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紫金乡努堆村,村民正在收割青稞(9月26日摄)。
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紫金乡努堆村,村民在捡拾整理青稞(9月26日摄)。
这是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让康村完成收割的青稞田(9月26日摄)。
正值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青稞丰收季,记者9月26日在江孜县紫金乡努堆村看到,46岁的村民米玛正开着小型收割机一路“突突”过去,一排排青稞在他面前整齐地倒下。
米玛脸上的汗水沿着笑出的褶子淌下来,有些疑惑地问记者“内地大城市的人也喜欢吃青稞吗?”
几千里之外的上海,某茶饮品牌近年推出新品“鲜芋青稞牛奶”市场表现亮眼。受此鼓舞,该品牌今年准备在江孜县采购300吨青稞原粮。
这是西藏、上海两地去年开始实施“消费扶贫”,助力日喀则市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农产品加工供应商从农民手中溢价收购青稞,餐饮企业购得青稞后将其融入新创菜品中,互联网点餐平台予以流量支持,将公益菜品优先推送给内地城市的消费者。就这样,西藏青稞走上了北上广百姓的餐桌。
江孜享有“后藏粮仓”之称,既是西藏青稞主产区,也是西藏青稞良种繁育基地之一。近年来,江孜县青稞单产量、总产量均不断提高,但青稞附加值低的问题一直影响农民增收。“在深加工和销售端,我们还在探索新的模式。”江孜县农牧局副局长索片说。
在上海市相关部门指导下,在沪企业美团点评集团于去年7月发起了“助力高远”美食消费扶贫公益项目,推广来自“高”“远”地区的天然食材,进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脱贫。
“今年8月底推出的第二批扶贫公益套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售出2800多份,销售金额51万余元。”大众点评产品总监、“助力高远”项目负责人黄涛说,相比去年推出的第一批,消费者反馈更好,参与商家的数量、质量都有明显提升。
记者查看大众点评发布的第二批公益套餐名录发现,15个新菜品中使用西藏青稞的有8个。青稞藜麦沙拉、虾汤青稞面、青稞蚬肉葱煎饼……这些与传统青稞食品截然不同的创新菜品引人遐想,而参与商家中不乏一些知名餐饮连锁品牌。
杨建辉所在的餐饮公司首批加入“助力高远”项目。该公司去年三季度推出的“肥牛酸汤青稞面”在广州市场很受欢迎。“在100个左右菜品中排到销量前列。”杨建辉说,公司正在考虑开发青稞包子等新产品。
去年,米玛家有14亩青稞田的产出以高于市场指导价20%的价格售出,为家里额外增收五六千元。“今年收成不错,可以卖更多钱!”米玛说。
上海藏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对口扶贫农产品供应商。其在日喀则市江孜县的青稞采购量连年快速上升,2017年采购量仅300吨,2019年预计突破1500吨。
“公司在江孜建了青稞加工厂,将更多产业链条留在江孜。”公司负责人吴志跃说,“我们正在与县里协商,计划明年建一个500亩的青稞种植基地,以基地务工和利润分红的形式让更多农民受益。”
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第九批上海援藏干部张毅告诉记者,在这种扶贫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平台活跃度增加,餐饮企业菜品库更丰富且品牌形象更友好,内地城市百姓餐桌更健康多元,青稞种植地农民收入增加,是一举四得的新做法。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和完善消费扶贫模式,使江孜在脱贫摘帽后能实现稳定脱贫。”张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