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专题页面  >  农旅融合 << 中国农村网
情系国花50载 圆一梦

  我名叫朱斌,是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黄尖居委会居民。8岁读私塾时,听先生讲了一则民问故事:传说唐朝女皇武则天突发奇想,传旨令御花园中各种名花在冰天雪地中一起开放。结果,百花齐放,惟独“花王”牡丹没有遵旨。女皇大怒.命将牡丹迁出长安,贬至洛阳,于是便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听完先生的故事,我便对牡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花王”不畏权贵、坚贞不屈的品质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听说盐城南部偏僻的小镇便仓有个近千年历史的枯枝牡丹园,就缠着母亲带我去看。母子俩不远百里来到便仓,看到一片清香远溢、娇妍无比的牡丹开满花园,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流连忘返。我暗下决心,自己长大后也要种植牡丹,让牡丹来陪伴今生。此后。每年谷雨牡丹盛开时节,我都带干粮在便仓住上两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爱花之情日炽。1952年,16岁的我开始自己栽植牡丹。这年秋天我到盐城便仓,用自己积聚多时的5元钱买了。一棵花根,小心翼翼地栽在房前,并在四周搭起篱笆。就这样,枯枝牡丹在我家“落了户”。后每当看到新的牡丹品种,我都干方百计地把它寻到手。一次,我在盐城街上听人说东台夏坝吴昌友老人家里长着黄牡丹,我便骑车120公里寻到夏坝.因吴老爹家住在夏坝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上,到吴家需要坐小木船。那天水流湍急,小木船行到河中央不幸翻了,我连人搭车落入河中,由于路途劳累,体力不支,我在水中挣扎几下直往下沉。节骨眼上,一位青年跳入水中将我救起……。吴老爹闻知我百里寻花的经过后,深受感动,不但送给我两棵黄牡丹,还留我住了一夜。

  我看到本镇涵洞村一户范姓人家长着一种紫红色的牡丹,鲜艳无比,禁不住向人家购买。但花是媳妇娘家的陪嫁品,我连续跑了13趟,人家怎么也不肯卖。事隔两月,当我再去看花时。见到的是被扔在户外的枯根。原来范家媳妇死了,家里人认为这棵花不吉利被刨掉了。可我却如获至宝,丢给主人5斤粮票,乐颠颠地捧回了枯根。我用老花师郑步高教给我的“借死还阳”救花术,迅速取出3年前扔在粪坑里的一根名叫“精质子”的封闭竹节,用针筒拍出溢进竹筒里的黄水,注人死花的根部,然后载入土中。两年后,这棵牡丹奇迹般地长出了新芽。

  我少年时就有个梦想,到“牡丹之都”洛阳去看看。可是那时,家境贫寒,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1960年春,姐姐、姐夫看我爱花如命,便给我几十元钱,让我到洛阳去开开眼界。我一路省吃俭用来到洛阳,看到各种的牡丹,天姿国色、神态各异,惊叹不已。“如果有钱再买些新品种带回去那该多好啊!”可我除了回程路费已身分文。洛阳的一位花农见我如此钟爱牡丹,便送给我一株叫“单子面”的牡丹。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我的牡丹园己发展到几方地大,品种也发展到10多个。心灵手巧的我还在小屋东边池塘里用木棍搭起了凉亭,在河边栽龙柳、棕搁,自己动手堆起假山。谷雨时节,牡丹盛开,引来乡邻们前来观赏。我把牡丹遭贬洛阳的传说讲给大家听,以花喻人,引导人们做人与处世也应像牡丹花一样刚正不阿,看到大家观花的欢乐.我心里乐滋滋的。

  1983年的一天,我从收音机里听到山东曹州(今荷泽)牡丹红、黄、蓝、白、黑、粉、紫、绿八大色齐全,更想购些品种回来,没有钱怎么办?我和妻子商量,把两头架子猪卖了,才凑足了奔曹州的钱。时值隆冬,大雪纷飞,我好不容易摸到曹州。可牡丹研究会驻地门卫不让我这个一无证件、二无身份的外地人进去,我就站在大门口的雪地里等,四五个小时过去了,我头上、身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成了一个雪人,冻得上下牙床直打架,可我始终没有离开大门半步。也许是对牡丹的痴恋感动了上帝,研究会专家赵孝知听说冰天雪里有个求花的,非常激动,从准备培育送北京的礼品花中送给我姚黄、豆绿等5个名贵品种。当接到这些名贵花种时我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忙从怀中掏出钱双手递到老教授手中,可赵教授却说:“这些品种不是卖给你的,而是因为你真诚爱花送给你的”。从此我与赵孝知教授结成了莫逆之交,在赵孝知的大力支持下,一年多时间,我园中的牡丹增加到50多个品种。

