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十佳农技员

一个山里伢的大事业

——湖北省武穴市大金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主任宋红志

2017-10-25 14:16:2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他,是一名地道的山里伢,出身在武穴太平山下的一个小山冲。25年前,他如愿以偿地考取了黄冈农校,跳出了农门。3年后,面对大城市的诱惑,在别人诧异的目光下,他毅然选择回到了农村,当上了一名普通农技员。22年来,他默默地守护着心中的那一片青山绿水,无怨无悔地在黑黝的土地上播撒着青春和汗水。在他的带领下,面积仅仅3万多亩的大金镇,成为了全国全省高产示范典型,他个人也先后荣获了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农业产业领军人才、黄冈市“黄冈青年五四奖章”、武穴市“十大优秀青年”…… 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引路人、农技推广的排头兵。

  希望的播种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宋红志的心中,农村是希望的田野,农业大有可为,他的心中充满着对土地、对农民的热爱。22年来,他心里始终装着农民,与农民打成一片,做农民的知心朋友。他是种植大户的主心骨。他把“带大户、大户带”作为新时期农技推广的着力点,石佛寺镇沉积湖区面积大,大户多,他主动与大户对接,一起制定生产计划,筛选品种,开展示范,联系销售,在他的指导下,董炽平的300亩一季稻平均亩产达到723公斤,当年增产11.3%,先后有5个大户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受到了农业部表彰,在当地反响强烈。

  他是农民朋友的娘家人。他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帮助科技示范户制定增产增收计划,帮助贫困户制定产业脱贫方案,帮助受灾农户制定生产自救措施。他总是那么耐心,那么不厌其烦,农民朋友买什么种、施什么肥、打什么药都喜欢找他问一问,甚至有些家事也要找他商量商量,说道说道。2005年元月一场大雪,持续低温给油菜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指导示范户抗灾生产,他一大早来到孙保银家,指导他加强田间管理。孙保银看到他满头满脸都是冰霜,心中非常过意不去,执意留他吃早饭,他却连忙推辞,转身又奔走在茫茫的白雪中,为一户户“雪中送炭”。

  他是干事创业的“排头兵”。大金是武穴农业一块牌子,他坚持以身作则,干在前头。早春3月,他带头赤脚下田,指导农民育秧;炎炎烈日,他亲自蹲在试验田记载;夜静人深,他还在整理试验数据,撰写报告;夜半,风急雨骤,他立马赶到示范田盖膜排水。由于长期工作在田间地头,他的皮肤晒得黝黑,双手粗糙,长满了老茧,看不出一点知识分子的样子。一名领导曾称赞他“五加二,白加黑。风里去,雨中行。一个电话,就上门。不吃不喝,不扰民。”

  心血尽洒,换得彩霞满天。大金镇农技中心各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得到了全面发展,8次荣获武穴市农技推广综合考核第一名,每年“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考核优秀率均为100%,多次荣获先进单位等称号,先后接待了日本农业专家、孟加拉国农业部长、国际水稻所农业专家等国内外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参观考察达100多次、5000多人。

  科技的传播者

  “做就要做好,做就要争一流”,宋红志以一颗敬业的心和一个负责的态度与科技结缘同行。2009年,中油所专家张学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一个难度较大的油菜湿害胁迫试验交给宋红志负责。然而,出乎张学昆研究员的意料,40个品种160个小区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当宋红志将一套完整试验数据材料交给他时,张学昆感动了,对宋红志敬业精神大加赞赏,当即决定将一批重要试验交给他负责。

  近年来,他先后与华农大、中油所、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省种子管理局等科研院所合作,承担了试验课题80多个,提供数据万余个;办好了华农大校外试验基地150亩,组建了鄂东南区域试验站。在大金实施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行业专项等国家重点科研攻关课题有18项,每年有1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大金实习。

