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5 11:10:15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提起常发杰,家住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魏家沟的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说:“去年我们村土豆产业是他帮忙选定的,一直念不准名字叫‘费乌瑞它’的土豆良种是他联系引进的,从种到收全程是他技术指导的,网上卖土豆不愁卖还能卖高价是他搞的新玩艺儿,一个小土豆能让我们脱贫,当初咱们还真不信呢!”村民念叨的常发杰,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1992年6月毕业于郧阳农校特产专业,同年7月分配至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农技中心工作,一干整整25年。凭着他持续专注的敬业精神,守正创新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奋斗理念,凭着长期的实践操作,丰富的经验积淀,把他锻造成山区农业的百事通,郧阳农民科技致富贴心人。先后获得农业部丰收计划奖、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十堰市政府津贴和“十堰市劳动模范”、“十堰市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等诸多荣誉称号,他在国内核心农业期刊发表9篇专业论文,参于编写多本农民培训教材,成为鄂西北山区农技推广战线的一面旗帜。
倾心参谋决策 给政府百姓分忧
常发杰长期处于农业生产一线,熟悉农村、知晓农业、了解农民,深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及难点。他又作为一个政府农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常主持参与政府重大农业决策的制定和落实。怎样让农民所求变为政府所想应为关键。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制定了《青曲镇新农村建设柑桔产业发展规划》、《南水北调新辟蔬菜基地青曲片区规划》、《青曲镇南水北调库区1公里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规划》等14个政府重大农业决策规划,为当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了保证政府农业决策规划的可操作性,他时常深入村、组、农户,集思广益,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勘测,并查阅文献资料及相关数据,形成详实、专业报告,供政府决策参考。让政府重大农业决策更接“地气”。
专注技术推广 助农业提质增效
作为一名农技员,技术推广是本行,是主业。现代农业发展和当代农民的科技需求对他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青曲镇作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突出蔬菜、柑桔产业发展的步伐很大,为这些产业发展提供可靠技术支撑和保障至关重要。方案制定稍有差错,技术指导稍有闪失,现场服务稍不到位,都会给产业发展蒙上阴影,影响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为此,他经常进村入户,重点季节、关键农时亲自把守,手把手教劝,脚跟脚指导,使青曲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出了规模,调出了效益,调出了人气,他这名技术员功不可没。这些年,是他主导创建农业部标准菜园,园区400亩菜地,亩年均增收850元;是他创新主推柑桔容器无病毒育苗、大苗下地技术,使青曲镇柑桔面积迅速达到三万亩,且缩短“童期”,早见收益;是他主推柑桔高接换种技术,面积达到3700亩,改善了品种结构且亩均增收350元以上;是他主推柑桔“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面积2200亩,在环境友好前提下成功控制柑桔红、黄蜘蛛,锈螨危害,亩均减少损失200元左右;是他主推性诱剂诱杀柑桔大实蝇生物防治技术,覆盖全镇14000亩挂果园,虫果率控制在2%以内;是他试验“莲藕顶芽繁殖技术”喜获成功,正在进行连片400亩示范,亩均节本增收2500元以上,该技术已整理成论文在《长江蔬菜》上发表,并拟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励;是他主推包括: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生产技术;作物害虫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技术等十几项技术,年均节本减损增收近千万元
致力市场营销 帮农民增产增收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技人员不再只是教给农民怎么种,更多的是种什么,怎么卖。这就要求他不再是纯粹技术指导员,而是产前根据市场分析预测指导农民种什么将来好卖,产品收获后指导农民依据农产品特性和消费市场需求怎么卖,卖到哪儿,卖好价。近些年,他也在不断探索尝试,特别是在蔬菜产业发展品种定向和产品销售,柑桔大批外销上做了大量文章。在蔬菜发展上,他协助镇政府、村、组、农户进行周密市场分析,确定合适种植品种。对技术管理粗放,农民易掌握,种植规模大,市场压力大的大路蔬菜品种,他积极联络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订单种植;对市场看好,管理精细品种,他全力指导农户注重管理、分批采摘、分级上市、择机上市、卖个好价,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在柑桔销售上,他充分利用多年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并极力开拓华北、东北高价市场,抓好柑桔外销工作,年外销柑桔7000多吨,占全镇外销量的90%以上,且大多卖了个好价,让桔农即丰了产也丰了收,电商是近年来新兴的销售方式。常发杰自学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创办了“农杰果蔬”网销平台,在淘宝、京东上注册网店,开展网络营销,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初加工及包装,让鄂西北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主打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情感牌的绿色农特产品,成为京津冀地区市民餐桌美食。喝汉江清水,吃源头农特产,逐步变为受水区网购群体情感消费的新选择,一举成为郧阳区五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之一。销售以干制槐花、蕨菜为主的山乡干野菜,以红小豆、糯高梁为主的五谷粗杂粮,以菊芋、鱼腥草为主的养生保健菜,以纯粮大曲糯米酿造农家自酿酒四大系列农产品,年销售农产品达六十多吨,销售收入近百万元,带动农户增收过四十万元。
