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携手同心话三农 << 中国农村网
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推动两岸共同繁荣
   

  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农业优势和特色所在,福建依托区位近、人文亲、资源丰、渊源深、互补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率先采取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两岸农业合作政策措施。

  1997年7月,外经贸部、国务院台办、农业部批准在福建福州、漳州市设立首家国家级“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2005年扩大到福建全省,改为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成为大陆面积最大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多年以来福建按照先行探索,大胆试验的要求,大力推进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为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做出了成功典范。

  在政策精准支持上下功夫。福建率先出台了《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省政府先后制定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和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意见,全面支持台农、台商在闽创业兴业。一是在发展要素上优先保障。台湾同胞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除在农业保险、救济救助等方面享受与本省居民、企业同等待遇外,还在财税扶持、金融保险服务、用地用电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和资金、技术、良种、设备等生产要素合作。二是在基础设施上优先投入。“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发改委等部门每年整合资金3900万元,支持6个台创园基础设施建设、台资农业企业发展,积极改善台创园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在农业项目上优先扶持。设立了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台创园建设以及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在闽从事农业的台农、台商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目前,6个台创园累计引进台资农业企业574家,利用台资10.8亿美元。四是在人才保障上优先倾斜。2010年,率先开展在闽台胞农业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积极探索两岸人员“共同管理”新模式,实现两岸人才共同参与建设、共同经营管理,共同发展受益。五是在政策落实上有效对接。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惠台31条措施,福建出台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意见》,即“福建惠台66条”。为了进一步释放红利,提出了“推动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闽台农业合作示范推广以及同等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

  在平台功能拓展上树典型。一是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2006年以来先后设立了漳浦、漳平、仙游、清流、福清、惠安等6个国家级台创园,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农业农村部开展的全国台创园建设评价中,福建台创园包揽前六名,福建台创园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的典型榜样。二是建设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自2012年以来,选择10个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开展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每年引进示范台湾种植业和畜牧业新品种100多个,配套实用技术50多项,辐射带动全省推广优质水果蔬菜等面积超过100万亩,培育壮大了南靖金线莲、诏安火龙果、邵武百香果等一批新产业。三是形成多功能平台载体。积极发挥优势,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厦门台湾水果集散中心、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建设,把福建建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集中区。四是设立两岸交流培训基地。为充分利用台湾丰富的农业教育资源和实践经验,2014年农业部、国台办在漳州设立“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重点围绕特色农业、新型业态,开展闽台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培训交流,受训人员2700多人(次)。五是搭建台青交流载体。2017年2月,台盟中央率先在漳平台创园设立“台湾青年产业融合示范基地”,之后“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福建省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两岸青年交流平台也相继成立。

  在产业合作提升上重实效。截至目前,福建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656个,合同利用台资39亿美元,实际到资22.2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回顾历史,福建试验区的产业合作经验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起步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台胞和中小台商通过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渠道,在福建省沿海地区进行试探性投资,逐步确立了由暗转明、由单向到双向、由民间到半官方的较稳定的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关系。二是全面拓展时期。随着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闽台农业合作全面迈上新台阶。合作领域从种养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旅游休闲等农村三产融合方向发展,形成了漳浦兰花、漳平永福高山茶、仙游甜柿、福清农产品加工等一批特色产业,在推动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中起到了独特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提升发展时期。近年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福建)试验区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福建在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理念,提升合作层次,更多依靠科技合作等方面来提高效益、促进共赢。

  在深化基层交流上筑根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民间性”和“草根性”,加强青年和新人的交往,不断提高基层交流实效。一是注重基层交流。依托海峡论坛,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并加强与台湾特色乡镇的交流,全省已有300多个乡镇与台湾200多个乡镇开展对接交流活动,两岸特色乡镇交流硕果累累。二是注重首来人群。借助“台湾农民福建行”等活动, 2017年邀请首次参访大陆的农业人员160余人,消除隔阂,增进情谊,推动民心相通。三是注重青年交往。组织开展台湾高校学生教学实践活动、台湾青年农民中华农耕文化福建行、海峡两岸青年联谊交友会等专题活动。

  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谋创新。一是管理体制上创新。2010年成立了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服务中心,各区市都设立了对点服务机构,并在6个台创园成立园区管委会,为来闽从事农业交流合作的台湾同胞提供服务。二是服务机制上创新。各台创园管委会积极探索特色服务模式,有的实行“一站式”服务,将土地流转、工商登记等行政服务窗口前移;有的实行“零距离”服务,全程代办用地、用水、用电、办理证照、税费等一切手续,尽最大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三是营销机制上创新。充分发挥大陆电商大发展的优势,引导和支持台资农业企业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各地还结合产业发展特点,策划举办了迎春兰花展、樱花旅游文化节、甜柿文化节、葡萄采摘节等宣传推介活动,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融合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