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十佳农技员

我的舞台就在田间地头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李金旺

2017-10-24 15:39:0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顶着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玉林市、北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共北流市委候补委员(北流历史以来首位以普通党员身份当选市委候补委员)、中共玉林市第四届、第五届,北流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党代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广西十大农业技术推广标兵、“三农”和“三电合一”农业专家……的光环,李金旺同志可以选择转行寻求更大的发展,但他对土地有特殊感情,喜欢与农民相处,更喜欢看着田地里的禾苗一点点抽穗,逐渐变成金黄灿灿一片——

  一个把农村当舞台的人

  2016年6月16日和2017年4月14日,玉林电视台、玉林日报、玉林晚报、北流电视台的记者两次走进北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眼前的李金旺皮肤黝黑,衣着朴素、言语朴实、笑声爽朗,如果不是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多几分书卷气,作为高级农艺师、党支部副书记、副站长的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实际上我就是一个农民,离开了农村,我还真的不适应。”42岁的李金旺打趣说,他是农民的儿子,学的又是农学专业,理所当然根植土地,奉献农村,服务农民。

  讨来药方救了老农,深受触动置身田头不言苦

  1994年,李金旺从梧州农校毕业返程,之所以选择把技术带回家乡,他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实惠。当时,农民耕种田地无技术可言,仅凭着蛮力种出的粮食产量不高,米粮严重不足,村里农户只能依靠红薯或木薯充饥。他小时候因为饥饿吃木薯充饥,出现木薯中毒,让李金旺差点丢掉了性命,而那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明白了农业技术支持对农民的重要性。决定通过自己的农业技术指导,让家乡农田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就成了李金旺的人生目标。就这样,好不容易脱离农村生活的李金旺又回到田头,走上了农业技术推广道路。

  刚开始,李金旺以为凭借自己系统学习了四年的农业专业知识,指导农民种田不过是“小菜一碟”,可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他的想法。1995年夏,白马镇金头村的一个老农家水稻出了问题,碰巧站长不在,作为技术人员的李金旺自告奋勇跟随到田地后傻眼了,很多水稻心叶像绳子一样向上扭曲,这种情况他在书本上没见过,支支吾吾说不上所以然,只好找到邻镇的老技术员请教,人家一看就说这不是病害,而是打药致水稻中毒了,还给了解决方法。果然,按照老技术员的药方,一个星期后,老农家的水稻全好了。这事对李金旺触动很大,他明白要指导农民种好庄稼,不光要活学活用,还要随时“充电”,否则还真干不好。

  为了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李金旺不再觉得下田观察苗情、查虫子、测产、登记数据等简单的工作枯燥了。每年4至9月期间,为了做好水稻病虫害发生预报,李金旺每天早上6时要到田里赶虫搞定点调查,这个时候田中禾苗里的卷叶虫还没藏起来,容易查找并驱赶,得出的数据更准确,李金旺总是提前赶到,一头扎进田地里。虽然早晨比较凉快,但露水大,禾苗密集,经常是赶虫工作结束了,他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看着一身湿水的李金旺,农民都说他太辛苦了,可他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更踏实。每次看到农民按他的预报进行喷药,都能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获得了粮食增产增收时,他认为所有的苦累都不值一提。

  对农村土地有感情,看着农民增收心里高兴

  农业部门是清水衙门,与李金旺一起参加工作的同学或同事有的转行或辞职下海了,李金旺拥有技术,要选择离开也不难,可他对农村土地产生了感情,认定农村就是他的根,离开了田地,他好比无根浮萍,心里空落落的不踏实。他喜欢转悠在田间地头,看出谁家庄稼有问题就主动提醒一声,看到大家都丰收了,他看着心里就高兴。风里来雨里去,长年工作在农村基层和农业生产第一线,虽说与衣着光鲜的同学形成了巨大反差,但他从不言后悔。“每当看到农民在我的技术指导下,种植良种,搞好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获得了增产大丰收,我心里十分满足,很有成就感。”这样的归属感,注定李金旺离不开农村。

