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十佳农技员

躬身碧野写春秋

——湖北省枣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斌

2017-10-25 14:05:5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初识陈斌,很难让人想象是一位长期奋斗在基层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技推广工作者,他身材瘦高,戴着一副黑框近视眼镜,说话幽默风趣。就是这样一位一副学究像,书生气十足的人,却始终执着于农技推广事业,坚持深入乡村,蹲点带面,为农服务二十八年之久,足迹踏遍了枣阳市十八个乡镇160万亩耕地的田间地头。

  一腔真情融岗位

  陈斌同志是个工作狂,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都融入了岗位。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没有节假日,有时甚至中午、晚上也在加班。

  2016年10月8日,为了落实“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陈斌同志于8:00时赶往枣阳南部的兴隆镇灵庙村对全村农民进行秋播小麦生产技术培训后,又于9:30时赶往枣阳北部的太平镇胡庄村、韩岗村、徐庄村和七方镇的西坡村、阮店村、宋王村等两镇六个村,协调落实2万亩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事宜,于下午14:00时在赶回农业局参加“秋播期间气候研判会”途中因疲劳发生车祸,因公导致脊椎骨折和结肠破裂。6个月伤愈后,陈斌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工作热情不减当年。

  在枣阳市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中,陈斌同志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全程指挥参与协调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主持制定《枣阳市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实施方案》,亲自领办高产创建示范样板14个,面积3400余亩,组织开展技术培训260余场次,培训农民4000余人次,同时督促落实技术措施。自2007年以来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高产创建示范县,年年顺利通过验收。高产创建9年来,共计实施面积达到1540万亩次,实现粮食增产20.28亿公斤。2009年5月26日,农业部组织5位专家对我市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进行了测产验收,亩平单产达到513.07公斤,实现了湖北省万亩小麦单产千斤关的突破,创湖北省小麦最高单产,具有湖北省小麦生产水平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为了查清全市耕地地力与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建立和完善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养分丰缺指标和肥料施用指标,指导农民科学用肥,陈斌同志在2008-2010年三年间,亲自带领技术人员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全市3650个村民小组,采集土样10355个,填写采样调查表15680份,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15680户,共分析检测土样51775项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础性试验66个,创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样板75个,面积共计24674亩。制定主要作物施肥配方6个,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18.3万份。常年在田间地头奔波,加上生活不规律,陈斌晒得又黑又瘦,但看着自己的推广的成果被大面积应用,心中的高兴难以言喻。

  勤于探索善创新

  陈斌同志爱动脑,勤思考,善创新,乐于在技术应用中推陈出新。

  在多年的高产创建活动中,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组装集成了小麦高产“六改”技术, 玉米高产“一降五改”技术,水稻高产“一增五改”技术。其中小麦高产“六改技术”即改白籽下田为种子包衣,改大种量撒播为机械化精量播种,改“一炮轰”式的习惯施肥为测土配方多元结合、氮肥后移等科学施肥,改旱地不起沟为四沟配套,改年前年后两次化学除草为年前一次性化学除草,改单家独户病虫防治为机防队统防统治。以此为核心内容的“小麦大面积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10年5月18日通过了“长江中下游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的验收,并获201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此衍生的“襄阳市小麦亩产5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三年累计推广应用210万亩次,获得2012年襄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稻高产“一增五改技术” 即增加种植穴数,从而增加有效穗数,实现增产;改两段育秧为旱育秧,提高秧苗素质,增强秧龄弹性;改“一炮轰”施肥为根据水稻各生育时期的特点和高产群体的养分动态变化确定肥料特别是氮肥的分配比例,分段多次施肥,前促、中控、后补,达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改“一田水包熟”为浅、湿、干灵活调节的灌溉方式,跳出传统的淹水灌溉模式,实施健身栽培;改单家独户的病虫防治为集中连片的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以此为核心技术的超级稻亩产8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于2013年9月23日通过湖北省农业厅专家组验收,由他起草的该技术规程已由湖北省农业厅科技处提出与归口提交申报湖北省地方标准。2006年秋播,他组织引进了湖北省第一个优质強筋小麦新品种鄂麦23,此后经常蹬在田间地头探究其在鄂北岗地种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42万亩次,该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10年12月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心系“三农”乐奉献

  在多年的农技推广工作中,陈斌同志与农民兄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农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主心骨”、“贴心人”。为了方便与农民沟通,更好地服务农民,不论是田间指导,还是培训讲课,他都会把手机号码留给农民,而且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更换过手机号码。许多陌生的农民群众,经常通过电话向他进行咨询,他的电话已成了枣阳市名副其实的“农技咨询热线”。每次接到农民的电话,他都不厌其烦地认真加以解答。

  2012年6月下旬的一天,吴店镇周寨村的科技示范户王有福,把握不好水稻追施穗肥的时间,就向陈斌电话咨询,陈斌告诉他,穗肥的使用要在水稻第一节间伸长前一星期左右追施,而且要看叶色确定施肥量。第二天一大早,陈斌同志又来到这个农户田里,查看水稻生育进程,观察叶色,进行现场指导。有人说陈斌,这点小事还这样认真,他说:“农民种庄稼不容易,耽误了就会减产减收,在咱看来是小事,对他却是天大的事。”

  2015年以来,他与10个种植大户、10个家庭农场、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对子,向他们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献计献策。同时,他还于2011年3月始,被枣阳市委指派为驻王城镇圣龙村、茶场村“三万活动工作队”队长,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信息、送项目、送服务、送温暖活动。2016年3月,“三万活动工作队”转变为“精准扶贫工作队”。在扶贫工作中,他带领队员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人优势,结合贫困村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一是扶持组建了“枣阳市恩谷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二是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能。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对全村60岁以下务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同时组建“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农民田间学校”,吸收科技示范户学员25名。三是全面开展水稻“籼改粳”工程,推广粳稻-小麦周年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模式应用,实施订单生产。

  二十八年来,陈斌同志一心扑在事业上,不为名动,不为利惑,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在枣阳市农村,“陈斌”这两个字已成为一种品牌,深受广大农民的信赖。每次进村入户,农民朋友都喜欢向他询问种子、农药、肥料的品种选用问题,他总能不厌其烦的给予合理化建议。他的建议从不因自己的好恶来取舍,必须是经得起生产实践检验的品种,否则绝不向农民推荐。2014年7月,一个农药代理商,多次托人请他在电视上作专题讲座,并给以丰厚的报酬,被他断然拒绝了。

  陈斌同志就是这样,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和一名农技人员的爱心,志在田野写丰收,求真务实乐奉献。他以至亲至诚、朴实无华的言行在枣阳广大农民兄弟心中树起一座丰碑、一个品牌。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