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主页  >  权威解读 << 中国农村网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大战略,乡村产业振兴是重要任务。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及乡村新型服务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支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利用“互联网+”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的精神要义,以坚定的态度、担当的气魄、有力的措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一、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奠定了产业振兴的基础

  乡村产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乡村企业异军突起,探索出城市工业化之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90年代中后期,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

  (一)乡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以规模农业、特色农业、专用农业为“融合点”,以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延伸拓展为“融合线”,以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为“融合面”,以大中小产业化联合体为“融合体”,融合主体不断壮大,融合业态丰富多样,融合模式持续创新,融合机制更加多元。

  (二)农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发展。各地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发展品种专用、生产定制、产销对路的精深加工新模式,推进副产物循化高值梯次利用,引导加工产能下沉重心,向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倾斜,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分享加工收益。据统计,2018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万亿元,与农业产值的比值达2.3:1。

  (三)农村创新创业风生水起。各地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育主体、树典型、搭平台、搞服务,举办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等活动,促进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和市民下乡,把智创、文创、农创引入乡村,支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创新创业。据统计,2018年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780万,创办630多万个乡村民营企业。

  (四)乡村新业态层出不穷。各地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掘乡村新功能新价值,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多业态发展。“农业+”林牧渔,培育综合种养等循环型农业。“农业+”加工流通,培育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延伸型农业。“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培育创意农业、民宿服务、康养农业等体验型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培育数字农业等智慧型农业。据统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吸引30亿人次到乡村休闲度假;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吸纳2800万农民就业。

  (五)乡村产业集群大量涌现。各地积极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打造产业链条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和前后呼应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据统计,2018年,全国已建成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聚集了大量的优势企业和品牌;8.7万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243家)通过建设小产业集群,带动1亿多小农户就业增收。

  如今,一批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乡村产业,正在广阔天地中不断成长、蓄势待发,成为现代农业的新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力量、农民就业增收的新空间和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挑战

  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不少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从机遇看,乡村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巨大潜力。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力驱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进入农业、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更加便捷,各种支持政策正在加紧出台,必将有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二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我国居民由过去的吃饱穿暖转入文化旅游、健康养生,进入“小康+健康”的“双康”时代,一些中产阶层从“耐用消费品时代”进入提高生活品质的“后置业时代”。201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消费结构将加速升级,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特征会更加显现。三是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供给侧结构优化促进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成为乡村产业必须守住的一条底线。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正引领和驱动乡村产业迭代升级。四是技术创新的驱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技术与产业交互联动、深度融合,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乡村产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内部看,主要是四方面问题:一是粗放式增长。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平均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以上,企业平均耗电量、耗水量分别比城市高1倍以上。农业产值与加工产值的比值是1:2.3,与发达国家1:3.4的差距很大。二是趋同性结构。原字号、粗字号、初字号的大路货居多,产业处在价值链低端,品牌溢价、规模溢价、科技溢价有限。三是分散化布局。产业集中度低和园区聚集度低,仅有28%的乡村产业聚集在各类园区。四是浅层次融合。主体融合和利益融合层次不深,小农户参与度较低。

  从外部看,主要是四方面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仍习惯于招大商,对乡村产业倾注的精力不够。二是融资保障能力弱。70%的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利率一般要6%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30%。三是用地瓶颈较多。乡村企业很难获得建设用地指标,受流转土地流转年限限制,投资强度低、投入回报少。四是人才技术获得难。乡村产业地处偏远乡村,对于人才缺乏吸引力,形不成技术和管理团队。

  三、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乡村振兴是大战略、大棋局,乡村产业振兴要纳入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中,聚焦重点,强化支持,加力发展,使之振奋兴起、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思路上,要聚焦“一个目标”、强化“三个统筹”、突出“五个重点”。

  聚焦“一个目标”,就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2019年要夯实基础,力争用3—5年时间,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供给结构适应性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模式更加成形,经营方式体系初步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明显增多,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强化“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农业内部产业协调发展。依托传统种养业,提升传统种养业,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循环、产加销一体、农文旅结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统筹农业外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与工业、商贸、文旅、物流、信息等跨界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在生产两端、农业内外、城乡两头高位嫁接、相互交融、协调发展。三是统筹各方力量合力推进。与发改、财政、工信、住建、交通、文旅、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推进,促进科研院校与企业双向对接,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多方助动的工作格局。

  突出“五个重点”:

  (一)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聚合力。创建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构建以行政区域范围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等紧密合作,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构建生产联动、利益联结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带领小农户进入大市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打造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拓展。支持龙头企业要下沉重心,布局到县乡村,向重点产区和优势区集聚。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引导龙头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开展国际加工产能合作。

  (三)打造产业园区集群,构筑乡村产业发展高地。依托现有园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设施、装备等向园区聚集,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建设一批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的乡村产业园。支持各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催生一批名企、名品、名家,打造一批小众类、中高端、精致化的乡村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和园区,成为乡村各类市场主体降低成本、抱团发展、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创响产品知名品牌,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引擎。坚持标准引领,以贯标促提质,以提质促增效,创响一批品质优良、质量安全、特色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一批高端精品的企业品牌。建设绿色粮仓、绿色果(菜)园和绿色牧(渔)场,开展产地身份化、特征标识化、营销电商化行动,实现质量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加力培育一批粮棉油猪牛羊奶等大宗农产品知名品牌,叫响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土字号”、“乡字号”品牌。

  (五)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培育双创主体,把智创、文创、农创引入乡村,激发返乡下乡人员、田秀才、土专家和乡创客活力。搭建双创平台,创建一批国家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和实训孵化基地,加速资金、技术和服务扩散,带动产业链创业,努力营造激情涌现、活力迸发的氛围,共促乡村产业振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产业基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