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县荆山锦绿茶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地区,属农业部规划的秦巴山优势绿茶区、长江中上游特色茶与出口茶主产区和《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布局规划》区域县之一。近年来,保康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把茶叶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旅游试验区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县绿色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主打绿色有机品牌,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模式,茶叶产业品质和效益不断提升。截止2016年底,全县茶园面积14.28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3万亩,通过中国有机产品和欧盟有机产品认证的茶园0.96万亩,可采摘面积9.96万亩,年产量6500吨,产值5.1亿元,茶农年人均收入7656元。保康县先后荣获“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特色茶旅资源区”、“中国十大最美茶乡”等称号。

  保康地处秦巴山区,荆山山脉腹地,地理位置东径110°45'~111°31',北纬31°21'~32°06',全境皆山,平均海拔910米,版图面积3225平方公里。保康为湖北省生态县和湖北省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全县森林覆盖率79.3%,境内有野生蜡梅、野生牡丹、古桩紫薇、云锦杜鹃等世界罕见的维管束植物1698种,境内已发现证实的陆生脊椎动物268种,无脊椎动物200余种,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保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934.6mm~1438mm,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丰沛,光热同步,雨热同季,空气中相对湿度大土深深厚,矿物质含量丰富等特点,适宜层茶树生长,具备发展优质品质茶的优越条件。

  保康人民历代种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尝百草,在保康发现茶叶的神话,代代相传。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沮河流域和305省道沿线“两大茶叶产业带”,建成茶叶专业村 87个。全县有茶叶加工厂98家,其中: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27家,产值过1000万元的7家,龙头企业湖北荆山锦茶业有限公司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单位。全县有在用机械设备1193台/套,年加工能力15000 吨。全县有温室育苗大棚2处,年可出圃“鄂茶1号”等优质穴盘无性系茶苗1500多万株,完全满足优质茶苗本地化供应。初步形成了以绿茶为主、红茶、白茶、青砖茶为辅的“1+3”产品结构。

  保康独特的区位、生态、气候和土壤条件,使保康茶叶片肥软,内含物丰富,持嫩性强,具有独特的栗香和花香,以其“高粟香、色泽绿、汤色亮、耐冲泡”特有品质,已成为国内外市场品质茶叶的典范。目前,全县有“荆山锦”、“ 逸雅”、“九皇山”、“楚原生”、“霸王河”5个绿茶商标;有“荆襄红”、“襄阳红”2个红茶商标;有“保康绿茶”地理标志商标和荆山锦“中国驰名商标”。先后荣获“湖北省无公害示范茶园”、“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国家农业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荆山锦系列茶叶产品获得“国际茶博会金奖”、“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十大名茶”等200多项大奖,荆山锦腊梅花茶、绿菊茶被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 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并出口出口非洲、欧美等国际市场。茶叶产品基本无库存。

  保康全县有11个乡镇、189个村、5860户、12600人种植茶叶,带动3.6万人从茶产业中获得收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66户、10689人,全县100%的乡镇、74%的村种植茶叶,茶产业个体工商户100多家,经营企业10多家。亩茶园年可为茶农带来收入4000元,全县茶园面积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1%。保康茶叶已名符其实的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绿色产业,极富活力的生态产业,休闲观光旅游的亮点产业,保康农业第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