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人物典型 << 中国农村网
乳香飘落出英才——记哈达图牧场改革初期场长梁友
  

  祖国东北边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北部,有个水草丰美、川野多姿的地方。这里,每到盛夏,草原上鲜花盛开,碧绿的牧草在轻风中摇曳,蓝天白云下,弯弯的河水在草原上流淌,牛羊成群,骏马奔驰,百里原野飘麦香,这就是富饶美丽的哈达图农牧场。每当看到这些景色,人们都盛赞改革初期的梁友场长。

  “铁牛”变成滚滚财源“铁流”

  哈达图农牧场草原辽阔,建场初就确定为“牧场”,主营畜牧业生产。建场初,从科尔沁草原调来一批蒙古族青壮年汉子,从事畜牧业生产。这些养牛专业人员,在家乡养牛都是“把式”,但在寒冷的条件下,就掌握不了牲畜的饲养规律了。天气太冷了,不是大雪封山,拉运不进饲草,要不就是老天不下雨,打不足饲草,饿死牲畜。白灾、黑灾常常降临草原,形成了年年抗灾,小灾死亡牲畜少,大灾牲畜死亡多,无灾也死牲畜。1978~1979年的两次白灾,使全场畜牧业生产似乎垮了。1980年,场里来了一名畜牧大专毕业的场长,按照中央的改革方针,首先对畜牧业进行了改革,把老弱病残的牲畜卖给职工饲养,很多人家都养起了牲畜,机关的科长们,也每人买回一头淘汰母牛饲养,节假日业余时间上山放牛,收入也增加了。当时的场党委书记是位老八路干部,看不下去了,认为这是股歪风,要杀一杀。担任副场长的梁友,却认为这是件好事,应该给予支持:党中央叫一部分先富起来,咱现在这种做法,既保证了畜牧业生产的顺利发展,又能使部分人富起来。

  1985年,梁友担任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任场长。凭着决策者的胆略,场部把过去集中饲养的奶牛承包给个人,实行了“母畜作价、保本保值、仔畜分成”的职工家庭牧场生产责任制。他们把所有权归场、管理使用权归职工的作价保本的母牛称为“铁牛”。

  “铁牛”交给了职工个人,连续3年不收取任何利润,还允许职工大力发展自己的奶牛业。而职工也确确实实尝到甜头。那时,无论你走到哪里,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牛舍、牛群、收奶车,就连人们的话题也围绕着“牛”。

  人们靠养牛发财了,职工王吉恕家有两个待业青年,1988年办起了养牛场,5年里共出售商品奶51400公斤,年收入达到7500元,平均每个劳力收入3750元,加上农业收入,全家5口人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生活水平在全场都是数一数二的。

  民以食为天,畜以草为本。哈达图的职工家庭牧场注重购买牧业生产机械,现在,1000个小牧场已有拖拉机650台,打草机600台,搂草机430台,汽车15辆,牧业机械化程度已达到98%。过去打畜草从7月份开始到11月份才能结束,加上运草需要5个月的时间,眼下连打带拉两个月就完活了。职工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搞棚圈和挖井等牧业基本建设。统计数表明,全场搭盖棚舍8600平方米,打井600多眼,走上了建设养畜的道路。

  经过8年的努力,全场1700多名编余职工饲养三河牛13000多头,比1985年增长6500头,年劳均收入达到4000元,终于建成了自治区第一个万头三河牛场,实现了农垦人30年的宏愿。

  牛,以“铁牛”为源泉汇成牛的群体,像一支铁流在哈达图牧场奔流着。

  “鲜奶”变成乳业使不完的“源泉”

  “万头牛场”实现了,随着科学化的饲养,奶产量逐步上升,好几家乳品企业到这里收购牛奶,收也收不完,还多出来不少,百姓对乳品企业挑三拣四的收奶做法十分气愤。梁友场长决定建乳品厂,把充足的奶源加工成精品,增加职工的收入。1986年牧场新建了一个小型乳品厂,奶牛的增长,源源流不断的乳白色奶汁流进了哈达图乳品厂。这座日处理10吨鲜奶的小厂完全处于饱和。场领导当机立断再建一座乳品厂,日加工20吨鲜奶。