  他建成了大金镇周干畈全省一流的示范样板畈,原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品审组组长王银元评价“区试做得不错,新品种示范也做得很好,凡是我省要推广的早晚稻新品种示范,都要放到大金种一种”。高标准建设示范基地1.1万亩,先后实施了农业部万亩油稻高产创建、双季稻整镇推进、粮食科技丰产工程等重大项目6项,示范推广双季稻旱育抛秧、三免三抛轻简栽培、测土配方肥精准施用等技术15项,每年承办各类现场会30余次,接待各级参观考察4000余人次,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任副省长赵斌要求将大金镇双低油菜育苗和晚稻高产示范,作为典型向全省推介。

  为了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宋红志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室内培训与田间课堂相结合,咨询服务与下乡指导相结合,发放资料与信息化服务相结合,课堂讲解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把技术培训搞实、搞活。2010年,开办了全省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9场次,培训4000余人次,发放《大金科技》24期1.2万多份,构建了一名专家带5名技术指导员带100名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个农户的技术推广应用网络。

  丰收的守望者

  一株油菜、一根稻穗、一朵棉花……承载的是农民朋友们满满的希望,而农技员就是那丰收的守望者。在宋红志心中,虫情、病情、灾情就是命令,一个口讯、一个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第一速度赶到现场。

  20多年来,他先后骑坏了7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穿坏了无数双雨靴,走遍了管辖的田畈、土地,熟悉每个村庄、农户。1996年3月,余川镇油菜渍害严重,油菜菌核病有可能大发生、大流行,才工作不久的他,提出了统防统治的技术措施,得到了站长和镇领导的重视,迅速组建了全市第一支专业机防队,有效控制了病害发生,减轻了损失,得到了省农业厅检查组的高度评价,组建机防队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2009年4月一场“倒春寒”,宋天佑村350亩刚刚播种的早稻受冻,宋红志一大早赶到该村察看灾情,提出了灌水保温和补育旱育秧等措施,确保了没有一块早稻田翻耕再种。2016年,受98+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大金镇农作物受灾面积32640亩,成灾面积25760亩,绝收面积10950亩,经济损失惨重。宋红志及时带领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抗灾自救,及时调回分发救灾种子15960斤,在大灾之年,实现了晚稻亩产580公斤、中稻560公斤、返秋亩产500公斤,湖北卫视、湖北日报等媒体对该镇4个抗灾自救示范点的抗灾复产和灾后丰收情况进行了报道,产生了很好社会反响。

  小康的领航者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增产增收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宋红志在埋头拉车的同时,又坚持做到看路把向,把农业产业化、生产科技化、服务社会化作为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大力推行订单生产,他联姻武穴市粮食储运公司和武穴市福康油脂公司,联合建设优质稻和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农技中心负责种子供应、技术指导、物化服务,企业分别按高于市场价格0.12元和0.22元进行收购。2013年,大金镇12个村订单种植面积1.8万亩,直接给农民增加收入560多万元。主动与省种子公司、中油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建设油菜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水稻制种基地2000亩,每年生产优质种子300多万公斤,高出市场价20%收购,农民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研究,推进实用技术在大金落地生根。他创新开展油稻“三免三抛”(早晚稻抛秧、油菜摆苗)技术试验示范,示范推广5.3万亩,亩平节约成本10% 。2010年,周干村周友明示范油稻3亩,经省专家组验收,早晚两季平均亩产1067.7公斤;2011年,周干村冯华贵2.4亩超高产示范,经农业部专家组验收,早晚连作同田亩产1359.5公斤,刷新了湖北省双季稻单产纪录。

  大力推广应用粮油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等技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宋红志积极引入社会化服务,严格落实各级惠农政策措施。他与市种子公司、天诚植保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合作,组织实施“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机防、统一标准、统一收购”为内容的订单生产,每年免费为农户提供双低油菜种子1万多斤,补贴种子肥料机防资金60万元。2012年,组织成立了武穴市金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1472户,为农民组织化生产经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面对改革发展宏图大业,面对农民群众殷切期盼,在宋红志的心中,大业在田野上,赞歌在脚底下,当朝霞刚刚升起,一个消瘦的身影又活跃在大金镇的田野大地上……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