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农村改革40周年(特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在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
中国农村杂志社推出农村改革
十大历史性事件
十位引领性人物
十个标志性村庄
十组经典性镜头
以此重温改革开放往事
见证40年来农村改革的
风云际会、发展变化、时代变迁
聆听新时代改革开放足音
激发蕴藏于历史深处的复兴伟力
十个标志性村庄(三)
余 村
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安吉县余村风貌
源自小山村的一场发展观的深刻革命
在浙江省天目山北麓的安吉县天荒坪镇,有个小山村名叫余村。前前后后五六年,余村的矿关关停停,余村的人犹犹豫豫。
“人都死了,矿还不关啊?”有人说。
“又不是头一回死人,关了就不死人了?”也有人说。
“矿都关了怎么还会死人?”
“没钱了,还不饿死人吗?”
“你!”愤怒的人站起来,捏紧了拳头。
“你敢!”另一个拳头捏得更紧。
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余村的某一天。村里的矿山出了事故,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当晚召开干部会议,大家讨论的题目,是到底继续开矿,还是马上关矿。场面争持不下,最后结果出人意料:一半同意关,一半同意继续开。
余村不是个例外。世纪之交的中国,当时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思路:一种是继续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所谓“高速经济”,它的“亮点”是可以在“百强县”“亿元乡”的名单上登榜;另一种是寻找新的出路,将生态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两种思路、两种作为,冲突很大。
小小余村,恰逢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不能顶住压力,其实是一场需要勇气和智慧的生死抉择。日历翻到2005年8月15日。正当余村人处在犹豫不决的十字路口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了这个小山村。炎热、狭小的村委会小会议室里,气氛显得有些不安。村里前些年关掉矿山、还乡村绿水青山,但村级经济与百姓收入出现了下滑,村干部们向前来调研的省委书记作汇报。
习近平看出了余村干部们眼里的忧虑,他面带笑容但果断明了地说:“余村人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余村当时刚刚起步的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习近平亲切支招鼓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是个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康庄大道。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不要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有所得有所失,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
十多年来,在“两山”理论的引领下,余村破茧成蝶,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富山养山”,把村口的绿叶子变成了农民的钞票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总书记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在认真分析客观形势和自身资源特点后,村里重新调整发展规划,把全村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田园观光区”三个区块,将村庄作了合理的布局。村民们开始发展休闲产业,逐步形成了旅游观光、河道漂流、户外拓展、休闲会务、登山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几经发展,全村现有农家乐床位500余张,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记得2005年的时候,村里农民的人均收入才8732元,2016年我们已经达到了35895元,村级持有集体资产200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0万元。”潘文革说。
一个村落的发展变迁,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好的诠释。
安吉县余村农家女导游潘春连(左一)向游客介绍当地“美丽乡村”景色
名片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余村村委会到余岭山脚下的冷水洞矿区只要几分钟车程,青灰色的山体间还隐约留有当年采石作业的痕迹。从2005年起,余村人下决心封山护水。村里关停全部矿山和水泥厂,并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修复冷水洞水库,拆除了余村溪边的所有违法建筑,把竹制品家庭作坊搬进了工业区,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治污。