  为了使自已成为种花、养花的“门内汉”,我从邮局订阅了《中国花卉》、《花卉园艺'》等书籍仔细阅读,掌握了牡丹的用肥比例、种子处理、分根分技、防病灭菌等关键枝术。在实践中,我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观察记录,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五十年来,我用完的笔记本达100多本,足足十几斤重。

  1987年初夏,我发现一棵名贵的豆绿牡丹渐渐枯萎.既心疼又着急,整天蹲在这操牡丹跟前,仔细观察并查阅资料,终于得出了这裸花染上了枯萎病。我挖出花根,刮掉根部黑斑,进行了特殊的药物处理后迅速埋人泥中。为防不测,我不顾“四夏”大忙,带着病花的根部切片直奔曹州,请求技术帮助,专家经过化验,证明我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完全正确。第二年.这棵牡丹依然翠绿诱人。

  一棵牡丹通过嫁接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技术难度大,我早听说过,可一直未搞过。1988年,我开始试验,第一次“芽接”试验失败了,第二年又失败了,失败了一次就得一年时间,我没灰心,第三年改用“技接”培育,还是失败了。到第四年我总结前几年的经验,严格把好肥量、水量、温度等关键环节,终于获得成功。一株牡丹上竞绽放出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奇花,我把它命名为“七仙女下凡”,另一棵开出四种颜色,命名为“四大美人”,三种颜色的命名为“断桥相会”,两种颜色的命名为“粱祝姻缘”。

  为了改良牡丹品种,我又专程赴曹州拜师学习“人工授粉”技术。自已先搞试验授粉,对授粉后的牡,精心照顾,在花周围插起篱笆,防止意外破坏,用纱窗布纸壳罩起来,防止蜂子带粉杂交。炎热的夏天.还搭起简易的遮阳棚,以防晒死。经过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我培育出的牡丹新品种达42个,园中的牡丹,品种己发展到120多个,就连全国相当稀少的“青龙卧墨池”、“姚黄”等品种已培育100多棵,受到了花卉界的赞誉。

  让牡丹雪天开花曾是武则天终身未遂心愿的遗憾,而我却使傲雪凌霜牡丹开放成为现实。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还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催花技术,每年使牡丹在谷雨、中秋、春节三度开放。1999年秋季,我精心培育的“黄海十月春”等牡丹新品种应邀参加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举办的“国际花卉”,国色天香娇艳华贵的花姿引得国内外观赏者驻足称奇,赞不绝口。国际花卉协会评委、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花海民先生称赞其为:“珍稀少见,无价之宝”。近年来,我根据自己多年栽培牡丹的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在市以上专业报刊发表论文10篇。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作为真正的养花人。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弘扬国粹,建成大型牡丹园,让牡丹来陶冶人们的性情,激励人们不畏险恶、奋勇向前。为了圆起这个梦,从1993年起,我曾几次自费到苏州、杭州等园林胜地和研究所参观学习,勾划牡丹园的建设方案。1994年,我将自已的住房翻建成飞檐拱柱式的仿古建筑。镇政府和村委会专门为我划出了一块地。连同房前屋后的8亩多地全部种成牡丹。我又买回了扬州琼花、腊梅、芍药、月季、春梅、桂花等数十种花卉,堆砌了假山,拓宽了屋后的池塘。在池塘边上搭起了石桌,河边栽起龙柳、翠竹,田边摆起了石桌、石凳。制作矿根雕.家中办起了牡丹摄影作品和书面陈列室,建起了“智彬园、翠竹轩”等园中园。我还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000多元新砌了近百米长的长城式的花墙和防古式门楼。

  牡丹园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游人雅客,盐城市园林管理处、射阳县委、县政府将我的牡丹园列为重点之一,定名为“花工聚会”,对外开放。每年春季到牡丹园踏青赏花的游客达到五六万人。1998年秋,中国国花评定办公室主任兰保钦和贸世楼等领导专程到我的牡丹园考察.对牡丹园的规模和品种大加赞赏,将其命名为“盐城枯枝牡丹园东园”。便仓牡丹园为西园,成为全国“八大牡丹胜地”之一。

  2010年12月,我的智斌牡丹园由江苏高和集团整体收购,项目投资3亿元重新规划扩建,面积由原来的10多亩扩建到600多亩,其中人工湖泊200多亩,种植牡丹2万余株,并且建成花卉基地、水上娱乐中心、餐饮中心、宾馆等,园中仿古花墙、竹林奇葩、绿柳扶池、使人移步换景,心旷神怡,成为江苏盐城唯一的牡丹农业生态园。

  2016年4月,牡丹园成功地举办了盐城市乡村旅游季暨黄尖牡丹节启动仪式,中央电视台,省、市区各级新闻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