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两岸交流合作 << 中国农村网
2019两岸农业文创高峰论坛暨“丽水山耕奖”农业文创大赛颁奖礼举行
   

  

  11月24日,2019两岸农业文创高峰论坛暨“丽水山耕奖”农业文创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丽水举行。(中国台湾网发)

  中国台湾网11月25日讯 11月24日,2019两岸农业文创高峰论坛暨“丽水山耕奖”农业文创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丽水举行。活动现场颁发2项大奖和20个优秀奖。与颁奖典礼同时举行的“2019两岸农业文创高峰论坛”特邀两岸业界专家围绕“农业文创”主题展开讨论,为乡村振兴赋能。

  “丽水山耕”是大陆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4年前,丽水整合景宁惠明茶、庆元香菇、遂昌菊米、处州白莲等声名远播的农产精品,创建了“丽水山耕”品牌。

  从“小打小闹”卖土产山货,到做大做强“丽水山耕”区域品牌,丽水人认准农旅融合这把“金钥匙”。给好山好水好空气养育之下的农产品,集体穿上“丽水山耕”区域品牌外衣,以此彰显“生态精品农业”的真正内涵。

  丽水市副市长卢彩柳在致辞时表示,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近年来,丽水以品牌赋能,打造了大陆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牌、全产业链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并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十强品牌,成功入选“互联网+农业”百佳实践案例,现被浙江省政府确定为浙江省七张名片之一。

  本次“丽水山耕奖”农业文创大赛由“丽水山耕”联合两岸相关单位共同发起组织,它是大陆首个农业文创大赛,大赛整合大陆和台湾优秀农业文创人才和农业文创经验,旨在借力文创,开发传统农业功能,提升传统农业价值。

  本次大赛契合当下大陆乡村振兴战略,受到两岸业界高度关注,共有108家参赛单位(包括设计机构、设计师、农业企业、品牌商、农产品营销机构、台湾农会等)提交的268件作品报名参赛,分为3个类别进行评选。

  大赛组委会特邀5位业界人士组成专家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他们分别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集美品牌设计中心主任郭湘黔教授,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胡晓云教授,卓朴集团创始人兼CEO留丰,上海今天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知名设计师、策展人马德岗,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濮军一教授。

  在昨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现场颁发了最佳农业品牌故事奖、最佳农产品包装设计奖2个大奖,以及20名优秀奖。其中最佳农业品牌故事奖由宁波向心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选送的“欢喜奉桃”作品获得,最佳农产品包装设计奖由浙江自然造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选送的“东方长粽”产品获得,最佳农业品牌设计奖空缺。

  与颁奖典礼同时举办的“2019两岸农业文创高峰论坛”,特邀台湾著名政治评论家邱毅,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德稻设计学院副院长顾传熙,台湾形象策略联盟执行主席林采霖,高级工艺美术师、华一设计创始人陈缪华等两岸嘉宾,围绕“农业文创”主题展开讨论。论坛旨在结合两岸优势,打造两岸农业文创品牌,以品牌立企、品牌兴企,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两岸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交流。

  文创农业是继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后,新兴起的一种农业产业模式,是将传统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借助文创思维逻辑,将文化、科技与农业要素相融合,从而开发、拓展传统农业功能,提升、丰富传统农业价值的一种新兴业态。

  第二次到访丽水的邱毅对这里的绿水青山印象深刻,更对这里蓬勃发展的农业文创产业感触良多。他表示,海峡两岸要完全统一,必须要融合,两岸融合的最好途径就是农文旅融合。大陆的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可以让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人共同富裕起来。台湾有很多的农业人才,也有很多的文创人才,农业加文创的人才也很多,但是台湾的市场太小,大陆有广阔的市场,让台湾的农业文创人才有用武之地,这对于增加两岸融合,促进两岸统一都有重要的意义。“从‘丽水山耕奖’出发,打造两岸农业文创业界的奥斯卡,推动海峡两岸农业文创携手升级,挖掘两岸中国人共有的‘金山银山’,一起追求共同富裕,这就是最接地气的‘中国梦’”。

  台湾农业文创业界有不少成功经验,同时也亟需升级转型。来自厦门卡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李玉娟表示,台湾原来也接触过农业文创,但市场太小,做起来很辛苦。这次来到丽水,发现大陆的市场太大了,虽然现在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比较多的还是在产品包装,对于品牌故事的打造和设计还不够,但市场的潜力非常广阔。“我这次来主要是学习的,回去之后准备一年磨一剑,明年带着自己的项目来参赛。”

  活动主办方也表示,希望能把这项两岸农业文创赛事长长久久办下去,持续推动两岸业界交流合作,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大赛内涵,为农业文创搭建一个创作、合作、交流、展示的平台,并期待农业文创能为产业兴旺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