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强镇 || 南京市竹镇:产业融合让传统乡镇“绿色崛起”
  

  

  阳春三月,位于江苏省六合区竹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生机盎然。三五成群的工人们或忙着植树造林,或修建水渠设施;南来北往的游客或驻足赏景拍照,或走进农家林园内购物采摘;数万亩平坦连片的苏南大地上铺满绿色,恍惚间让人顿生非在江南,倒像是走在漠北草原上的错觉。

  竹镇,位于苏皖边界的这个农业主导型乡镇,近年来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先导、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乡村振兴实施为机遇,创出了一条在现代生态农业主导下、三次产业融合突破的“绿色崛起”之路,发展势头可谓风头正劲。在全国重点镇、国家生态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四块“国字头”牌子基础上,2018年再添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招牌。

  “我们竹镇山水生态禀赋优越,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当下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的农业产业强镇。”竹镇副镇长张有恒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需要有产业作桥梁。多年来,竹镇在产业融合助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取得诸多突破。

  “2013年,我包了100亩地种桃树,因为效益还不错,后来陆续扩大种植规模。到现在,除了300亩桃树外,还种了100亩的草莓。”说起自己的创业项目,果子王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叶国强很是看好,“每年的5月底到11月摘桃子,11月后到来年的5月摘草莓,一年四季不会闲着。”

  据介绍,44岁的叶国强是烟墩村村民,之前在南京桃花岛打工,在种植和销售方面有一定经验。后来因为竹镇的生态旅游发展快速,当地政府政策上有很多支持,于是就动了返乡创业的心思。如今,叶国强的果子王生态农业园,每到节假日都会迎来大批南京及周边城市的游客休闲度假,桃子年产量达50万斤,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万元,2018年被认定为南京市示范家庭农场。

  品牌农业建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竹镇生产的农产品品种繁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地的示范园区注册了“多彩竹镇”集体商标。果子王鲜桃成为首批获得“多彩竹镇”区域公用品牌的八家使用单位之一,并与苏宁易购、云厨1站、良心农夫、碧桂园社区门店等渠道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在巴布洛农展馆的一楼购物区内,琳琅满目的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包装盒上不仅有自己的品牌,而且使用了“多彩竹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前都是靠亲朋好友的推荐,现在使用了公用品牌以后,有政府帮忙宣传,知名度不但提高了,销售额也增加了不少。”售货员告诉记者,两种品牌都可以使用,政府不会限制只使用公用品牌。

  打造“多彩竹镇”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挖掘乡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是六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探索多业态复合发展模式,构建农村产业融合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竹镇距离六合城区30多公里,是南京长江以北唯一的建制镇。曾因偏远闭塞,6万多人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老少边穷”的苦日子。到2009年,竹镇人均年收入还不足7000元,青壮劳动力长期在外打工,很多村成了“空心村”。从2009年起,六合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竹镇是南京第一个试点镇。

  通过“拆迁流转”,竹镇将辖区内村庄、窑矿等进行土地集中整顿合并,流转土地6万多亩,目前每年仍有1万亩土地在进行深度整治。集中整合连片土地资源后,竹镇引进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用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进而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竹镇致力于三产大融合的农业产业强镇之路,释放出了强劲的“生态+”叠加效应。

  

  花海、亲子游、动物喂养、森林探险、漂移卡丁车、真人CS……作为竹镇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巴布洛拥有各类游乐体验项目60余个,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很难想象,刚建设时巴布洛只是作为养牛羊的牧场,如今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在竹镇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巴布洛是一个探路者。

  江苏永鸿巴布洛生态农业公司最早是一家食品企业,2012年到竹镇拿地,初衷是建牧场养牛养羊。建设过程中发现,单纯农业后劲不足,光搞休闲游又遇到“潮汐瓶颈”,怎么办?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巴布洛开始转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围绕“好看、好玩、好吃、好住、好购”,精心打造现代旅游观光葡萄产业园、现代都市牧场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文化体验产业园、房车营地等农旅融合园区项目。现在已发展成为占地1.5万亩、集游购娱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性主题园区。以农旅融合为基,巴布洛又扩展深加工,建设6座“中央厨房”,打造南京人的新“菜篮子”。目前,“中央厨房”标准化系列产品通过遍布全市的240多家“云厨1站”,直达南京市民餐桌。

  产业融合,关键在带动“小农”。

  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就要创新利益联结模式,示范带动小农户发展并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步分享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果,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金磁村“蝶变”是竹镇变迁的一处“缩影”。

  

  金磁社区过去人称“南京的西伯利亚”,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贫困户多。近年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居住农户1071户。土地整治面积达19100亩,净增耕地2700多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近2000亩。修剪果树、生态园设施建设……仅一个巴布洛生态谷项目就“造”出700多个岗位,如今,金磁村几乎所有村民都集中住上了楼房,拿到租金工资,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在金磁,不少本地大学生跳出“农门”,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农门”。90后小伙岑超从扬州大学草业专业毕业后,曾在一家从事草坪养护产品的公司工作。2016年,岑超回乡创业,承包了20亩土地,做起了多肉种植生意,2017年线上线下利润达到10万元。

  在竹镇,当地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产业振兴的“面孔”也越来越年轻,已俨然呈现出一幅现代田园乡村的美丽画卷。

  面朝大泉湖,烟波浩渺,湖水澄碧;远眺止马岭,绵延不绝,层林尽染,这里是“大泉人家”农家乐所在地。日前,一则名为“止马岭——许你一片层林尽染、秋水天长”的消息曾刷爆朋友圈。初冬时节,水杉渐红,色彩斑斓的止马岭已成南京“网红打卡地”。以止马岭、桃花岛、巴布洛、“大泉人家”茉莉花园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点蓬勃发展,竹镇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

  “现在政府办事效率高,政策又好,对我们办民宿给予很大的支持,这让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48岁的农家乐老板仇家玉告诉记者。之前在饭店打工,学了杀鱼做菜的手艺,仇家玉回村里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每年的三月份开始忙,一直到十月国庆后。每逢周末节假日客流量最多,游客多是一家几口或者亲朋好友组团来的,就是为了体验田野山村的清新气息。”

  从竹镇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通过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和水平,实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不但可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尽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且为当今农业农村发展培育新动能,带动乡村经济繁荣。

  如今的竹镇,农村变美了,农民变富了。有人说,“在竹镇,有个奇特现象,很多企业你说不出是几产,就是能创造好的综合效益,发挥出较强地产业协同效应”。据相关数据显示,竹镇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11:51,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这对于一个传统农业镇来说,几乎是个奇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中国农村杂志社| 联系方式| 欢迎投稿|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