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4:40:43 来源: 作者:
2020年以来,静宁县以“打造绿色品牌、确保食品安全”为重点,以“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为主要发展模式,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靠劳务”的思路,将牛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均衡南北经济发展的富民产业。
静宁县界石铺镇群众有养牛的传统,每家每户都养殖一两头牛,作为家里的经济补充。在适度规模养殖户中,界石铺镇二夫村率先示范,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同时由于养牛需要大量的饲草,许多群众种植养殖两不误,依靠自家地里种植的玉米解决牛的饲草问题。养牛过程中,大家都有了可观的收入,尝到了甜头。
“自家只有10亩地,看到村里有一些人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土地闲置,便产生了承包土地的想法,于是承包了别人家闲置的30亩地,种上了饲草玉米,供养家里的10多头牛。”界石铺镇二夫村张润学告诉记者。
“这年头,只要人勤快,挨不了饿,受不了冻,如果你再忙碌一些,勤快一点,那就会有更多的收成。我们常言道‘今年收成好着来’就是这个意思。”张润学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这是他的致富秘诀。在静宁县西北部以及中部乡镇,像张润学这样的养牛户还有好多。养牛户致富的同时,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倡导和大力扶持。近年来,静宁县将养牛业作为苹果产业之外的又一增收渠道和改善民生的主要抓手。全县积极推行“补助建棚、贷款养牛、母牛补贴、新增奖补”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间,整合扶贫资金1.6亿元、县级财政投入2342万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3.2亿元,新(改)建标准化养牛暖棚1.2万座,保护补贴基础母牛6.2万头次,带动全县1.22万贫困户新增养牛3.1万头,养牛户户均养牛收入6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静宁县大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一体化服务体系。研究制定了《静宁县平凉红牛购销办法》,总投资2000万元,建成饲养规模1000头、年出栏800头的甘肃雄康牧业平凉红牛标准化养殖繁育基地。按照“五统一分”的模式,通过贫困户申请、合作社申报、乡镇产业公司选购、母牛超市供牛的流程,不高于市场价投放基础母牛,不低于市场价回购育肥牛,着力形成户社紧密连接、产销利益平衡、服务一体跟进的肉牛产业购销体系。静宁县界石铺镇供港平凉红牛出口创汇基地、四河镇老牛牧业和灵芝乡牛产业集散交易中心,不断扩大购销以平凉红牛为主的优质肉牛,搭建了从农户到基地、从基地到出口的平凉红牛销售市场。2020年,界石铺镇平凉红牛粤港澳中转基地完成出口供港活牛11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