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最美农技员

农技推广的领头雁 农牧民群众的贴心人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农技推广站长韩丽萍

2017-10-27 11:11:1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她用27年来的坚守和执着,27年的热爱和奉献,赢得了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厚爱

  2017年3月25日,周六的中午,韩丽萍刚从翁牛特旗紫城街道杨家营子蔬菜棚区培训技术归来,正在家中休息。突然听到敲门声,韩丽萍推门一看,原来是她在桥头镇羊草沟村推广设施农业认识的蔬菜种植户刘国志,老刘专程来到乌丹,他家的西红柿今年又获得了好收成,他为韩丽萍送来了一小塑料袋西红柿。讲了一个上午课的韩丽萍本来已经很累了,可一看到她亲自指导的蔬菜种植户,就又高兴地和他聊起了蔬菜的事,送走老刘,她才感觉到有些饿了。

  这就是韩丽萍和蔬菜种植户的交情!一个站在农技推广一线的女先锋,用27年来的坚守和执着,赢得了翁牛特旗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厚爱。

  1990年,韩丽萍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翁牛特旗最东部大兴乡农业站,开始了农技推广工作。乌丹到大兴,300多公里的路程。那时交通不发达,从乌丹到大兴乡,需搭汽车、转客车,坐驴车,绕敖汉,用两天多的时间才能到达,她不觉得苦。27年来,经她直接、间接推广农业技术的农牧民群众达到14万人,农技推广面积累计110万亩,直接为广大农牧民增收5亿元。农牧民亲切地称韩丽萍为娘家人。

  韩丽萍热爱她所学的专业,热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农牧民。她以一种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农业科技的试验、示范、推广中。共参与国家级科技推广项目5项,自治区级科技推广项目16项,更新农业技术8项。先后获得自治区丰收计划奖5项,天津市、赤峰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设施农业、经济作物以及农作物栽培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较深的建树。

  十几年执着一念地推广设施农业,她让翁牛特旗的设施农业从零敲碎打发展到现在10万亩

  一亩园十亩田。2008年,翁旗政府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点工作来抓,作为当时经作站长的韩丽萍主动请缨,负责设施农业和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群众开始对设施农业的认识都不高,韩丽萍就亲自到桥头镇羊草沟村抓试点。87个棚,每个棚的方位和落地的四个点,是她扛着仪器一个一个地测出来的。建设时期的每一个环节,她都手把手地告诉;秧苗移栽的每一个步骤,她不厌其烦地指导。从早晨4点半就开始工作,晚上到什么都看不见才结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从规划到收菜,韩丽萍在羊草沟村一干就是六个月。脸晒黑了、腿走肿了、嘴上起了泡。六个月,87个棚里的老百姓和她都熟了。老刘——刘国志就是在那时认识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棚室的产量增加了一倍,效益番了一翻。

  身边的典型在农技推广中最容易让群众跟着学。韩丽萍非常重视典型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她在设施农业小区都确定示范户。郭秀玲,是杨家营子的种棚户,一直以生产番茄为主。2014年,韩丽萍根据她的棚区离城区较近的优势,建议她搞采摘园,并帮她设计规划,目前她的6个棚室的果已经开始采摘,亩增加收入2-3万元。通过这样的示范户的带动,一个又一个特色棚室种植村建成了。

  如果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合作社的形式抱团发展,必将大有作为。韩丽萍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盛川蔬菜合作社,2013年种植胡萝卜400亩,韩丽萍提出采用宽窄行机械化播种技术,提高15%的商品率,亩增加了产值650元。这让盛川合作社因此增加收入26万元,大大增强了合作社种植蔬菜的信心。趁热打铁,韩丽萍帮助合作社制定了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形成了“五统一”的发展模式。并积极引导合作社搞三品一标建设。目前合作社已拥有固定种植基地6000亩,注册的“蒙春丰”绿色无公害蔬菜深得各地客商的青睐,2015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在蔬菜产业发展上,2012年是值得记住的一年。那一年,翁旗遭遇特大雪灾,给设施农业带来灭顶之灾。公路上一尺多厚的大雪根本走不了车。韩丽萍心急如焚,为了及时了解灾情,挽救棚室里的蔬菜,她豁出去了!穿上高筒靴子,从乌丹出发了,谁知根本看不见路,只能通过路两边的树在找路。车子只能一点一点向前移动,40公里的路程,她整整走了三个多小时。赶到桥头永兴河棚区,看着自已辛辛苦苦建起的大棚被突发的大雪压垮,她非常难受。时间就是金钱,根据灾情她迅速向旗政府提出了救灾修复方案,并一个棚一个棚指导救灾。经过近一个月的抢修,部分棚室蔬菜保住了,为棚户挽回损失1亿元。

