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春节,薛拓几乎成了家族里的“新闻人物”。因为多年种粮种出了名堂,两个月前,这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办中丰店村的“种粮大户”风风火火上京,获得了由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十佳农民”证书。
在村里,薛拓被乡党们称为“种粮管家”,这也是他出名的“秘诀”所在。2008年,薛拓在长安区发展起数千亩良种繁育基地,周边村民看着新鲜,就问他能不能帮着种地。就这样,当年秋天他就在长安区4个乡镇16个村托管了1.61万亩耕地,给土地当起了“管家”。
统一耕地、用种、施肥、收割;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名专家组成顾问组,指导60多名托管员管理土地;建起农机、农技、植保、水电4个服务队提供全程服务……薛拓探索出的这套“托管经”,很快就见了成效。
比起一家一户的耕种,由于有规模效应,每亩耕地的投入成本下降10%,平均产量却提高了20%。有别于土地流转后收益被大户拿走,“托管”后产出的粮食仍归农民个人所有,薛拓的公司则通过销售农资和赚取农机服务费盈利。增产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放心地把耕地交给薛拓,自己悠闲地当起“甩手掌柜”。受到鼓舞,薛拓干脆甩开膀子扩大规模,如今,他的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有限公司托管的土地已超过3万亩。
“三亩五亩不挣钱,交给能人来种田。我去打工你务农,你来经营我分红。如今土地定三权,增产增收笑开眼。”乡亲们编出的顺口溜,生动地描述出土地托管带给他们的变化。如今,土地托管模式在陕西省内得到推广,托管总面积已突破8万亩,1.7万户农民从中受益。
2016年底的获奖经历,让薛拓更有干劲了。说起上京领奖时的情形,这位身材魁梧的西北汉子不禁憨笑起来。
“出发前几天我一直在想,能带去个什么东西展示咱种粮人的风采?干脆,就让大家尝尝咱种的小麦蒸出的馍馍!”薛拓一拍大腿,自己设计了大花馍的模样,让村里的能人拿大蒸笼用自家的小麦面蒸了两个大花馍。颁奖晚会当天,他自驾车运到现场的两个三十斤重的大花馍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还在年里,“老把式”薛拓已经开始盘算着开春后的打算。去年冬天他花费180余万元购置了两台进口拖拉机,准备大干一场。“深耕作业,一次过去3米宽,2分钟犁完一亩地。”薛拓比划起手势,语气中充满自豪。“新的一年,我就希望种粮的效益能再高一点,咱农民的腰包能再鼓一些。啥时候农民能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嘿!那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