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最美农技员

沃土千里书忠诚

——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瑞

2017-10-25 14:14:1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带领的农技推广团队2011年获得全省农技推广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最美农技员”荣誉称号;主持实施湖北省农科院《甘薯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获2013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超高产优质抗倒伏豌豆新品种“秦选1号”繁育推广荣获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奖;“双底”油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荣获十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荣获丹江口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2016年她当选为丹江口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一个个闪光的荣誉,照耀着她永不停歇的为农之路。

  她叫张瑞,女,54岁,中共党员,现任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37年来,她一直扎根在基层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始终坚持全心全意服务“三农”的宗旨,扎根基层,提升为民服务本领,脚踏实地从事富民事业,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情怀,以实际行动和满腔热情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农业健康发展和带动贫困山区农民增收、产业扶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哪儿也不去,这里需要我”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真实写照。

  1980年夏,农校毕业的张瑞怀揣着对人生对事业的美好期待,舟车劳顿跋山涉水,告别了美丽的家乡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当上了一名农业技术员。

  作为农村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而言,几十元的月工资,还总是在田间地头工作,看不到他们穿干净衣服的模样,总被冠以“泥腿子”的称呼。

  男同志不好谈朋友,女同志找不到对象。

  看到这般工作,父母坐不住了。“回来吧,我们不缺那点工资。”母亲含着泪劝道。

  “我试试,别人能干,我也能干。”张瑞执拗地回答道。

  工作岗位干一段时间后,张瑞逐渐被大山里淳朴的民风所感染,不知不觉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她把“痴心农技天地宽、服务三农心里甜”这句话当作她的座右铭。

  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她深知偏远山区农民的不容易,更是拿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拼搏劲,潜心钻研自己的业务,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一方面向老师和同行请教,另外一方面不断通过充电的方式加强学习。

  在她的带领下,当地农民耕种的作物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在基层不知不觉一干就是37年,张瑞也从一名技术员逐渐成长成为了一名高级农艺师。

  倾心农业科技,不为城市繁华所动。

  2005年,时逢农技中心改制,全家人认为作为一名女性在偏远山区干农业太辛苦,都劝她改行从事其它工作,或者回到繁华的城市另找工作。

  她深深的迷茫了:绿色的田野、乡村的小路、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城市闪烁的霓虹灯……这一幕幕如同电影般在自己脑海里一遍遍闪过。

  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不顾家人的反复劝说,毅然选择了坚守,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农业事业。

  每天,张瑞都会到田间地头,去观察、去积累、去探索。

  她说,只有掌握了富民本领,才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价值。

  “只有农业科技推广,才能让农民吃饱肚子”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陲,与河南淅川县交界,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保护区。

  全镇集山、川、库为一体,土地肥沃,是丹江口市农业大镇。库区沿岸村以发展柑桔为主,公路沿线以发展粮油为主。

  边、远、穷始终伴随着这里的农民。农民有土地,但土地也是农民收入的唯一来源。

  那个年代,能吃饱饭,但家家户户再也没有任何节余。

  如何提升粮油生产效益,助农增收是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张瑞走遍沟沟坎坎,怀揣着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厚情怀,掌握一手资料,不断在寻找机会带领当地农民走上增收路。

  如何让贫瘠的土地上长出累累果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她深知只有为土地诊准脉,才能做出正确对策。

  为此,她带领着中心技术人员,历经数月,走遍全镇23个村的沟沟坎坎,通过对6125个化验点的取样分析,全镇的土壤养分情况被摸清了,6125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顺利的发放到农户手中,她心里有数了。

  小麦是习家店主要粮食作物,在祖祖辈辈传统耕作下,小麦亩产常年在200公斤左右。

  怎么提高产量?她决定在小茯苓村从沟厢改革入手,创办小麦高产示范区。

  这里地多人多,示范效应最好。看着村里的老农不信任的眼神,她亲自带领一班农技人员在地间开沟、起垄、施肥、播种。

  村民们万万没想到,收获的时候,高产示范田亩产达到400公斤,老百姓信服了。

  高产稳产小麦品种选用、标准化播种、氮肥后移等新技术一一顺利推广开来。

  当地群众腰包渐丰,看到希望后,都纷纷找张瑞,要跟着她一起扩大种植效益,在黑土地里掘金。

  看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张瑞自费三下武汉,找到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为农业产业定位找出路。

  经过前期充分地考察,2005年,张瑞决定从谷城圣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制种油菜。

  刚开始,群众怕技术不过关,不敢试种。张瑞在该镇尝试“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油菜制种,亩产不变,收成提高了四倍。

  群众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张瑞领办的油菜制种产业。

  目前,该地油菜制种在十堰地区已是远近闻名。制种产量由开始的平均亩产70公斤增产到现在的平均亩产115公斤,高产田块达176.8公斤,比常规油菜亩平增收600至1200元。

  “让群众共同富裕,才是农业的希望”

  农技推广重在服务。

  当地群众说,张瑞就是农民的“农技110”。

  多年来,张瑞靠双脚踏遍了这里的村村组组和所有农户。

  认识张瑞的人都说她是个大忙人,从来没看见她和别人打牌闲聊天,就连走路她也是急急匆匆的。

  免费上门为农户讲解种种植技术、帮助修剪管理果树、实施病虫害防治等,群众都亲切地称她“技术张”。

  在下村的时候,她总是惦记着老李家的果园该施肥了,要去看看;老张家的大棚蔬菜该揭棚降温了,要及时提醒……

  作为农技人员,她非常重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近年来,她带领技术团队共采集土样10000余个,超额完成土壤采集任务,并100%完成了施肥调查表和农户土壤基本信息表。所采土样操作规范,数量及标签相符达100%,已送施肥建议卡10000余份,入户率达100%。

  作为一名女性,张瑞言行举止中却透露着一份干练。在日常工作中,张瑞敢为人先,不仅在农业科技方面力促农民创收,而且一直在思考产业升级发展的问题。

  习家店镇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也是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保护区,伴随着南水北调成功向北京送水,如何在水源保护区内推行清洁种植技术,如何助推产业升级发展等则成了张瑞的又一大“心病”。

  在工作实践中,张瑞和她的团队不断向农民宣传清洁种植技术,尽量依靠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30多年来,张瑞一直努力践行农业部门提出的“一控两减三基本”技术目标,所辖区域从未出现农业环境污染事故,从未出现农产品质量事故,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经过潜心研究及反复实践,张瑞还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适合当地的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制种油菜也发展到5000多亩,油菜制种已成为习家店镇为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仅张瑞在该镇推行的制种新模式,为当地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的转型发展。

  当精准扶贫工作这个重大的政治使命和历史责任落在基层干群肩上后,张瑞知道:必须冲锋在前。

  张瑞不惜个人花钱数千元,先后4次奔赴武汉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实地帮扶农民开展科学种植指导。通过探索,她尝试三叶菜种植获得成功。她知道,这将是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为了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张瑞采取了“先试种、后示范、再推广”的模式,并与湖北统香泡菜公司签订订单生产,让农民看到实惠。同时,通过狠抓病虫害防治和科学管理,三叶菜的亩产量从起初的2000斤提高到了8000斤左右。

  群众看到了希望,也发现了三叶菜种植的潜力所在。在张瑞的带领下,全镇发展三叶菜种植从2013年的200亩发展到5000余亩,直接带动当地2500余户农民脱贫走上致富路。

  如今,“致富咱有技术张,随叫随到贴心人”这句话如今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因为这里的每一块儿田、每一片儿地,都有张瑞为民奔波的足迹。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