  服务于翁旗农业产业化,用强有力的技术作支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广农业技术

  水稻是翁牛特旗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翁旗东部推广种植水稻时,从种到收全部是人工作业。为了实现精简作业,韩丽萍几次去到黑、吉、辽等地学习机械插秧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和探讨,成功引种稻花香品种,并实现了翁旗水稻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彻底结束了人工插秧的历史。目前翁牛特旗水稻无论从种植技术还是品质上都是一流的。2017年中央电视台七套对翁牛特旗水稻从种植到餐桌进行了宣传报道。

  2013年蓝天糖业进驻翁旗,甜菜基地建设、技术攻关摆上了日程,为了农牧民增收,也为了实现甜菜生产的良性循环,她毅然接下这个不好干的工作。她首先在选地和选人上严把关,亲自到地头查看土壤类型是否适合种植甜菜,并与种植户交流,了解真正种植意愿。从2013年1月开始,一直干到4月,特大雪灾没有阻止她的脚步。付出就有回报,甜菜生产由最初的动员农户种到现在的农户上门找企业要订单,甜菜生产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15年,翁旗甜菜种植由2.5万亩增加到10万亩。

  1999年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她提出了“加快露地菜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思路,她筛选出了一系列优质名特优新蔬菜新品种,从最初一家一户的试种,到大面积推广,她入村搞培训,入户做指导。为了让菜农更加直观地了解蔬菜栽培技术,她编印了《蔬菜栽培技术手册》,并且都附有图谱。功夫不负有心人,蔬菜种植从最初的零星种植转向了集中连片,使翁旗蔬菜产业逐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无害化种植,产品价格提高了30%,人均仅此一项增加收入1000元,广大菜农从中尝到了甜头。

  推广农业科技27年来,韩丽萍无愧于脚下的那片土地,无愧于广大农牧民群众;有愧的是自己的孩子

  记得6岁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正是乌丹镇赛沁塔拉嘎查推广露地蔬菜最忙的时候。周六、周日,孩子没人管,韩丽萍只好背着孩子一家一户看种子的催芽情况、生怕种植户由于温度把控不好,导致烂种。一次,在去到每户育秧棚检查出苗情况时,孩子突然发起了高烧,韩丽萍急哭了、棚户都劝她回去给孩子输液,后来在一家种植户找了一粒感冒药给孩子吃上,孩子在背上睡着了。那个春天、夏天,韩丽萍让赛沁塔拉嘎查的100多户牧民学会了种菜技术,由没有一亩菜发展到现在1万亩,成了翁牛特旗的瓜菜基地。

  2009年,记得是孩子中考的那一天,恰逢桥头镇太平庄村的苗子从育苗工厂拉回来,本来答应要送孩子去考场,但是她总是放心不下苗子的事,把早饭给孩子准备好,留张字条给孩子:“对不起,妈妈今天有事,不能送你,好运!”就匆忙地赶到了棚区。这件事每每想起来,她的心里总是酸酸的。

  没有妈妈的照顾,孩子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如今,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漫长的时间过去,妈妈依旧那么忙,孩子已经习惯了妈妈这种工作状态,也慢慢地开始理解了妈妈。当她看到妈妈的一大堆奖励证书——《名特优新蔬菜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赤峰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9年《机建后墙体日光温室建造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2006年《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等,她才知道,翁牛特旗的广大农牧民更需要她的妈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孩子工作后,没有了后顾之忧,已过天命之年的韩丽萍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科技推广事业中。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