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11:37:5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廖元江,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畜牧兽医站站长。1982年毕业于安康农校畜牧兽医专业(中专),1991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党政管理专业,大专学历,高级兽医师职称。1982年7月参加工作。曾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及多项省、市、县先进工作奖励。他35年如一日,脚踏实地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扎根基层,服务广大养殖户,任劳任怨地为养殖户送科技、解难题、由于他工作认真,敬业奉献,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赞誉和好评。
抓点示范强产业
2012年前,池河镇的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属空白领域,为攻克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课题,他指导池河镇明星村一家农户喂养了一头种公猪,这家农户距离他的工作单位有十多里路,当时正值寒冬腊月,他连续60多天起早贪黑,顶风冒雪,前往农户家调教种公猪。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终于训好那头种公猪,建立了池河镇第一个生猪人工授精站。
在池河镇碾盘村,一个距集镇有20多里山路的高山村,有一家农户饲养的两头母猪,每年家里的两个大学生就靠这两头母猪带来的效益维持学业,但是在2014年腊月二十八的寒冷夜晚,由于这两头母猪饲养时间过长,因缺钙导致两头母猪后脚瘫痪,农户非常着急,给他打电话求助,他没有多想,也顾不上家人的埋怨和寒冷的夜风,骑着摩托车赶到这户人家,通过诊断,为两头母猪进行了补钙输液,经过连续3天的治疗,母猪痊愈,当他要走的时候,这户人家非要叫他一起吃团年饭并要送给他一大块腊肉,他拒绝了,只对这户人家说了一句:“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热爱的事业,看到你们的问题解决了,比送给我什么都高兴,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们需要我,我随叫随到。”
2015年8月的一个大雨天,池河镇踊跃村有一头牛难产,他当时接到农户的电话时听出对方非常焦急,他二话不说骑着摩托车就往养殖户家赶,由于他心里着急,加上雨大路滑,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但他根本顾不上疼痛,赶到农户家时,看到犊牛一只脚在外面,另一只脚看不见,大牛卧地不起,情况十分危急,经过2个多小时的治疗和助产,终于帮助母牛成功产下体重40公斤的牛犊,确保了“母子平安”。这时他才发现因为摔跤,小腿被蹭掉了一大块皮,农户看了十分心疼和愧疚,他笑笑说:“没事,这点小伤和你的两头牛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他长期驻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广泛宣传畜牧养殖技术,免费为村民做家畜阉割、诊断、治病、人工授精等服务工作。全镇无论大大小小的养殖户,只要准备调猪选种,提前给他打招呼,他都会亲临指导,为养殖户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利润。
目前池河镇的良种普及率在95%以上。近几年,相继出现了彭仕麒、刘家满、高国洪等一批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养殖亮点和典范,截至目前已建成万头猪场5个,千头猪场28个,百头猪场458个,生猪饲养量达到13万头;组建规范了明星养猪合作社,培养了专业的经纪人,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同时帮助明星村相继建成了万吨有机肥厂、生猪屠宰厂,在田间地头布设了沼液管网,初步形成了“猪—沼—桑”产业的绿色循环。
立足本职促发展
2008年,主要从事生猪屠宰经营的刘家满手头积累了一些资金,在生猪屠宰加工的过程中想着要是自己养猪自己屠宰,走“产、供、销”一条龙,既解决购猪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收入。于是刘家满找到廖元江说了自己的想法。廖元江听后对此事特别重视,跑前跑后,出谋划策,及时和畜牧中心联系,最终建议先小规模,掌握好养殖技术后再进一步扩大规模。建猪场时,廖元江忙前忙后,现场指导,常常忘记吃饭和回家,别人看在眼里,敬佩在心里。猪场建成后,他耐心地给讲技术,讲方法,通销路。在他的帮助下,刘家满的猪养得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刘家满已经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养猪能手和养殖大户,他成立的康旺牧业有限公司年可获利100余万元。
廖元江一年四季和农民在一起。他整天走东家,串西家,下乡给广大农户宣传优惠政策,分析养殖前景,鼓励他们通过养殖致富。同时给养殖户因地制宜地设计圈舍,指导引种,科学饲养,疫病防控等,全心全意为养猪户搞好养殖服务,远近的养殖户对他是倍加信任。
强化防疫保安全
2007年6月,一场全民动员的防控猪蓝耳病阻击战打响了,尽管当地疫情为零,但当时周边市、县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按照上级安排部署要采取果断有效的防控措施,立即展开紧急防疫,防疫密度必须达到100%。此项工作开展后,他意识到工作很重要、很紧迫。于是迅速组织带领防疫队伍不分白天黑夜,逐村逐户开展防疫,一干就是40天。这40天里,他没有很好地休息过一天,始终与全体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一起坚守在第一线,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的原则开展防疫工作,晚上组织农户开会讲防疫的重要性,提高大家重视防疫的意识,白天在养殖户开展防疫技术指导。在周边地区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严峻形势下,由于做到了以防为主的防控措施,廖元江他们管辖的片区达到了清净无疫,为防控猪蓝耳病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他,就是这样一位工作认真、吃苦耐劳,对农民饱含深情的技术干部。他一直坚守一线,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有始有终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当地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如今,廖元江依然坚持在发展产业助推脱贫的路上。这条路,他将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