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公布2020年259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我省晋江市东石镇、宁化县城郊镇等10个镇(乡)入选。
自2018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省共有3批次27个镇(乡)开展示范建设工作。它们聚焦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创新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成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点。
突出特色 集聚发展
7月中旬,福安葡萄迎来上市期。在福安市赛岐镇源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内,新农人们正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观察葡萄生长情况。
“依托前沿栽培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模式,我们的葡萄亩产近1000公斤,单串结果35粒至45粒,单粒葡萄重量11克至13克,糖度控制在17%至20%。”合作社负责人许光华说,赛岐镇的葡萄产业正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
赛岐镇是福安葡萄产业的发源地。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拓荒者”从省农科院引回葡萄苗,在6亩盐碱地里试种。如今,福安全市近12万人从事与葡萄相关产业,“福安巨峰葡萄”品牌价值超过70亿元。
2019年,赛岐镇启动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当地提出了“打造南方规模最大、标准化生产水平最高的设施葡萄集中区”的“小目标”。一年多来,赛岐镇新发展和改造普通设施葡萄大棚560亩,发展120亩高标准化设施大棚。得益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设施等措施的应用,葡萄品质明显提高,每亩增收3000多元,每亩总产值达1.5万元,全镇葡萄产业增收达1200万元以上。规划建设中的万亩设施葡萄产业园,则将成为赛岐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
乡镇上连县、下带村,产业空间适宜、资源要素丰富、主体类型多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建设农业产业强镇,要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集中有效资源,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最大限度体现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效应。
放眼八闽乡村,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
罗源县起步镇汇聚金融机构、能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力,破除食用菌产业在融资、技改、人才等方面的瓶颈。其中,通过“整镇授信”模式,为全镇预授信2.7亿元;成功对接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引进食用菌专家30人。
作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建宁县溪口镇主攻杂交水稻制种,建立杂交水稻制种标准化基地12000亩,开展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面积8.2万亩次,92%杂交水稻种子受权使用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建宁水稻种子”,“北张掖、南建宁”品牌影响力深入人心。
链条延伸 融合发展
在建宁县溪口镇,农业与旅游、体育等业态,正上演跨界联姻。
“我们引种草莓、葡萄、黄桃、沃柑等10多种特色水果,一年四季皆可采摘,全年旅游不断档。”托斯卡纳庄园园主赖海涛说,自2015年投建以来,庄园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合作,在传统桃梨种植基础上,引进多元品种,并实践果树认养模式,推动种植业与餐饮接待、观光自驾游、自助采摘等休闲旅游业态深度融合。
在农旅结合基础上,托斯卡纳庄园还试水“农业+体育”,规划建设自行车赛道、越野赛道、绿道步道以及网球场等运动场地。近年来,庄园承办“花海跑”、“采摘季”、五人足球赛等各类体育活动,每年吸引福州、厦门等地游客16万人次以上,并转化为强大农特产品带货能力。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如何在镇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促进产业上下游配套、各环节协调?专家指出,一产方面,要重点引进优良品种和适宜加工的专用品种,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优质化的绿色生产基地。二产、三产方面,要重在补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业短板,提升价值链;补齐储藏、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等短板,打通供应链。同时,要因地制宜拓展农业休闲功能,挖掘“农业+”的潜能。
为加快食用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罗源县起步镇持续推进食用菌种植核心区和食用菌产业园三产融合示范区“两区块”工程建设。其中,食用菌产业园三产融合示范区计划分为种植加工和文旅两个部分,分别引进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成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精深加工、线上线下展示交易平台、食用菌文旅体验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项目。
联农带农 协同发展
助农增收,是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最终指向。
“仅有100多户500多人的临水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仙游县钟山镇临水村党支部书记郑青青说,2016年,临水村启动整村搬迁工程,投资5000万元,在12公里外选址建设临鸣新村。
当地充分发挥现代农企联农带农作用,引进福建省金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流转临水村200亩耕地,种植水稻、蔬菜、食用菌等,聘用本村贫困户管理。同时,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里先后投资191万元入股镇、县、市级乡村振兴项目,每年固定分红20多万元。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
钟山镇探索“村集体+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帮助贫困户稳定增加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在利农、超大、摩天岭、兴泰果园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全镇9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2360户农户积极投身蔬菜和水果产业。截至目前,各企业、合作社共为全镇贫困户解决30个扶贫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118户。
“要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联农带农,各地创新不断。
福安市社口镇引导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镇区集中,构建农民创业孵化区,并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小农户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财政奖补资金折股量化等合作方式,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镇已培育出同泰春茶业、林芝茶业、茗科生态农业等一批集茶叶种植基地、茶叶精深加工、茶叶销售、休闲养生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新型茶业主体。
建宁县溪口镇,则实施制种业整村推进。“由村集体出面与种业公司签约,帮助企业建立稳定制种基地,种业公司负责在基地统一安排品种,对制种户实行订单生产、保底价收购、技术服务。” 镇党委书记姜炜根说,镇里还构建杂交水稻种子收购加工服务区、种子区域服务站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民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