由西向东,我们沿着翡翠般的冷水洞水库顺流而下,清澈的余村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矿区刚关停时,晴天溪水是白色的,而一下雨,溪水就像是酱油,河床已经抬高了2米。”溪水渐渐变清,村民胡加兴却作了个“疯狂”的决定,他在村里治水的基础上,又出钱请人进一步清理溪道、加固堤岸,还特别设计了溪道坡度的落差,打算搞漂流。“当时没人看好我的旅游项目,村里人笑我是‘傻大胆’,工人们怕工钱打水漂,我每天都带着现金在溪边结算。”
胡加兴的50条橡皮艇下水后没过几个月,约1万名游客前来体验他的荷花山漂流。现在,每年来荷花山漂流的游客超过5万人,营业额高达220多万元。旺季时,60多位村民在漂流景区工作,每人每月工资就有5000多元。
胡加兴不仅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印在了名片最显眼的位置,更将这一观念深深植入心里。暑期将至,他启动了自费安装的水循环处理系统,加速余村溪河道自净;从库区到村口,10余名工作人员负责河道保洁,容不得一丁点垃圾。
交织生长的参天水杉,是余村的一道亮丽风景。“村里不仅禁止村民在山上使用草甘膦等农药,还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完成河道生态驳坎和两岸绿化,家家户户截污纳管。”
游客到,山货俏,农家乐里更热闹。笔直的村道将我们带到了村里最大的农家乐春林山庄。“住在我这里的客人,全是来看风景的。”47岁的潘春林曾在矿山开拖拉机,“习总书记在村里座谈后,当年我就举债几十万元办起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很多人质疑‘卖风景’真能赚钱?”如今,春林山庄已走过10个年头,并联合村里其他4户农民,发展农家乐的连锁品牌,日接待游客逾百名,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农家乐还带动了笋干、茶叶、土鸡等农产品销售。
美丽的环境带来了摇钱树,昔日沉寂的小山村越来越热闹。“山里负氧离子浓度至少每立方厘米3000个!”来自上海的一位游客说,他对山间的矿坑溶洞充满了好奇,村中千年的银杏树和百岁的娃娃鱼在城里也根本看不到。
为方便日益增多的游客,老潘还和村里人一同开办天合旅行社、组建观光游车队。每天,至少有3辆“农家乐直通车”往返于余村与上海、杭州、苏州之间,打通“吃住游行”一条龙服务。“游客最多时,车队一天要往返15次。”潘春林说。
“我们把生态景观、农耕文明、民俗节庆、地质探险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可游可赏、亦耕亦采、有趣有乐的新型乡村生态经济”,潘文革说,余村的发展注定要超越传统乡村的发展路径,把绿水青山的文章做到极致。
9月23日,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人们表演舞龙节目(夏鹏飞 摄)
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
夜幕降临,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的庭仙农庄里,异常热闹。
“双休日根本没空房,淡季入住率也有五六成”,庭仙农庄“庄主”胡冬庭说。跟着胡冬庭在村里闲逛,只见村庄绿草茵茵,溪水清澈见底,空气格外清新。“别看现在的余村山清水秀,20年前完全是另一种面貌”,胡冬庭说。
“1984年,我进了村里的水泥厂上班。”胡冬庭说,工作几年间,他认识了同厂的汪月仙,两个人渐渐走到一起。虽然拿着不低的工资,但村里的环境却越来越让人担心。汪月仙的家就在水泥厂对面的山上,她说,记忆中,那时矿区烟尘漫天,整个村的人不敢开窗户,村里患呼吸道疾病的人逐年增多。
水泥厂关停之后,胡冬庭选择做个体户——在附近一带做钢结构方面的小生意,但生意并不好。2013年,看着村容越来越漂亮,外来游客越来越多,胡冬庭下了决心。他向亲戚朋友借了钱,将自家三层楼的农房重新装修,改造成有14间客房的农家乐。2014年8月,庭仙农庄正式开业,胡冬庭四处取经,儿子胡润凯则利用网络资源、微信营销,帮助庭仙农庄渐渐打开了局面。
现在,28岁的胡润凯不仅是店里的小老板,也是掌勺的大厨。他将当地土菜和时尚口味相结合,烧出独具特色的农家菜,帮农庄打响了品牌。“大学毕业后,我原本留在县城工作,眼看家乡名气越来越大,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就回家与父母一起经营农家乐了。”小胡说,他特意向一位老师傅拜师,成为一名手艺出众的厨师。“生意越来越好,我们享受到绿色发展的甜头了。”汪月仙说,农庄的蔬菜都是自家种的,一年营业额超过50万元,在家门口就安居乐业了。
今年,余村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开展了特色民俗表演、特色优质农产品丰收展示、趣味农民运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除余村外,成为分会场的还有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后稷“教民稼穑”之地的陕西省杨凌,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滁州市,东北的黑土地、大粮仓黑龙江省绥化市,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所在地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和我国热区农业和岭南农业的大本营广东省梅州市。
安吉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入选成为分会场并不容易,每个分会场都体现着中国农耕文明传承、农业发展新时代要求以及地域文化传统等特点,这从其他5个入选的分会场也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