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农旅融合

如椽大笔绘长卷

——黄尖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综述

2017-02-20 10:03:28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毛绪强

  春节前夕,记者前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采访,虽已是隆冬时节,但此时的黄尖依然美得令人赞叹。

  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湛蓝的天空下,金黄的芦苇随风摇曳,洁白的丹顶鹤翩翩起舞,时而展翅高飞、时而引吭长鸣、时而低首漫步……这些从遥远的黑龙江、俄罗斯来此越冬的丹顶鹤,悠闲地享受着冬日的暖阳、丰足的食物、干净的水源。自然唯美的景象,令人流连忘返。

  而在黄尖居委会辖区内的第一罾庄园里,寒冷依然阻挡不住游客前来扳罾的热情,一张“漫天大网”通过机器操控从空中落入水里,游客只需等待十几分钟即可拿到打捞上来的新鲜活鱼,当晚的美味非鱼莫属了。

  还有冬日夕阳下闲适的牡丹园、郊外宁静祥和的潘园以及盐城林场内幽静怡人的汇金森林氧吧等景观,都为黄尖增添了许多亮色。

  黄尖,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规划引领全域旅游总方向

  “我们黄尖地处东部沿海,是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丹顶鹤、湿地、森林等独特的先天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但黄尖镇这两年能在乡村旅游上取得明显进步,主要还是镇里提出的全域旅游战略让我们找到了真正的发展方向。”黄尖镇旅游发展办公室主任刘玉祥告诉记者:“亭湖区大多数的旅游资源都集中在黄尖,其中区里最为知名的丹顶鹤生态湿地旅游区就在黄尖。因此从2016年开始,镇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域旅游上做文章,特别是在规划上下了大力气。”

  据了解,黄尖镇为发展全域旅游战略,以建设沿海湿地旅游目的地为总目标,立足257平方公里全域旅游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按照“一轴两翼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即以G228国道为轴线,以国家4A级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和千亩牡丹颐养公园为两翼,村(居)景点联动的发展版块,聘请浙江工商大学专家团队全面编制了《黄尖镇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黄尖湿地旅游重点镇建设纲要》、《黄尖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域、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黄尖镇党委书记陈志洲告诉记者,黄尖镇政府以打造丹顶鹤风情小镇为主抓手,拓展要素,丰富内涵,着力构建四大功能区。以4A级丹顶鹤生态湿地旅游区为核心,辐射森林野生动物园、海上花田、森林氧吧等景点,打造湿地生态旅游主打区;以千亩牡丹颐养公园为主体,辐射第一罾庄园、民国旧居、海辰庄园等景点,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以东进大道景观带为重点,辐射翔鹤园等景点,打造农业观光旅游集聚区;以兴农村农家乐一条街为依托,辐射各村(居),挖掘民俗文化、中医药文化、新洋港水域文化,打造风情旅游体验区。

  “规划必须有严格的执行体系做支撑,为此,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形式,落实规划推进机制,谋划组建了旅游发展集团,组建了鹤业公司融资平台,募集发展资金3亿元用于旅游发展。按照总体规划,对全镇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调配,形成了高效、快捷的全域规划执行体系。”陈志洲对记者说:“目前,黄尖的全域旅游发展已由破题阶段转入加速提升阶段,党委、政府把全域旅游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龙头产业来抓,全员抓旅游,全域搞旅游,实现产业强镇、生态立镇、富民兴镇。”

  项目撑起全域旅游大格局

  李辉是亭湖区盐东镇人,在广东东莞做进出口贸易生意,打拼多年,事业有成,2015年回到盐城,创办了第一罾庄园。

  谈及回盐城创业的原因,除了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之外,黄尖镇优厚的扶持条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镇里帮助实施了盐城第一罾庄园改造提升工程,很多设施的投入运营为庄园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李辉说。

  据黄尖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金斌介绍,黄尖镇突出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累计投入30亿元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和景区建设,争取亚行资金支持,投入5亿元实施了丹顶鹤保护区国家4A级景区创建,顺利通过验收。投入4亿元实施了盐城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创建,投入3亿元建成了占地1000亩的盐城最大的乡镇公园黄尖牡丹生态园,通过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点验收。投入3.5亿元的G228国道生态服务区项目,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乡村和东进大道农家乐一条街、自驾游基地、休闲农场采摘园等一批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项目开始启动。

  为了加快现有景点的提升,黄尖镇政府还牵头聘请高校专家团队对镇内民国旧居潘园、翔鹤园、海辰庄园、藏春苑等景点进行规划调整,以市场为手段引进民间资本5000万元,以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改造提升,增加盐垦文化、农耕体验、园林文化、水上游乐等项目14个,着力培育突破季节限制的全域旅游产业。