尝试源头监管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把好农产品生产安全是当今社会第一责任,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处于农业生产安全监管的第一线,把好农业生产环境控制和农业投入品监管“源头控制关”和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田间生产记录的“过程控制关”尤为重要,不可替代。常言说:安全农产品是种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他利用创建农业部标准菜园为契机,尝试蔬菜安全生产监督。从菜地选择到农民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从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到蔬菜生产田间记载记录,从安全间隔期确定到采收上市产地检测均亲自负责,全程监督,确保当地蔬菜无一例超标上市。从去年开始,他又开始将青曲镇另一支柱产业柑桔纳入安全生产监督,先从生产大户入手。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开展标准化生产,全面效仿蔬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城镇居民能吃到当地放心菜的同时也能吃到安全水果。
培育职业农民 促农业后继有人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他们这些基层农技人员苦口婆心的教劝,而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科技推广普及速度和覆盖面。传统的技术推广只是农民被动接受,囫囵吞枣式照搬和机械式模仿,其效果总是不尽人意。由此可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综合教育和系统培训也是当务之急。故今年他借助“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分别组织年轻、文化程度较高农民开展系统培训,不仅教给们怎么种、怎么管,还教给他们为什么这么种、这么管,不仅讲农业科技还讲国家惠农政策,不仅讲在家创业致富门道,还讲外出务工指南,不仅组织集中培训,还分行业、分时段、分季节开展后续跟踪服务,全方位、多层面提高职业农民的素质,诱导农民自愿行为改变,从而实现政府意图“软着陆”。近两年共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6人,科技示范户84户,培训农民4100多人次,其中培育的34名职业农民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26个成为当地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骨干。
强化产业支撑 让贫困不再重返
确保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全民整体脱贫的总部署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精准扶贫工作成为当前和近几年全党工作重心,作为基层一线直接为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直接提供技术服务的农技人员,深感责任重大,贫困农户脱得了脱不了贫,脱贫后能不返贫,产业发展是根基、是依托,而产业发展依靠实用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而这些正是贫困农户的短板、瓶颈,也是致贫主因,怎样帮助贫困农户立足现有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结合所在村的优势产业,以及贫困户种养习惯,劳动力情况,找出选对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至关重要。近两年,他和镇村干部、帮扶工作队一道,逐村逐户摸排分析,商定因户制宜,制定发展产业思路,增收措施,并组织农户实施,在农户发展产业过程中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产业可增收,模式可复制,经验可推广,效益可持续,农户增了收,脱了贫,干部解了围,放了心,深受基层干群认可,在帮助贫困农户依靠,农业产业,依靠农业科技脱贫致富实践中,他采用扶持自己帮扶贫困户带头干,做给贫困户看。2015年12月开始,他在他所帮扶青曲镇魏家铺村三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肖道明的0.93亩坪地上做文章,采用一年四熟技术,冬播土豆,春种西瓜,夏种糯玉米,秋育三叶青菜模式,一年四茬毛收入超过1.2万元,除去生产性支出,纯收入近万元。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让附近老百姓看傻了眼,不可想象的确又是眼见事实,大家纷纷效仿,该村仅去年12月份冬播土豆就达170多亩,现在土豆已收获,尽管今年土豆行情不如去年,但管理好的农户亩均毛收入也在3000元左右,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控减面源污染 保一江清水北送
十堰市郧阳区地处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区,发展生态可持续农业,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是政治任务。推广免耕栽培技术,控制水上流失,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守住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这个大水缸的水质至关重要。为了减少农业耕作控制水土流失,力推汉江沿岸陡坡、缓坡地退耕还林发展柑桔产业,桔园推广免耕生草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出于他对当地土壤情况熟悉了解,结合测土分析,推行配方施肥,精准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达35%以上,在他长期与农业有害生物做斗争的农技推广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农业病虫草鼠综合防控技术,注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少用不用化学防治,特别以螨治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光诱、色诱、性诱等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2016年农药使用减少达47%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对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水质的影响,用生态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在确保丹江口库区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的前提下,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得到当地领导肯定和农民的拥护。
时代在变,基层公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内容、方式、方法都在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可能是农技推广的终极目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再好科技靠推广。常发杰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农技员,他所干的农技服务最接地气、最贴近和惠及农民,他深感责任重大。相信以他过硬的技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丰富的经验积淀,一定会将基层农技推广事业做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