  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后来的镇农技站站长、市农技站副站长,李金旺的工作现场就在农村,在农民的田间、地头、大棚里。曾有农民问他:“李副站长,你现在都调回城了,怎么还天天往乡下田地里跑呀,你图的是什么?”他当时就回答说:“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我干的就是往田地跑的活,图的就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多年来,为了将全市农业生产的底子搞清楚,他走遍了全市278个个行政村,逐渐成了农业生产现状的“活字典”。

  2014年开春,气温特别低,有的农民田地里的禾苗生长受到了影响,一名老农心急如焚找上门求助,李金旺赶到现场一看,田里的蓄水已泡过禾苗根部。李金旺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水遇低温天气会变得更冷,农田蓄水量过多,对正在寒风中挣扎生长的禾苗无疑是雪上加霜,他建议农民把田水排掉,提升泥土温暖。就这样,禾苗得救了,老民感恩戴德。而对李金旺而言,在开展农技推广服务过程中遇到多少这样的农民,又让多少禾苗起死回生,他数都数不过来。

  “他三两天就到这里看一次,我们碰到什么不懂的问题,一个电话过去,他也随叫随到。”塘岸镇凉亭村村民刘宗和对记者说道。

  从2001年起,李金旺连续17年带队下乡蹲点搞农业示范片,担任北流市农业局示范片下乡工作组组长,其中带队下乡北流市新圩镇示范片蹲点连续8年,大里镇示范片蹲点2年,民乐镇示范片蹲点2年,北流镇示范片蹲点1年,塘岸镇示范片蹲点4年。在观察苗情和病虫害的时候,粗糙的禾苗叶子在他的手上留下了一道道划痕。长时间的室外作业,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加上身着经常沾满泥巴的衣裤和鞋子,形容他像一个乞丐并不为过。对此,李金旺总是一笑而过。在他看来,要让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必须得下苦功夫。

  坚守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24年来硕果累累

  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李金旺的电话没停过,来电的农民都是咨询有关农田的管理技术或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李金旺不厌其烦,一遍遍耐心解答。在他看来,既然农民信任他,他就不能让他们失望。“只要李副站长来到田头,身旁总是围着一大群农民,他特别受农民欢迎。”当天中午在塘岸镇凉亭村,村主任温辉手指贴在村头的“田间管理紧急通知”告诉记者,自2014年起至现在,为了办好该村的1200亩高产示范片,李金旺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到试验田观察调查,或是深入田间地头或是到农民家中,通过科普推广和技术服务,让优良新品种结出累累硕果,让农民富起来。他所作的一切,农民都看在眼里,并打心眼里敬服他。

  有一年,因推广免耕抛秧示范片种植,涉及到一农户的利益,农户说什么都不同意置换到别处,村干部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仍无结果,最终由李金旺上门沟通。知道李金旺向来都为农民着想,该农户点头了。“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我们都服他。”农民刘金昭说,他家的两亩半农田,原来每亩产量在八九百斤左右,自从李金旺面对面为该村农户讲授品种特性和种植技术后,他按照李金旺传授的方法运用到农田里,每亩比原来增加了30%以上的产量,在他心里,李金旺就是再生父母。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三农”工作24年来,李金旺安心农业,坚守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不仅得到农民的信赖,还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多次肯定和表彰:省部级表彰4次;地市级表彰22次,县市级表彰9次。他的工作成果获省部级奖励5项,地市级奖励3项。在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权威刊物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论文25篇,同时主编著作一部《北流市耕地地力评价》。由于工作积极,任劳任怨,成绩优秀他于2010年被授予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省劳模)荣誉称号,同时获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技推广贡献奖; 2011年获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2012年被授予“广西十大农业技术推广标兵”称号,同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201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5年被玉林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玉林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北流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6年被授予玉林市、北流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由于李金旺同志特别优秀,2016年当选为中共北流市第十四届市委候补委员,是北流历史以来首位以普通党员身份当选市委候补委员……以农村为舞台,李金旺用实际行动积极发挥了先进农技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书写了一名优秀农技推广人员的辉煌篇章。基层农技人员在带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原来搞农技推广工作也是大有前途的,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纷纷向他取经学习,在服务“三农”的农技推广工作中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热情空前高涨,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服务搞创新争先进的高潮,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