  建乳品厂谈何容易?共需500万元资金,哪里去找?职工个人在银行存款不是有400万元吗?场长梁友通过职代会讨论决定:凡是为乳品厂借支的职工,场将付给高于银行的利息。于是他自己带头拿出银行个人储蓄5000元,老伴、孩子们也效仿,全家共拿出8400元。职工们心明眼亮了,纷纷慷慨解囊帮助企业渡难关,保证扩建工程顺利进行。新建后的乳品厂日处理鲜奶20吨,年加工鲜奶能力达8000吨,年利润高达150万元。

  经过3年的艰苦创业,一座占地569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293.45平方米的现代化乳品厂在巴尔虎草原上拔地而起。100多名待业青年穿上了洁白的工装忙碌在各个车间。这些小青年热爱自己的岗位,有一次,快要下班时,工厂机器出现了故障,车间主任一声令下,小青年们毫无怨言,争分夺秒地干起来,当下一班职工上班时,机器又平稳地转动起来了。

  别小看这座草原上的工厂,在实践中发现,这家工厂生产的商品质量上乘,“哈达”牌干酪素为精一级品,色泽均匀,胶着力强,楷光性能好。“哈达”牌奶油以新鲜牛乳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色泽好,酸度低,营养丰富,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四川、山东、辽宁、西藏等省、市、自治区。以后又开始生产婴幼儿奶粉、全脂淡奶粉。哈达图乳品厂成为农牧场的支柱产业。

  “农业”成为农牧场经济“支柱”

  当初,哈达图牧场只有10多万亩土地,在三产业中,能处于半壁江山的地位。1985年,按照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的改革方案,牧场将原来的大机耕群和大片土地分散到户,有技术会管理的种地,没技术不会管理的也种地,想种地的苦于人多粥少,不想种地的苦于农业牵着鼻子走。大机械化作业群发挥不了最佳效益,大片大片的耕地产量低得让人可怜。

  有这样一个生产队,以队为单位,建立了一个职工家庭农场。1985~1987年3年粮食单产平均不足100公斤,亏损总额26万元。再看全场情况呢,收入最高的农业职工辛辛苦苦干一年,也只能挣到150张“大白边”。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1988年场里决定取消家庭农场,农业职工定编,优化组合减下来的从事牧业和其它产业。生产(连)队由(连)队长一人承包,内部实行计件工资和利后再分配。从事农业的职工,由原来的2700人减少到1000人,每人承包土地1000亩。

  人员减少了,力量加强了,农业工人的收入也提高了,这一年粮食总产2500万公斤,单产和总产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我们再回到那个生产(连)队,这一年粮食单产214公斤,职工平均收入4000多元,23户人家34%是超万元户。

  哈达图农牧场的农业改革成功后,接着又大面积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采用3911农药拌种,防治小麦“丛矮病”,增施卫福、丰产素等微肥,从而使农业生产年上一个新台阶。小麦亩产由过去的200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科技兴农给农垦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连续5年获得大丰收,年平均生产粮食2700万公斤,年纯盈利300多万元,成了农、牧、工三业中效益最好的行业。从1985~2000年的15年时间里,土地增长了20万亩,粮油总产逐年攀升,年产粮油达到4000万公斤,累计盈利5462万元,给发展其它各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经济发展了,场每年都拿出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场长说得好,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就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1990年一座建筑面积2626平方米的五层农牧科技推广中心大楼建成,内设农业推广和绵羊改良中心,这里的科技人员们发挥着聪明才智,每年培训农牧职工1000多人次。

  1991年8月18日,场自办国电成功,场和职工个人集资300万元,拉通35KV输变电线路38.586公里,100KV输变电线路28.6公里,哈达图从而结束了30年没有电的历史。如今哈达图百里草原一片辉煌。一点点片片灯光,好像繁星闪烁,镶嵌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

  这一年,又投资140万元建起了3484余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给集中办学创造了条件。全场16座中小学校全部砖瓦房屋,大多数学校有了砖石结构的围墙,院内植上了树木,种了花草,环境优美,办学条件越来越好,职工收入也随着牧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到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人均占有住房面积27.5平方米,家家户户都盖起了砖瓦结构的新房,全场广大职工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

  哈达图牧场山美、水美、人更美,人们都称赞它是乳香飘落的地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