学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各类文明细胞的创建,用榜样的力量传播善行义举,引领社会新风。
党风带民风,家风带社风。随着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渔农村,群众大力弘扬厚养薄葬、崇俭戒奢新风,成效明显。
7月26日,家住普陀六横滚龙岙的76岁老人乐玲娣,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决定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而早在2002年,乐玲娣的老伴吴林如就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成为六横首个遗体捐献志愿者。
不仅如此,他们的外甥女和外甥女婿也分别于前年在上海签下了志愿书,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嵌入百姓生活的文明新风,不仅有红白喜事新办简办的全新体验,还有绿色文明丧葬、祭扫方式渐入人心。
近年来,舟山各级民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行以骨灰纪念存放方式为主,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相结合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嵊泗县和普陀区朱家尖街道已停止传统公墓建设,一律建设骨灰纪念堂(塔)。
据舟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舟山市已建成55个骨灰纪念堂(塔),2处海葬纪念碑以及1个节地生态安葬主题园。各地均出台了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给予实施生态安葬的本地居民一定奖励。如定海区骨灰纪念堂存放补贴500元,海葬、树葬、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补贴2000元;普陀区树葬花坛葬草坪葬补贴1000元,海葬补贴5000元;岱山县树葬补贴1000元,海葬补贴2000元;嵊泗县树葬补贴1000元,海葬补贴2000元。(夏艺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