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8日,由农业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昆明举办。本届农交会以“供给改革、产业融合、绿色共享、创新发展”为主题,以现代农业成就展示、农业交流合作、农业贸易洽谈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符合“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要求的高品质农业贸易和交流平台。
您当前所在:主页  >  现场资讯 << 中国农村网
聚焦重点发力 种植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调结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聚焦调整优化玉米结构,着力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玉米面积,积极引导扩种市场需求大的大豆、马铃薯和青饲料等作物,取得初步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以规划引导调结构。2016年4月,农业部制定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一是打好“组合拳”。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适应性地调、种养结合地调、生态保护地调、种地养地结合地调、有保有压地调、围绕市场调,多措并举,同向推进,确保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二是加力做“减法”。针对玉米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情况,将玉米作为这一轮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2015年11月,制定印发《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三是努力做“加法”。针对近年来国内大豆缺口逐年扩大的情况,农业部制定印发《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优化区域布局、狠抓政策落实、推进科技创新,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增加4000万亩。同时,积极引导扩种市场需要的杂粮杂豆、马铃薯、优质饲草等。

  加强工作部署,以行政推动调结构。重点抓好“三个到位”:一是工作部署到位。2015年底,农业部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对种植结构调整作出部署,提出“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并专门召开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对种植结构调整具体安排。2016年2月,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对种植结构调整提出要求。4月,又专门召开全国种植结构调整暨粮豆轮作粮改饲推进工作视频会,对结构调整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二是任务对接到位。2015年7月,在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上,对东北四省区的玉米结构调整进行初步对接,提出分省调减的任务目标。此后,将玉米调减任务逐级分解到市、落实到县。2016年5月,在黑龙江召开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与东北四省(区)进一步对接结构调整任务,确保春播玉米面积调减。三是督促检查到位。2016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多次派出工作组,赴东北、黄淮海等结构调整任务重的区域,督促检查结构调整任务落实情况,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信息引导,以政策激励调结构。根据玉米与其他作物的种植收益差,以及结构调整任务的需要,农业部及时提出支持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加强市场信息引导,让农民愿意调、调得动、稳得住。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35亿元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其中支持玉米结构调整规模经营主体15亿元、粮改饲补助10亿元、玉米大豆轮作7.5亿元。在春播前将资金下拨各地,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同时,启动实施耕地休耕试点,充分利用湖南重金属污染区综合治理和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项目资金,并协调财政部新增5600万元资金,支持西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休耕试点,总资金量达14.36亿元。二是完善收购政策。配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积极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引导各地合理安排种植结构。认真落实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科学采价、合理测算,维护农民利益,引导扩种大豆。三是加强信息引导。4-5月,农业部3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及时向社会介绍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宣传解读玉米收储改革政策,让地方和农民了解政策内容和要求,指导各地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同时,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春耕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宣讲政策。在《农民日报》开辟专栏,宣传各地种植结构调整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指导服务,以示范带动调结构。结构调整不仅是不同品种面积的调整,更是不同种植模式的变化,技术服务至关重要。一是制定技术方案。农业部专家指导组分区域、分作物制定了10多个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意见(包括大豆、薯类、杂粮杂豆、饲料燕麦、青贮玉米等),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落实好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二是开展技术服务。先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等省,组织开展7次结构调整技术培训和粮改饲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尽快掌握相应栽培技术。同时,结合开展“百乡万户”调查,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进各项措施落实。三是做好示范引导。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率先示范结构调整的技术模式。今年分别在东北选择6个、黄淮海选择1个大豆主产县,集成推广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创建一批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典型。四是落实配套物资。组织500个种子市场及基地信息直报点,对各地种子市场供需、价格等情况进行调度分析,加强区域间和品种间余缺调剂,满足种植结构调整需要。同时,指导地方做好结构调整所需农机的改装配套。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总的看,今年种植结构调整势头好于预期,任务落实超出预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库存压力大的玉米调减较多。预计“镰刀弯”地区等非优势区的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超过年初1000万亩的预期。二是市场紧缺的大豆杂粮面积增加较多。预计大豆面积增加900万亩,杂粮杂豆增加700万亩。三是粮经饲“三元”结构初步形成。适应规模养殖发展的需要,优质饲草需求旺盛。预计今年优质饲草和青贮玉米面积增加600万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