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石门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茶业富民”战略,加快茶叶发展,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使茶叶成为茶农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取得较好成效。石门两度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先后获得全国茶叶百强县、全国十大生态茶叶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县、“中国茶业发展示范县”等多项荣誉。主要是坚持了“五个突出”:
突出规划引领,强化产业支撑
茶叶是山区具有生态、经济双重功能的优势产业。在县委提出实施“五大战略”后,我们坚持统筹推进生态立县和产业强县战略,科学制定了《十三五茶叶发展规划》,将茶叶作为全县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并配齐配强茶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配备工作专干和技术力量,在全县形成抓产业、促致富的浓厚氛围。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与分散发展相结合,生态建设与茶叶基地建设相结合,新扩茶园与老品种改造相结合,推动规划实施,不断推进标准化生产,使茶叶产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产业支撑。2016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6万亩,产干茶2.1万吨,综合产值达到8.5亿元,连续13年实现茶园面积、产量、效益的稳步增长。
突出品牌打造,汇聚产业优势
坚持把品牌打造作为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汇聚产业优势的战略手段,按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标识包装、统一对外宣传”的原则,将全县茶叶品牌整合为“石门银峰”,形成品牌效应。着力以文化创品牌。以茶文化为载体,县政府连续举办15届“请喝一碗石门茶”系列文化活动,不断扩大产业品牌美誉度、影响力。着力以展会创品牌。借助湖南茶业博览会,隆重举行“潇湘·石门银峰茶推介会”,全力打造石门茶叶公共品牌。同时,积极组织县茶叶协会和壶瓶山茶业、楚韵茶业等企业,参加北京、青岛、深圳、哈尔滨等地的展销会、茶博会,通过各类展会,提高“石门银峰”的知名度。着力以促销创品牌。县政府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长沙高桥茶叶茶具城整体租赁10间门面,挑选7家茶企入驻经营,建成“石门银峰”名优茶一条街,拓展了销售渠道,打开了省会市场并向全国发展。通过品牌打造,“石门银峰”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基础上,2016年再次被评为“湖南十强县域公共品牌”。
突出科技兴茶,提升产业质量
坚持依靠科技种好茶,不断提高茶叶品质,提升整个产业链条质量。注重人才培育。先后开展5期阳光工程、4期扶贫开发、3期茶艺、2期营销培训,培训茶企老板、种茶制茶能手、本土人才2560人次,在2016年第三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中,石门银峰茶艺表演(董昭)获得铜奖。注重人才引进。县委组织部和科技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设立茶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9名省市茶叶科技特派员被选派到石门茶企工作。同时,先后邀请了30多名国内领先的茶叶、植保、茶文化方面专家来我县指导,解决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上很多难题。注重科技推广。从中国茶科所、湖南农大和省茶科所等科研院所,先后引进和推广了4个国家级茶树良种、12项实用技术、20多台(套)先进茶机。同时,组织科技攻关,由湖南石门渫峰名茶公司在太平镇建设茶树品种示范园,致力本土小叶种茶树资源保护和选育。2016年全县申报和获得专利9项。
突出企业培育,做强产业龙头
坚持以茶叶企业为主体,加强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纽带和示范作用,让龙头企业领跑产业。2016年培育建成了湖南天下小康生物科技公司茶成分萃取、湖南禅茶一味公司红茶精制出口、石门茶祖印象公司周家冲等6个现代化茶厂,改造和引进16条清洁化生产线。目前,全县共有大小茶企200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通过SC、ISO9001质量管理、有机茶等相关认证茶企48家,具备红、绿、黑、白等四大茶类的初制精制生产能力2.5万吨。同时,不断壮大合作组织,全县组建茶叶合作社56家,石门县茶叶协会被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
突出资金投入,强化产业保障
不断加大对茶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多元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资金保障。加大财政直接投入。全县脱贫攻坚整合15亿元投向基层,投放到产业发展的资金达到2亿元,其中茶叶发展投入达到4000万元,带动企业、茶农和社会投入1亿元。加大奖励促投入。县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对发展茶叶产业作出成绩的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和个人,2016年奖励156万元,充分调动了茶农、茶企积极性。加大补助促投入。通过大湘西茶叶促进会的项目补助,建设“潇湘”单品牌店5个、双品牌店6个、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3条。大投入带来大发展,获得大收益,带动了我县脱贫攻坚。2016年,茶产业共带动1226户3285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