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农村改厕一张图 人居环境一盘棋
斗门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西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热量丰富,降水丰沛。作为农业大区,下辖101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5.19万户、21.7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近9成,是珠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战场。
随着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农村简易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传染病多发、村庄容貌差等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斗门开展了农村厕所升级改造工程,2018年全域启动厕所革命,通过全面统筹规划、统筹组织、统筹实施的“三统筹”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下好人居环境整治这“一盘棋”。截至2019年6月,全区露天旱厕消除,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7013户,完成率达93%,剩余农户将在2019年底前改造完成。
统筹规划
一张蓝图干到底
推进厕所革命环环相扣,既需要和国土规划相结合,又需要和污水治理有效衔接。仅就厕所革命论厕所革命,好比空中楼阁,难以真正造福百姓。有的地方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不注重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厕所建了,但自来水管没接通,导致新建厕所成为了摆设。这样不仅浪费资金,还会导致“拆了建,建了拆”,重复建设。
斗门注意到了这一点,从2013年开始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厕所改造就被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2018年,《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明确了大方向和详细规划,主要内容是“八个全面”:全面开展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全面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全面实施乡村庭院绿化美化,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进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补齐农村基础服务短板。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与开展绿化美化、污水整治等工程结合起来一并研究,整体“打包”组织实施。
莲洲镇石龙村主干道旁的空地上,一座新公厕正在紧张施工中。谈及村里厕所革命推进情况,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为我们展示了《石龙村公厕“一村一策”实施方案》。这是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和规划设计研究院针对石龙村村情民情研究制定的一份综合建设方案,内含村情现状、问题分析和建设实施步骤等。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用三分之一篇幅重点分析了与其他规划衔接的情况,明确要和珠海市公厕规划、石龙村村庄整体规划、污水处理规划和全村环境提升工程相结合,在旧村整治、景观美化、治污排污的基础上开展。
在“一村一策”指引下,棘手的粪污处理、生活污水净化和雨污分流三个问题就合成了一个问题。在莲洲镇莲江村,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据了解,这个污水处理站建成后可以处理全村生活污水和粪污,农户家中产生的粪污和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接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地表一级A标准,直接排放入附近的河湖。
村中每个农户院墙外都有一圈植物带,里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卉、郁郁葱葱的小树,还有的种着蔬菜。这样的植物带在农村或许并不稀奇,但向下看,就发现了隐藏在地里的奥秘:所有的植物都种在网格上,土层只有约20厘米厚,网格之下就是收集雨水的明渠。下雨时,雨水流入明渠,排入附近的河道或湖泊。那一排排的植物不仅避免了明渠的直接裸露,还美化绿化了环境。污水走管、雨水走渠,这种“雨污分离”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污水“同流合污”,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雨水利用率。
据了解,斗门每个村都有一本《“一村一策”实施方案》,为每个村厕所改造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重复建设,最大程度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效率。
广东珠海斗门区南门村公厕
统筹组织
人员资金全集结
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斗门集中人力物力,整合各部门资源要素,在责任分工落实、资金整合使用上趟出了一条统筹之路。
具体职责怎么分?专门成立了农村厕所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常委担任副组长,区政府直属各单位、各镇政府为成员,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农办和农业农村局负责协调推进农村公厕、户厕无害化卫生改造工作;住建局负责建设技术指导;环保局负责推进改厕农户接入污水集中处理站点;爱卫办负责抽查验收和定期督导;市政园林管理处负责指导各镇开展标准化卫生公厕建设、养护和管理……还有财政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多部门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此外,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例会、信息报送和督导检查机制,开展“厕所革命大巡查”,对农村厕所进行全面“体检”,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问题台账。成立5个督导组,定期实地督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督查结果进行全区通报并纳入年度考核,有效激发了全区推进厕所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资金整合怎么办?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农村厕所革命的第一牵头单位和统筹单位,负责协调厕所革命所需资金。针对户厕改造,设立年度乡村振兴户厕改造专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管理。据区委常委黄进介绍,2013-2018年,全区投入到农村厕所革命的资金约9000万元,其中农村户厕改造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农村公厕改造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为了避免改厕资金“撒胡椒面”现象,建立了《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台账(2018-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所需资金的整合、拨款、使用等情况全部记录在册,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
新建厕所“不暗、不湿、不臭”,给农户提供了舒适的如厕环境
统筹实施
因地制宜效果好
由于水资源较为丰富,斗门多数农民使用水冲式厕所,但大部分条件较为简陋,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有些村庄属于水上村,房屋、厕所沿河而建,粪污直排,影响了村庄的生活环境和水生态。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和自然条件,斗门因地制宜,将户厕改造模式分为两类:一是农户住房可以提供建设三格式化粪池用地的,加建三格式化粪池;二是部分农户因受地势低洼、无多余土地等条件限制无法建造三格式化粪池的,则就近接入到村内污水管网处理排放,或者由村集体提供土地建设大型三格式化粪池,附近村民集中接管进行处理排放。
今年81岁的罗卓仍正在改造家里的厕所,吊顶、贴砖、安坐便器、通管道,这一系列工序由他和施工队一起完成。“家里原来是蹲坑,现在年龄大了,蹲的时间长了就有点晕。如今正好有这个厕所改造的政策,还有补助金,所以我就把院子里的杂物房改造成了厕所,装上了坐便器,以后上厕所更安全了。”罗卓仍说。除了奖补资金,其余部分由农户自筹,农户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厕所改造的样式。
为了激发农民自建改造厕所的积极性,斗门区出台《农村卫生户厕升级改造奖补暂行办法》,规定改厕的农户可获得最高4000元的奖补资金。坚持“先建后奖,验收达标”原则,村民自建厕所完工后,属地镇在5个工作日内到家进行实地验收。除了满足如厕“不暗、不湿、不臭”的要求之外,粪便处理无害化也是决定奖补能否到账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标准,在户厕改造的过程中,罗卓仍不敢马虎,他监督施工队,按照政府要求完成厕所的建造。
虽然农民拥有自建厕所的权利,但仍需政府提供技术指导把关。对此,斗门卫生运动委员会专门制定了《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并逐户发放,指导村民科学进行改厕。《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对地上厕室、坐便器和地下化粪池的设计施工、建造,流出口粪液标准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对三格式化粪池的储粪池形状、容积计算、设计深度、进粪管过粪管等的位置、尺寸和形状也都做了详细说明,确保农户自建厕所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农村公共厕所是一个村庄整体面貌的展示窗口,“因地制宜”同样是公厕建设的重要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斗门公厕升级改造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对建筑物残旧的、加固成本高的公厕进行拆除重建;对建筑保持良好的公厕,结合风貌改造提升设施水平;结合村内公共休闲公园的建设或由村集体提供用地,新建公厕。另外,对于旅游地区的公厕,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建设高标准旅游公厕,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能力。
经过实地摸排和第三方测算,每座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费用约35万元,所需资金由区农业农村局在市、区两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中统筹安排。农业农村局对公厕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采取EPC(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模式,以委托代建模式委托斗门区生源公司代为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工程建设完成后由各属地镇、村组成验收小组验收合格,移交属地镇人民政府进行后期管护。
在公厕粪污处理方面,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以斗门镇为例,55座公厕中直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管道的有15座,排入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有8座,采用贮粪池、三格式化粪池、沼气池等初步处理后抽吸的有32座。
“村里厕所改建了,环境也美了,好多外地打工的村民都回家办起了农家乐。”莲洲镇委副书记、镇长苏跃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