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8日,由农业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昆明举办。本届农交会以“供给改革、产业融合、绿色共享、创新发展”为主题,以现代农业成就展示、农业交流合作、农业贸易洽谈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符合“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要求的高品质农业贸易和交流平台。
您当前所在:主页  >  现场资讯 << 中国农村网
产业扶贫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明显
  

  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为统筹谋划好产业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4月19日,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林业局等9部门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明确产业扶贫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贫困户受益机制等,作为各地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按照全国产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要求,农业部会同各省(区、市)立即行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提出了“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创新一个好机制、完善一个好体系”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创设和机制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全国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抢抓时机、务实推进产业扶贫的强劲态势,在规划编制、政策出台、研究支撑、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为加强规划指导,农业部督促指导22个省份编制省、县两级产业扶贫规划,目前省、县两级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有的还完成了农业、林业、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形成1+N产业扶贫规划格局,科学规划成为产业扶贫的强大引领。

  产业扶持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大贫困地区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促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关于加大渔业扶贫力度打赢贫困渔民脱贫攻坚战的通知》等文件。各地立足产业扶贫实际需求,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倾斜政策,初步形成了资金、项目、金融、税收、土地等多元政策支持体系,政策叠加效益初显,政策驱动成为产业扶贫的强大动力。

  产业扶贫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在2016年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中派出13个调研组赴13个省开展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蹲点调研,组织专家开展创新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与政策、产业精准扶贫减贫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深入总结赣南脐橙、洛川苹果、定西马铃薯产业脱贫经验做法,为推动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各地围绕农业、林业、旅游等到不同产业扶贫以及产业扶贫不同环节,开展调查研究,遴选了一大批适合当地的产业扶贫模式,调查研究为各地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产业扶贫主体拉动作用愈发凸显。农业部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相关文件中向贫困地区倾斜,不断研究完善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努力把贫困户“粘”在产业链上。各地持续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探索各具特色的产业帮扶模式,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吸纳、企业带动、直接帮扶、股份合作、订单帮扶、托管服务、金融扶贫等模式。

  产业扶贫科技支撑不断夯实。农业部利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科研平台,统筹协调全国农业科技优势力量,面向贫困地区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和推广。组织专家到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服务,遴选农业适用技术。各地组建高层次、宽领域、接地气的科技帮扶队伍,使适用技术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帮助贫困人口立下脱贫志气、提高技术能力。

  产业扶贫工作机制愈加完善。农业部加强扶贫办力量配备,从部扶贫开发及援疆、援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5名同志,专门落实产业扶贫工作任务。依托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村空间监测调查和农业部固定观察点等渠道,适时调度产业扶贫进展情况。各省(区、市)基本建立了以省级领导为组长,农业、发改、财政、扶贫、银行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产业扶贫领导小组或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促检查,建立了协同配合、上下联合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产业扶贫,组织领导成为产业扶贫的强大保障。

  总的看,产业扶贫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增收脱贫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2016年上半年贫困地区(包括832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元,同比增加388元,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其中,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213元,增长11.8%,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3.0%,拉动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

  今后一段时期是产业扶贫工作的决战决胜关键期。全国农业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推动出台产业扶贫政策举措,总结推广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发展精准受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