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研报告

我国大宗农产品2016年市场形势回眸及2017年展望

2017-02-07 15:50:1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农业部信息中心

  2016年,在国家“三农”政策有力保障下,在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努力下,我国粮棉油糖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市场整体健康运行。尤其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种植结构积极向好调整,并在玉米价格高位回落后,确保口粮市场稳健运行,棉花、油料、食糖价格回暖,产业链活力有所恢复。

  一、2016年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2017年质优口粮、专用玉米或将主导市场

  2016年,在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玉米“市场化收购+补贴”逐渐推进的背景下,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玉米面积大幅调减,高粱、谷子等杂粮面积恢复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6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9.44亿公顷,比上年减少1.3%。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68亿公顷,比上年减少1.3%,为2004年以来玉米播种面积首次减少;口粮面积比上年减少0.01%;杂粮面积比上年增长3.2%。2016年全国谷物产量5.65亿吨,比上年减少1.2%,但仍为历史次高水平。其中玉米、水稻、小麦三大谷物产量比上年分别减少2.3%、0.6%、1.0%,仅杂粮产量比上年增长6.4%。谷物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因播种面积大幅减少,2016年玉米因播种面积大幅减少而减产达到811.9万吨,超过谷物减产总量。次要原因是口粮单产水平下降,2016年水稻、小麦因单产减少而分别减产92.0万吨和157.9万吨,分别占谷物减产总量的12.9%和22.2%。此外,受强降水、风雹和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部分稻田反复受淹倒伏,水稻空壳率增加。小麦因灌浆期连续阴雨、收获期大量降雨品质、等级下降。

  尽管如此,由于库存高企,国内谷物市场供给仍然充裕。基于“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政策导向,2016年玉米价格率先高位回落到2010年以前的价格水平,口粮价格也承压下跌。2016年,全国玉米产区均价每斤0.90元,比上年跌16.8%;早籼稻均价每斤1.29元,跌1.5%,晚籼稻1.34元,跌1.5%,粳稻1.45元,跌7.1%;早籼米均价每斤1.93元,涨1.0%,晚籼米2.07元,跌0.5%,粳米2.35元,跌0.4%;普通小麦均价每斤1.175元,跌4.2%,优质小麦1.35元,跌3.2%。具体看,玉米:受2015年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撑,年初产区价格稳定在每斤0.93-0.96元,4月份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执行期的结束,玉米价格跌破0.90元,5-8月市场可流通粮源紧张,玉米价格逆市反弹,9月以后南方夏玉米和北方春玉米的陆续上市,价格连创年内新低,10-11月因天气不利及铁路运力紧张汽运车辆受限,价格低位反弹,12月因各地上市量较为集中,价格弱势回调。稻谷:2016年国内稻谷价格总体呈“V”型走势。年初因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存粮偏高,价格承压下跌,直至最低收购价预案陆续启动后,价格止跌回升至年初水平。小麦:年初,由于市场粮源减少价格上涨,新麦上市后价格持续下行,至9月夏粮收购接近尾声,市场质优小麦粮源减少,价格止跌回升,11月国家适时投放托市收购小麦,价格涨势趋缓。

  展望2017年,由于库存水平依然偏高,我国谷物仍将持续供给充裕格局,对价格将形成一定压制作用,总体呈弱中趋稳态势,但质优口粮和专用玉米价格仍具上涨空间或将主导谷物市场。具体看,生产方面:预计2017年玉米面积将因收益下降而继续减少,口粮面积受政策支撑将稳中趋增。2016年玉米低价又遭受灾害,东北一些重旱区玉米大多“瘪瘪瞎瞎”,种粮收益下降甚至赔钱,一些种植大户表示要继续减种玉米。而以消费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质优、专用谷物品种带来商机,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老街基农副产品经销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当地农户签订了专业订单,种植糯玉米5000亩,公司以每穗0.60-0.80元的价格统一回购,种植户收益达到每亩740元左右,预计未来谷物生产将由数量向质量过渡,质优、专用品种的播种面积将有所扩大。消费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认知度日趋提高,质优米面和专用玉米消费数量趋递增态势。另一方面,以饲用为主的玉米消费将恢复两位数增长,我国玉米工业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预计玉米消费将恢复较快增加,并将带动谷物消费继续增长。

  二、2016年大豆进口量高位企稳,2017年油脂价格不容乐观

  受玉米面积调减、粮豆轮作补助试点等政策影响,2016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07亿亩,较上年增加8.6%。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面积与上年相比持平略增。2014年实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后,国内大豆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并逐年走低,2016年黑龙江产区大豆收购均价较上年每斤下跌约0.1元。12月东北油用大豆运往华北市场后每吨3700-3800元,与进口大豆市场报价几乎一致,削弱了进口大豆的价格竞争力。2016年1-11月,大豆累计进口量7424万吨,较上年增加2.3%。预计全年大豆进口量将高位企稳,与上年相比持平略增。展望2017年,受调结构政策继续实行、大豆玉米比价提高后东北产区玉米种植效益优势趋弱等因素影响,预计2017年大豆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从需求看,2017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利润依然乐观,再加上畜禽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饲料中豆粕添加将维持在较高比例,拉动大豆压榨消费量稳步增加。但随着国产大豆产量持续恢复性增长,进入压榨领域的数量增加,将抵消一部分大豆进口,预计2017年大豆进口量将保持稳定。从价格走势看,2017年国内大豆价格走势仍将呈季节性特征,同时受国际大豆价格以及国家临储大豆拍卖时间、数量和拍卖价格的影响。

