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农村 << 中国农村网
重庆城口兴田村:大山里“森林人家”发“生态财”
  

  六月的乡野,山色青翠。驱车行驶在大巴山腹地的重庆城口县境内,满目崇山峻岭、高峡深谷。“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这里真实的写照。

  清晨,距离县城70公里的东安镇兴田村,被团团云雾笼罩着。潺潺流水旁,一幢幢别致的“小洋楼”掩映在山间。每到盛夏,大批外地游客就会沿着峡谷间一条蜿蜒的公路往返于此地。

  

  大巴山深处的兴田村,公路两旁坐落着幢幢“小洋楼”。黄祖满 摄

  很难想象,数年前,兴田村还是个无人问津的偏远村落。别说外人前来,就连本地人都不愿留下。“当时村里只剩下200来人,而且几乎全是‘老弱病残幼’,守着破烂的土屋种土豆、玉米,吃了上顿没下顿。”曾经也长期在外务工的现任兴田村党支部书记龙明安深有感触地介绍。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又有好山又有好水,就靠这山水发财了!” 东安镇党委书记李章平介绍,改变从5年前开始,兴田村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气候条件和生态美食,启动了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打造“大巴山森林人家”特色品牌。短短几年,这就成为农户致富好手段,2016年底,兴田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前的1980元增长到1.7万元,一举从最贫穷落后的“硬骨头”蜕变成乡村旅游脱贫的示范点。

  大山深处聚人气 好山好水引客来

  “啥,山水还能卖钱?”常年居住在此,村民已经“审美疲劳”,因此发展“大巴山森林人家”的思路一经提出,村民的议论就炸开了锅。

  “虽说我们这里风景好,但万一没人来呢,搞农家乐给谁住?”李章平回忆称,当时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怕投入、怕风险。为此,镇、村组织召开了数次动员会,对补助标准、扶持举措和发展前景进行讲解,以消除他们的顾虑。

  时年24岁的唐任平成了首批6个“吃螃蟹”的人之一。村里开动员会时,他正在攀枝花打工。为结婚刚刚筹钱在老家修了新房的他,成为村里重点动员对象。在与留守在村里的父母多次沟通后,他毅然辞工回家。

  “我们这儿到处都是森林,门前的亢河清澈漂亮,呼吸的空气都是甜的。夏天最热的时候,也不过20来度,在这里搞旅游,一定会赚钱的。”常年在外打工长了见识,唐任平颇有几分经营头脑。仅一个月,他用自家房屋改建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就开业了。当年的4个月里,他的4间客房8个床位收入了8000多元。尝到甜头的他,次年一开春便把住房扩建了一层,床位也增至20个。从2013年起,“大巴山森林人家”每年给他带来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并逐年递增。“在外打工日晒雨淋,现在靠风景就赚钱了。去年我把以前的住房卖了,在旁边新修了个更大的,今年的收入至少在15万以上。”站在新房前的唐任平笑容灿烂。

  

  住进新房并在家当上“老板”后,赵永兰一家总是笑容满面。刘政宁 摄

  如果说唐任平是靠好山好水实现了从“打工仔”到“老板”的跳跃,那赵永兰就完全是靠好风光将一家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2013年,赵永兰因车祸左脚粉碎性骨折,长期在外务工的丈夫也因此放弃工作回家照顾她。治病加上没有固定收入,家里入不敷出。

  2014年,兴田村的乡村旅游逐渐有了名气,赵永兰也萌生了搞旅游的想法。在政府扶持下,她贷款建了“大巴山森林人家”。“一开业就完全不愁客源,去年暑假40余天,我家8个房间就有4万多元的纯收入,今年扩大了规模,保守估计能翻番。”赵永兰表示,虽然现在身上还背了不少贷款,但日子过得比以前有劲多了。

  看到在家的村民纷纷发起了“生态财”,那些离家在外务工的老乡陆续回来了,“大巴山森林人家”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置身兴田村,可以看到当地人曾经世代居住的土屋,都变成了崭新的“洋房”。“现在,村里的人气明显旺了起来,目前常住的村民已达到700多人。而全村没有一个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才是我们最大的骄傲。”龙明安的话语铿锵有力。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土疙瘩”变“香饽饽”

  户带村,村带村。兴田村的成功,引发了周边黄金、鲜花等村的纷纷效仿。李章平透露,截至目前,兴田村已建成“大巴山森林人家”100余户,乡村旅游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农户增收,增收覆盖率达90%以上。但由于是村民自主经营,档次偏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挖掘兴田村生态旅游资源,将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让老百姓日子更上一层楼,是兴田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杨世元一家此前居住的土房和现今的“巴渝民宿”对比。刘政宁 摄

  由于之前常年闭塞,大巴山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在兴田村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达91.8%,田园、民居等景观丰富,物产富饶,古村遗落恍若隔世。2016年,重庆启动“巴渝民宿”项目,选择大山深处的独特生态资源进行打造,将其转变为经济优势,助农民脱贫致富。兴田村的条件,与之高度契合。于是这里成为全市首个“巴渝民宿”项目点。此时,建卡贫困户杨世元一家3口因原住的土房墙体破裂无法居住,正蜗居在山上的一间狭小的垛木房里。由于腿部残疾不能干重活,他只能靠养羊、种玉米勉强度日,却不知道命运即将发生翻天覆地改变。

  10月,杨世元接到村里的通知,获知自己有了建新房、住新家,甚至还可脱贫致富的机会。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他领着母亲一同参观了还在装修的“巴渝民宿”。有厨房、有卧室、有火坑、有客房,门前还有几块小小的田地,母亲当时就乐了,连连点头说:“要得,要得!”

  要住新房,钱从哪来?根据相关政策,杨世元将自己原有的宅基地复垦,房屋的修建、装修、配套设施资金,由宅基地复垦后多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参加地票交易所获得的地票收入、农户享有的各类扶贫资金和银行贷款等组成。12月,杨世元与母亲从山上搬进了这栋建筑面积约270平方米的三层特色民宿。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巴渝民宿”不仅满足日常居住,更可用于经营。巴渝民宿公司不仅免费给农户培训,还协助他们进行客房营销和管理,收入采取二八比例分成,农户得大头。“旅游旺季要来了,光是上周我的客房收入就有4000多元,每次收到汇款信息我都要看半天,像做梦一样。”杨世元向记者展示着收款短信,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客流高峰来临,唐太友夫妇每天都要在厨房忙活半天。刘政宁 摄

  在兴田村的“巴渝民宿”院落中,杨世元还有3户邻居,分别是刘启双、严永付和唐太友,他们均是建卡贫困户。与杨世元不同的是,唐太友夫妻俩除了提供住宿,还在闲时养蜂、喂鸡、采野菜、挖药材,“这些东西游客们都喜欢得不得了,没想到以前我们都看不上眼的‘土疙瘩’,现在全部都能卖钱。”唐太友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以来,他的收入已有4万多元,“马上旅游旺季来了,收入会更多!”

  大巴山深处,农户脸上洋溢的笑容,是他们对当下生活满意的真实写照。兴田村的幸福嬗变,只是重庆深化改革、精准扶贫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因地制宜谋发展,让百姓走上一条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的致富之路,正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