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最美农技员

“农民最多乡镇”里的“喇叭站长”

——记湖南省石门县蒙泉镇农技站站长张斌欣

2017-10-25 10:55:0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蒙泉镇,这个湖南农业人口最多的乡镇,地处湘西北边陲的湖南省石门县南部,拥有国土面积238平方公里土地,6.5万农业人口,17.5万多亩耕地、园地,其中水田10.75万亩,旱地1.3万亩,橘园5.5万亩。在这里,有位被农民朋友称为“土专家”、“大能人”的“喇叭站长”—— 张斌欣。今年54岁的张斌欣,是镇农技推广服务站现任站长,自1982年高中毕业后在该镇农技推广站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35年了。

  35年间,他从普通农技员成长为农艺师、站长,先后获得湖南省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常德市农业丰收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县政府6次对其嘉奖,连续9年授予“粮油生产先进个人”,并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专家”、“十佳为民服务先进个人”、“科技兴农先进个人”。在他出任站长的时间里,农技站于2014年4月获评“湖南省五星级农技站”,2015年还被评为“全国五星农技推广服务机构”!

  愿带喇叭走田野,是因为服务效果更好

  35年来,张斌欣一直负责农作物病虫测报与防治工作。出身农民,他深知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克星。蒙泉镇有17万亩水稻, 5.5万亩柑橘,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如果病虫防治不到位,一旦暴发成灾,后果不堪设想。

  刚参加工作,正逢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农村经营形式变革之后,作为农业生产原有的指导平台乡村有线广播几近瘫痪。尽管张斌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然而由于种植品种、时间不一致,农户各自为政,着实让他在农业生产指导上力不从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集镇上发现一位摆地摊的商贩用电喇叭吆喝,生意竟然出奇的好。他心里一动,赶紧到商店买了一个,随后走到哪里喊到哪里。

  张斌欣说,用电喇叭用两大好处,一是声音大,一声吆喝就可以把周围的乡亲召集过来;二是召集过来后面对面与乡亲们交流,比过去开广播会效果好多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摩托车面世后,他一咬牙花3200元买了一辆二手南方B2摩托车,再带上电喇叭,摩托车骑到哪里就喊到哪里。一开始,有人还以为来了货郎,后来明白了真相,只要听到他的喇叭声,老百姓就会感叹一句:“喇叭站长”又来了,我们快去取经!

  张斌欣骑着摩托喊着喇叭至今20多年了,喇叭用了一个又一个,从装电池式的到充电式的;摩托车骑坏了一辆又一辆,如今已经是第五辆了。就是凭着这独创的服务方式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准确掌握了全镇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建立健全了一套独特的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和控防机制,并定期编印《蒙泉农技》向全镇发布病虫防治指导意见。每年为农民挽回的水稻、柑橘两大作物病虫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2012年8月,石门县中稻稻飞虱大面积暴发成灾,但蒙泉镇由于他调查监测及时,并准确发布稻飞虱大发生的病虫防治意见,镇村户联动跟踪防治,全镇3.5万亩中稻无一“穿眼死秆”,按当年全县平均12%的损失水平,蒙泉镇共挽回损失492.8万元,当年该镇中稻平均亩产达512.5公斤,大灾之年仍获得较好收成。也因为病虫防治到位,该镇每年柑橘总产量均稳定在10万吨以上,产值在2.5亿元以上,得到了老百姓的纷纷“点赞”。

  敢带喇叭走田野,是因为业务水平过硬

  服务方式再受欢迎,如果业务水平过不了硬,服务效果也无从谈起。

  早在1991年就张斌欣获得了农艺师的职称,成了名副其实的农业专家,作为一名在“半工半读”时代背景下的一个高中生,能有如此成就,可以想象其业务水平提升的来之不易。

  为了确保业务水平过硬,刚参加工作那年,他就自费购买了《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一整套农技推广业务书籍,一切从零开始,反复学习刻苦钻研,凭着一股子韧劲终有所成,曾被县总工会树为“自学成才标兵”。无论是作为普通技术员还是出任站长后,他一天也没有停下业务指导和服务。