  因价格大幅下跌、农户种植收益明显下滑影响播种面积,再加上部分主产区在收割期受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2016年油菜籽产量为5年来首次下滑。其中夏收油菜籽播种面积10204万亩,较上年减少268.5万亩,湖北省减7.8%,安徽省减2.3%,河南省减6.9%,估计全国产量较上年减少5%左右。临储菜籽油拍卖增加国内油脂供给,同时加拿大出口中国菜籽杂质标准问题在10月前一直悬而未决,致使市场预期不明,油菜籽进口量大幅减少。2016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油菜籽332.4万吨,同比减20.0%。价格方面,国内油籽价格震荡回升,厄尔尼诺影响主产国棕榈油产量,植物油库存减少,国际油脂价格回升,带动国内油脂价格普遍上涨。2016年,国标四级豆油出厂价平均每吨6233.6元,比上年涨9.8%;四级菜籽油出厂价平均每吨6455.8元,涨3.2%;一级花生油出厂价平均每吨14975元,涨5.5%;24度棕榈油到岸价每吨5748元,涨19.0%。预计2017年,因种植收益未明显恢复,冬油菜籽播种面积或继续减少。菜籽油继续抛储,“镰刀弯”种植业结构性调整增加葵花籽、花生等油料国内供应量。中加两国就中国进口加拿大油菜籽杂质新规达成共识,新年度油菜籽进口量预期增加。此外,全球棕榈油产量或将恢复,预计食用油籽和植物油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三、2016年棉花价格暴涨,2017年有望回落

  2016年,我国棉花产量连续第四年下滑至470万吨左右,进口量在国内外价差缩小和配额制约下,1-11月累计进口75.3万吨,同比减41%。消费方面,2016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减少到2396亿美元,同比下降6.7%,连续两年下滑是近十余年未曾出现过的情况,国内棉花消费市场略显疲态。同期,我国棉纱进口177万吨,同比减少18%,减弱了对国内棉花的替代。在这样的供需格局下,储备棉投放节奏偏慢、数量偏低、出库周期偏长,推动了2016年4月以来国内棉价出乎意料的大幅上涨,棉价上涨提高了贸易商的积极性,储备棉投放持续高成交,期现货市场互相支撑,棉价持续上行,12月国内3128B级皮棉均价涨至每吨15893元,同比涨两成,也超过了2014年同期水平。

  展望2017年,由于2016/17年度美国、澳大利亚等主产国增产,国际棉花供需形势宽松。国内新棉、工业库存与进口棉为储备棉轮出前的市场提供充足的供给,超过900万吨的储备也为抛储期间市场的主动调控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6年的棉价上涨可能是昙花一现,2017年棉花价格有望回落。市场走势将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新疆与内地棉花生产支持政策如何平衡,二是滑准税配额是否会再次发放,三是政府对储备棉轮入轮出的具体操作。

  四、2015/16榨季食糖产业扭转了连续三个制糖期亏损的局面,2016/17榨季有望继续向好

  2015/16榨季(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国食糖大幅减产至870.2万吨,减幅17.6%,是三连增后的第二年减产;食糖进口下降至372.9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2.5%。食糖当季供给大幅下降,同时国际糖价大幅上涨,导致榨季均价上涨至每吨5457元,涨幅11.9%,是三连降后的第二年上涨。价格上涨致使食糖消费增速放缓,为1520万吨,增幅0.7%。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甘蔗和甜菜的收购均价每吨分别上调30元和19元,制糖企业全行业实现盈利9.1亿元,扭转了三个制糖期连续亏损的局面。

  预计2016/17榨季(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国食糖产量将大幅增长。随着商务部对进口食糖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工作的推进、行业自律的加强、食糖走私打击力度的加大以及全球食糖产不足需的形势,食糖进口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因此食糖当季供给仍偏紧,糖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会导致淀粉糖等替代品消费增加,食糖消费将有所下降。近日到云南陇川县调研发现,蔗区基础设施薄弱,有效灌溉面积少,蔗区道路大部分为制糖企业修建、维护。甘蔗新品种更新缓慢,主栽品种连续种植十多年,导致投入大、单产下降。长期看,劳动力成本攀升,机械化作业程度低,甘蔗生产成本偏高,比较效益偏低,难保现有面积。

 

  作者

        农业部信息中心:徐伟平 李想 马光霞 殷瑞锋 李淞淋 张欢 韩卫涛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