  潘园就是现有景点提升工程的受益对象之一。潘园始建于1943年,为原大佑公司棉行遗址,土改以后遂为潘氏家族宅地。潘园现在的主人潘学权,考虑到家宅兼有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也属于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就把园子对外开放。

  潘园对外开放后,镇政府随即把潘园列为黄尖镇人口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投入资金修缮维护园子建设。园内还建有农家书屋和故事沙龙,每年全镇6所中小学定期在园内开展爱国主义红色故事会10多场,参加的中小学师生达3000人(次),潘园目前已成为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和黄尖镇人口文化宣教基地。

  记者了解到,除了自建项目及对已有项目进行提升外,黄尖镇还突出招引重大项目。

  “我们利用国家4A级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省级沿海湿地度假区等载体,加大旅游业招商力度,先后在北京、上海、台湾、韩国举办湿地旅游招商推介活动,与北京园林、上海城建、深圳铁汉、中国冶金等多家上市公司达成投资意向,投入10亿元的华润新能源渔光互补项目和投入7亿元的千亩森林野生动物园项目已成功签约。去年1-9月份已招引1亿元以上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投资总额达20亿元。”刘玉祥对记者说。

  品牌打造全域旅游金招牌

  现如今,游客再也不用为什么季节来黄尖旅游而苦恼了,在黄尖镇政府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当下,来黄尖旅游一年四季都是好时候。

  “我们现在春季举办牡丹节,秋季举办菊花节,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着重开发夏季荷花节以及冬季芦花节,目的就是让游客任何时候来到黄尖都能看到黄尖最美的风景。”陈志洲告诉记者。

  据了解,黄尖镇以全国“八大牡丹胜地”之一的黄尖千亩牡丹园为主体,大规模、高起点、高质量举办旅游节庆活动。2015年举办了春季旅游“六节”活动,2016年春季举办了“2016盐城乡村旅游季暨黄尖牡丹节”,8月份举办了果蔬节,10月份举办了“2016盐城菊花旅游节”,加强民俗、民情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维护和创新,形成了月有活动、季有亮点、年有创新,黄尖牡丹节荣获中国旅游节庆奖。

  除了一年四季有节庆,黄尖镇还利用丹顶鹤的故乡这一独特文化背景,逐渐把 “鹤乡黄尖”叫响全国。随着国家4A级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的成功创建,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丹顶鹤旅游风景区成为沿海湿地旅游的重要节点,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00多万人次,丹顶鹤景区被央视“美丽中国行”栏目列为重点拍摄基地,每年央视直播丹顶鹤迁徙景观,全国各地数千名摄影家齐聚滩涂,追踪丹顶鹤倩影。

  “为了方便更多的游客到黄尖旅游,我们还和盐城市捷程旅行社合作推出了黄尖一日游,社会反响非常好。游客花68元购买一张票,即可游玩丹顶鹤风景区、牡丹园、第一罾庄园等景区,中午还可以去农家乐吃顿大餐。”陈志洲对记者说,“下一步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从北京到黄尖镇只有3个小时车程,到那个时候,来黄尖旅游的人将会更多,而我们也要花更多精力把黄尖的这些旅游景点创出品牌,让游客在黄尖打开心扉,让心旅行!”

  联动推进全域旅游总机制

  黄尖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得到了较快发展,用陈志洲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了三个驱动。一是观念驱动。黄尖镇积极争取市、区支持,调减工业发展指标,大力发展可持续的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全镇建成零污染的千亩食品工业园区,建成了5万亩集观赏和经济于一体的菊花种植基地,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全镇创建绿色食品旅游产品30多个,绿色、可持续产业成为招商引资首选。二是机制推动。以省级盐城沿海湿地旅游度假区为龙头,成立了旅游发展指挥部,组建了旅游开发公司,制定配套政策,落实2000万元的引导基金,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三是配套联动。抓住统筹城乡试点镇建设机遇,全力建设旅游发展载体,投入近10亿元实施集镇东进、北拓、西靓、南延工程,集镇建成区由3.2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吃、住、行、游、钓、娱乐全要素基本配备。以“七彩黄尖”为手段,扎实推进以“修百里农村公路、清百条河道、植百万株苗木”三百工程,新建大型旅游形象宣传牌20块,沿线和景区绘制文化墙2万平方米,建成一批中高档酒店、超市、自驾游服务中心,引进中高级管理人才50多名。提高全域旅游服务品质。

  黄尖镇把旅游业作为特色发展的最佳聚焦点,坚持用“全域”这一理念来谋划推进,牢牢抓住丹顶鹤风情小镇创建工作,按照“特色镇、美丽乡村”两个层级来布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厚植了全域旅游新优势。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