  35年间,凭借自身业务过硬,他先后主持、参与引进、试验示范、成功推广优质水稻、柑橘新品种就达150个以上,累计推广达450万亩次以上;先后完成了水稻“双两大”、水稻抛秧栽培、再生稻栽培、早稻集中育秧、油菜两组四行栽培、一穴双珠、双低油菜高产栽培、农药药效试验等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600万亩次以上,累计帮助农民增收超3.5亿元。

  2011-2013年,他承担国家水稻杂交中心“种三产四”示范项目,创办核心示范片1000亩,三年平均亩产达到679公斤,较大面积亩平增产232.5公斤,项目区农民增收181.2万元;2012-2014年,承担国家水稻杂交中心“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丰产项目,实施一季马铃薯加一季超级稻的粮食超高产方案,马铃薯三年平均亩产达2142.8kg(折原粮亩产535.7kg),一季超级稻平均亩产达723.7kg,两季平均亩产粮食1259.4kg,超项目计划指标59.7kg/亩;2014年实施“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工程”,核心示范片望仙树村1128亩玉米,推广宽行窄株起垄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亩平达到631.5kg,比上年亩平增107.5kg;2012-2016年连续5年实施“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工程,累计推广12.5万亩,通过实施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耕机收等技术措施,早晚稻双季平均亩产达892.5kg,累计增产增收5625万元;2016年,该镇七个村实施柑橘病虫害统防统治工程1.5万亩,亩平增收节支137.5元,为橘农增加收入206.35万元,受到省市县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藏起喇叭走田野,是因为时代需要创新

  过去带着喇叭服务是创新,进入信息时代后,张斌欣的服务方式再次与时俱进,又一次进行了创新。几年前,他利用信息技术建起了镇村户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开通了2000多名橘农加入的农技服务“微信群”。在不放弃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让蒙泉镇的农技服务推广紧跟时代,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效果。

  该镇保宁桥村村民徐雪荣,曾任过民办教师,离开教育战线后一直在集镇做小生意。2014年获悉国家大力支持家庭农场经营,也想过一把“地主”瘾,一口气流转当地村民土地150亩。摊子铺开后才发现自己农事不清、生产不会,正在她准备退掉流转的土地时,张斌欣通过“微信群”知道她的难处后,马上主动找上门,从政策支持、自然条件到市场趋势,一条一条分析有利形势,并主动请缨当农场技术顾问,长期利用手机为其提供全方位指导。每到生产关键时刻,他还会及时出现在农场,现场指导农场落实每一项技术措施。功夫不负苦心人,农场当年双季稻平均亩产955公斤,较种植一季稻每亩增产405kg,150亩水田实施“单改双”全场增收达18万元。现在,该农场已发展成为常德市境内影响较大的家庭农场,不仅每年种植优质稻150亩,还开发了“稻田养鱼”50亩,注册了农场自己的“袁哥”牌优质稻鱼米商标,其经营效益节节攀升。

  黄旗峪村种粮大户覃秀英,2015年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成立了九九太浮水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68亩,张斌欣同样积极支持,并在此建立了“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和“稻鱼共生”技术示范片,引进、示范了Y两优1号、农香25等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了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水稻再生稻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还为合作社争取到种粮大户奖励资金85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50万元,建设了晒坪、谷物烘干机及粮食仓库等设施,使合作社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合作社年产值达218万元,经营利润17.5万元。

  短短几年间,张斌欣以信息技术为服务平台,促进该镇培育发展了科技带头人20名,培育家庭农场47家、科技示范户156个、种粮大户189个,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2016年,蒙泉镇实现农业总产值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56元,成为了石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的“发达地区”。

  面对这一切,张斌欣这个“喇叭站长”只是欣慰而又羞涩地笑了笑,拿着草帽往中稻田里走去,近日来,常德持续干旱,他需要去了解旱情,为大家做抗旱指导。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