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携手同心话三农 << 中国农村网
当好台农在大陆创业的“娘家人”
   

  惠安与台湾一水相连,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定位为“没有围墙”的园区,重点发展以海水良种繁育、养殖和休闲观光渔业为主的现代海洋产业,自2011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园区有台资企业(含合资)22家、合作企业32家、专业合作社1家;引进推广台湾良种100多个、新肥料10多种、新设备30多台(套)。台资企业总投资5.2亿多元,实际利用台资4300多万美元,年产值6.3亿元。

  暖环境优服务

  在惠安小岞镇前峰村的惠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台商陈善孝和工人们正忙着把120万只虾苗全部放进池里。“8月份就可以收成了,预计销售额可达60万元,净利润约30万元。”陈善孝说。

  惠安海洋环境好、地理位置优越,不少台商慕名前来投资海产养殖,陈善孝就是其中一员。2004年,陈善孝创办的公司主要从事鲍鱼养殖和鲍鱼苗养育,但经营一波三折,使他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2011年,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设立,台创园工作人员积极引导陈善孝转变发展观念和经营方式,并将他的鲍鱼养殖项目列为闽台农业合作示范推广项目,争取到补助资金30万元。陈善孝用这笔钱引进朝鲜半岛皱纹盘鲍等优良鲍鱼品种。新品种鲍鱼养殖周期比普通鲍鱼缩短近半年,成活率较高,且个体大、味道鲜美、肉质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年,陈善孝的公司就获得净利润200万元。

  近两年,陈善孝主要养殖南美对虾,“相比鲍鱼,南美对虾的生产周期较短,承担的风险较小”。现在,陈善孝有4亩虾池,他计划扩大虾池规模,并准备搭建温室养殖池。

  “这几年,当地政府给我的各项补助100多万;每次回台湾,我总跟亲戚朋友们讲,我在大陆的大半个养殖场都是当地政府帮我建的。”陈善孝说,在电费方面他还可以享受30%的优惠,“一年电费就可以省3万多元”。

  “能吸引企业入驻,我们靠的是先进的理念、周到的服务和科学的流程。在用足用好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惠安县设立惠台农业合作专项资金,同时,从用地、用海、用电、用水、税收、融资、保险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台创园管委会主任张建南说。

  取经验重推广

  如今,惠安县紫山镇官溪村凤翔山庄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又一好去处。新鲜爽口的莲雾、清甜多汁的杨桃、香甜滑嫩的释迦果……这些台湾水果如今在凤翔山庄就可以采摘到。山庄里的射箭、气炮枪射击、独轮战车、丛林高空体验、真人CS战、扎稻草人等形式多样的户外拓展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目前,园区里的卡丁车赛道、垂钓基地等项目正在修建中,不久将开放。这些创意项目大都源于台湾。

  “我们还设置了很多亲子休闲体验项目,如果蔬采摘、烧烤、垂钓、露营、捉泥鳅等。”凤翔山庄负责人杨向阳说,在台创园的引导下,凤翔山庄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从单一生产发展成为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餐饮、住宿、教育、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农场,2018年第一季度接待1万多人次。“现在一到周末,就有很多游客过来。再过几天,还有一个500多人的团要来。”杨向阳说。

  “台湾休闲观光农业起步早,发展较好,我们鼓励企业引进台湾先进的生态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开发,提升农业附加值。”张建南说。

  近年来,惠安台创园鼓励引进和推广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仅2017年一年,就引进了巴西樱桃、无籽芭乐、油质红桃、黄晶果、神秘果、黄皮果、糖果桑葚、水晶杨桃、菠萝蜜、雪珍超甜玉米、紫茵豇豆、台农71号红薯等25个新品种,有些品种已在园区试种成功,并进行了推广种植。

  同时,惠安台创园还邀请台湾农业专家传授农业新技术,运用多形式引进台湾“五新”农业技术。2017年6月,园区管委会联合当地有关单位举办台湾生态休闲农业运营与管理模式培训班,邀请台湾澎湖科技大学海洋游憩系主任胡浚杰博士前来授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创品牌拓渠道

  2015年,台创园的惠和雅园水果专业合作社从台湾引进百香果新品种和种植技术。种植的黄金百香果外观圆润、色泽鲜艳、口感香甜,并通过无公害种植认证,加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产品实现可追溯,深受消费者青睐。在第九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上,该产品登上“大陆十大名优农产品”榜单。目前,惠和雅园已建设开发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300多亩,百香果果苗的订单不断。不久前,惠和雅园水果专业合作社成为惠安县首家农业市级专家工作站,专家工作站成立后,专家团队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惠安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海峡两岸重要展会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2017年组织园区4家企业的十多个产品参加第十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7家企业的18个产品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9家企业的20个产品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大陆台资企业产品展销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