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2 14:59:3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彝家儿女喜迁新居,三河旧貌换新颜”,这是如今挂在四川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入口处的标语。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四川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群众一起围坐在火塘边,为脱贫攻坚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三年过去了,当年村里的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在山间回荡,脱贫致富的喜悦在贫困群众的脸上绽放……一条暖心路,一条脱贫路,一条振兴路,当年村中的羊肠小路变成了三河村的康庄大道。
三河村是大凉山腹地的深度贫困村,过去三河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贫困发生率达46.47%。脱贫攻坚战以来,三河村探索出“短中长”结合的发展路子,建起了“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特色种植养殖模式,同时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建立起旅游合作社,全村实现脱贫致富。
据了解,依托独特自然条件,三河村引进了西门塔尔牛、中华蜜蜂等优质品种,大量种植了产值更高的云木香、花椒、冬桃等特色农产品,加上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4615.5元提升至2020年的11245元。此外,三河村还发展了核桃、云木香等产业。
为帮助村民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员自带洗衣粉、水盆、扫把、抹布等,轮流到贫困户家中帮忙打扫卫生,时间一久,再懒散的村民脸上也挂不住,纷纷加入到讲卫生的行列中。
此外,为了破除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三河村山脚下还新修了一座学校,附近村子的孩子都到这里上学。
从旧址到新村,短短几分钟的车程,见证了三河村人“再跨千年”的脱贫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