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种养结合类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白海林家庭农牧场

农牧循环经营效益增 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优

2020-01-06 08:45:4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导读:

  白海林家庭农牧场采取“种饲草—养牛羊—粪还田”的循环经营模式,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升了生态效益,铸就了科右中旗绿色循环种养的金字招牌。这个案例表明,以牲畜养殖为主的家庭农场在实现高收益的同时提高生态水平,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一是以养定种,提高收益。白海林家庭农牧场以养殖为主要收益来源,根据养殖情况灵活调整土地经营面积和作物种植结构,解决养殖所需的饲料,显著降低养殖成本。二是种养结合、循环经营。白海林家庭农牧场遵循“以养定种、种养平衡、循环经营”理念,不仅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对周边农户形成示范带动作用,降低了农户秸秆焚烧、畜禽粪便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坚持自主学习,提升经营现代化水平。家庭农场要想持续取得高收益,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农场主白海林坚持不懈地自主学习和参加培训,这种自发的、持续的“干中学”为农场经营注入了持久动能。

  案例介绍:

  白海林家庭农牧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贫困县)巴彦呼舒镇嘎旦扎拉嘎嘎查。农场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家庭农牧场,主要从事玉米生产和牛羊牲畜饲养。

  家庭农场主白海林出生于1972年,生长于科尔沁草原,对草原和农牧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中专毕业后,白海林返乡从事农牧业生产。2008年,白海林流转土地800余亩,从事玉米、大豆、绿豆等农作物生产,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当年实现经营收入20万余元。随着资金逐渐积累,白海林将经营重点转移到牲畜养殖,不断优化土地经营规模,通过换地、提供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土地集中连片。

  目前,白海林家庭农牧场共经营耕地430亩,其中自有耕地80亩,流转耕地350亩;存栏改良肉牛120头,羊170只;拥有标准化棚圈400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400平方米、青贮窖5000立方米、贮草棚1200平方米、防疫室35平方米;配备了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打草机、粉碎机等农机设备。

  白海林家庭农场秉承“以养定种、循环经营、节本增效”理念,采取“玉米种植—牛羊饲养—粪肥还田”的循环经营模式,实现了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2018年,白海林家庭农场被评定为兴安盟盟级示范家庭农场。

  一、以养定种,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益。白海林家庭农牧场收益以畜牧养殖为主,农业生产主要根据养殖情况确定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根据白海林介绍,家庭农场拥有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面积分别是160亩、120亩和150亩,按照市场价计算,每亩净收益分别为331元、321元和391元,全部种植业净收入为15万元。因购买的饲料价格高、品质不稳定,同时自己拥有耕地并掌握玉米种植技术,白海林积极实施种养结合,以养定种,将养殖所需饲料的市场交易环节内部化。白海林流转的350亩耕地用于生产玉米和青贮饲料,所有生产的玉米和青贮都用于畜牧养殖所需的饲料。这种纵向一体化的经营策略一方面减少了饲料市场交易环节,节省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玉米及饲料的市场价格风险,有效减少了养殖成本,最终增加了家庭收入。2018年,白海林总共出售羊120只,牛犊90头。羊和牛犊的销售价格分别为1100元/只和7000元/头,平均成本分别为120元/只和3000元/头。在不考虑机器和基础设施折旧情况下,养殖净收入为47万余元。

  二、种养结合,循环种养。白海林将自家生产的养殖粪便用于还田。初步计算,每年自家生产的养殖粪便能够节约复合肥100袋,相当于1万元。白海林通过学习自行对牲畜粪便进行精心加工,按照要求将其归置到一起堆放,按比例加入秸秆柴草,保证一定温度、湿度进行厌氧处理,经腐熟后制成有机肥,再重新施放到地里,大大增加了土壤肥力,同时又不污染环境。农牧场实现了种植、养殖、粪便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循环,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三、多元种养,降低风险。白海林家庭农场所在村的农户主要养殖羊或者肉牛,很少有人愿意养殖两种以上的牲畜。白海林认为,通过多元化种养,能够有效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家庭农牧场成立之前,白海林流转了周边农户800亩地,种植玉米、高粱、绿豆、大豆、大麻籽等多种作物,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家庭农牧场成立后,随着养殖业逐渐扩大,他同时养殖羊和肉牛。多种种植作物和牲畜养殖,让他得以成功化解价格波动的风险。

  四、强化学习,提升技能。白海林利用闲暇时间,多次到科右中旗、镇兽医部门系统学习相关种养殖技术,并通过订阅杂志等方式搜集种养信息。同时,他利用手机微信,加入多个种植和养殖微信群,通过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本领和掌握市场信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种植青贮专用品种,增加了青贮玉米的单产。二是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牛进行品种改良,大大提高了肉牛的收益,科右中旗本地黄牛较为瘦小,原来是“五年三对头”,即一年半左右产一头牛犊,效益低下。为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白海林前往通辽舍伯吐镇购置优良品种西门塔尔牛,与当地兽医站联系,进行冷配接种,保证一年一个牛犊。三是强化防疫治病。防疫治病工作是畜牧业养殖的重中之重。白海林在养殖期间定期对牛羊进行健康检查,对异常的牛羊及时确诊和治疗,控制疫病的发生,保障牲畜健康。

  五、灵活租地,集约经营。白海林耕地经营面积430亩,但是只有3块地,主要是通过换地进行调整,很好地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问题。白海林所在嘎查,主要包括三种地力等级的土地,但是每种类型的土地面积相差不大。白海林按照土地类型,将租入的远处的耕地和自家旁边农户的地进行互换,最后形成三块连片的大规模土地。另外,白海林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解决流转问题。如:为了收回农业机械的成本,白海林为周边农户提供机械化服务。如果农户没有资金偿还,白海林则和农户商谈,用流转土地的租金偿还机械服务费。

  六、模范带头,帮扶贫困。白海林作为村支部书记,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本村村民。一方面,白海林将试用效果好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主动介绍给周边农户;另一方面,白海林积极帮扶5个贫困户,并且优先雇佣村里的贫困户到自家的家庭农场工作。白海林还免费为村庄农户清理作物秸秆,将一部分作物秸秆作为养殖场的粗饲料,避免了因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