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农场搞起了这个认养农业,我们老百姓可算得到大实惠了,把土地包给认养公司,自己又在这里打工干活,老伴在家侍弄菜园子,这比往年多挣了三四万元呢。”辽宁盘锦市大洼区新立农场职工万国才高兴地说。
作为农垦改革的先行者,新立农场率先探索发展了认养农业,推出大米“私人订制”,打响了“认养小二”稻米品牌,在水稻传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走个性化、高端化路线,既实现了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和农产品提质,又带动了农村环境改善、二三产业发展,新立农场的转型发展是此次辽宁农垦改革的一个缩影。
从制定改革方案到组建农垦集团,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到组建起18个集团下属企业,从派入55名优秀干部骨干到完成清产核资,从盘活国有资产到成功实现资本运作……大洼区仅用短短一年多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理顺土地关系
化零为整进行规模化经营
盛夏时节的辽宁盘锦大洼垦区王家农场,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职工邵立宾正在喂食稻田里的小河蟹。“以前我自家种了7.46亩土地,现在把这7亩多地流转出去了,又在农场承包了200亩土地,除了每年享受流转金7460元,承包200亩土地收益大概在40000元左右,每年增加收益39000元。”
邵立宾是此次农垦改革的受益者之一,负责农场200亩地田间管理,不仅增加了收入,如今按照“八统一”的模式进行管理,即统一组织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种植规程、统一安排种植品种、统一配置生产资料、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用水、统一核定产量和劳务费定额,亩产增加近300斤。
“只有改革,才能拔除‘穷根’。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土地关系,把土地化零为整,进行规模化经营。”大洼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邵基斌说,通过土地清查、确权,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直接带动农业产业链条的形成,为下一步集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将分散的、承租给职工的土地回收集中,大洼垦区对承包租赁田、经济田、“黑”地进行摸底和实地测量,着手回收合同到期的承包租赁土地、退休职工经济田和“黑”地。对于承包租赁期内经济田,根据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需要,采用合理补偿、增加租金等方式分步、有序回收,打破了30多年来土地分散经营的局面,土地管理和集中难题得到破解。
“去年12月25号开始我们对大洼全域内土地重新丈量,这件事难度虽大但意义重大,丈量期间也有老百姓不理解,上访量突增,我们拿着国家的政策文件耐心和老百姓讲道理,一户一户丈量,稳步推进。” 生产经营部负责人李庆科说。
目前,核实国有农用土地测量完成,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保护农场国有土地不受侵占,关键的还是靠依法登记。当前首要任务是要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发证,如果连权属都没有确定,保护和利用就无从谈起。”大洼区在2017年6月初启动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全区14家农(苇)场和三角洲农业开发区的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部完成。
清查土地,进行确权这只是农垦改革的第一步;同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水利、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规模化经营铺平了道路。
盘活农垦资源
全省首例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成功
如何盘活垦区土地资源,变资源为资本,带动垦区快速发展,是大洼农垦集团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虽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有序开展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试点,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想在辽宁四大国有银行进行农用地抵押贷款难度很大,四大国有银行受政策限制,不能用土地使用权质押贷款。
能不能通过入股银行,破解这一问题?大洼农垦集团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新的路径。
2017年,大洼农垦集团结合“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试点工作(国家、省级),入股恒丰村镇银行9.49%,并与其达成了授信2亿元的协议,解决了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融资难问题,推进了集团公司投融资便利化。
目前,新兴农场有限公司通过规模化经营土地抵押,已成功贷款500万元,成为全省首例。此次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成功案例,为大洼农垦改革增添了重要一笔,也标志着大洼农垦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盘活农垦资源,增强农用土地资源效能和融资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8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农垦集团的安排部署,我场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流转土地2000亩作为土地规模经营示范区,分别坐落在坨子里分场和躺岗子分场。其中,坨子里分公司500亩,躺岗子分公司1500亩。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对土地、劳动力的整合,形成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在生产模式上,示范区打破单一的传统种植模式,以技术创新、示范辐射和推广为重点,以实现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采取互利共生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集稻蟹生态种养、稻田泥鳅鱼养殖为一体,让流转的土地职工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实现双层收入。”新兴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祥玉说。
玩转认养农业
让老百姓共享土地创造出来的价值
“如何抓住改革机遇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将农场改造成真正的公司,通过体制创新激活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至关重要。”集团领导班子介绍,大洼农垦集团重点抓专业化公司建设、品牌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农民做不了的事”。目前垦区集团总资产51.5亿元,注册资本金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粮食、林苇、畜牧、渔业生产,贸易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投资及地产开发,加工制造等。
“虽然人在北京,但时时能感受到在东北有一亩稻田。通过手机客户端,足不出户就能随时观看认养稻米生长情况,全家人伴着种植作物成长,既放心,又体验到了田园乐趣。”让北京市民邓宝珠赞不绝口的认养稻米,正是近年来新立农场创新理念、发展认养农业的重要探索。
会呼吸的米仓民宿、稻田慢行系统、认养小二,在盘锦新立农场有限公司,这些特色网红景点,让人耳目一新。
“认养一亩地,稻米送到家”,作为我国认养农业的发起人,新立农场党委书记李广军说,“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水涨船高。瞄准这一市场,我们推出了认养农业项目,改变传统种植、营销模式,大胆创新,以吸引外地居民认养土地替代农民自种、自销方式,开创‘互联网+认养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客户放心,农户增收,农业创效,一举三得。”
认养农业要“玩”共享经济,需要企业化、团队化的运营,整合分享资源,并让共享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为了确保农户和认养人的利益,大洼成立了盘锦认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在乡镇下设分公司,负责区域推广和组织农户生产。农户自愿参与,认养客户与总公司签订认养合同,水田以亩为单位进行认养,庭院菜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认养,果树按株认养,水产按水面面积认养,牲畜按头(只)认养。
从最初的700亩实验稻田到今年的1.5万亩认养稻田,“认养小二”项目的推出,不仅盘活了农业产业而且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种农田”变成“卖风光”。
不仅如此,广大农户也成为受益者。“流转土地有租金,农忙时到托管土地打工,一亩地等于有两次收入,多赚了千八百元。”大洼区王家镇罗家村村民郭利说。
认养农业不仅是农业,把认养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垦区品牌溢价,延长产业链,“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
大洼农垦集团下属子公司盘锦中尧农垦集团,在此次改革中尝到甜头,曾苦于无法做大的米业分公司因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发展迅猛,如今集团公司按照企业的发展需要下设了盘锦中尧米业有限公司、盘锦中尧旅游有限公司等8大公司,覆盖了农场整个农业的生产、收储、加工、销售、配送、观光旅游产业链条,各下设公司对集团公司负责,在集团公司领导下开展工作,有效推进了集团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
盘锦中尧东润米业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这家米业加工企业投资近1亿元,占地6万多平方米,设备都是新上马的全自动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200吨稻米。仅一年多时间,这家由大洼农垦王家农场与民营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就一举破解了因农场资金少而不能扩大稻米仓储、加工的难题,生产能力提高了几倍。
通过探索农垦政企分开、组建区域性农垦集团,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农垦资源。如今,不少社会资本前来洽谈投资入股,更有央企要与其合资大面积种植水稻。
大洼农垦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大洼农垦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下一步,大洼农垦集团将不负众望继续秉承着‘土地创造价值,价值反哺土地’这一企业使命,以土地价值最大化为指引,以产融结合、产产结合为手段,逐步实现土地产业化经营,并着力打造集品牌农业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极具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团。通过规模发展,聚集资源做大事,带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让老百姓共享这片土地创造出来的价值,造福垦区职工和农民。这是农垦改革的题中之义。”谈起集团未来的发展,邵基斌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