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市越乡龙井

  推进越乡龙井品牌建设 实现茶叶大市向强市的跨越

  嵊州是一个美丽茶乡,地处浙江省东部,境内四山环抱,四水交汇,中为盆地,地貌特征“七山一水两分田”,山青水秀,生态优越。茶园多处于海拔300-800米的山区,土壤种类多样,有机质含量丰富,常年云雾缭绕,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形成了“皇帝”珠茶、“泉岗”辉白等知名茶叶品牌,特别是嵊州“越乡龙井”,具有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嫩黄、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经久耐泡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嵊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嵊州市有茶园面积18万亩,其中良种茶园10.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浙江省第一;年产茶叶2万吨,其中龙井茶产量6000吨,是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产地;2016年全市茶叶总产值超23亿元。嵊州市先后获得了“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县”、“中国出口茶生产基地县”、“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浙江省茶叶特色优势产业强县”等众多荣誉。

  嵊州茶叶底蕴深厚

  嵊州产茶历史悠久,最早种茶始于汉代,唐宋时期,谢灵运、李白等众多名士前来隐居游历,谈诗论道,品茗说茶,创作出经典咏剡咏茶诗篇,形成了著名的“唐诗之路”文化遗产。其中,被誉为“中国茶道之父”的唐代诗僧皎然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所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留下了“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诗句,嵊州茶叶对茶道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可以说嵊州是“茶道之源”。当代茶圣吴觉农于1936年在嵊州三界创办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开设茶叶专修班,毕业学生成为了中国茶界精英、遍及全国产茶地和大专院校,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嵊州继续传承着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国茶文化之乡”,越乡龙井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品牌建设砥砺前行

  1998年以独特的地域文化“越剧之乡”为龙井茶定名,注册了富有诗意和底蕴的“越乡龙井”茶品牌。近年来,市委、市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致力打造“越乡龙井”品牌,通过整合品牌、提高品质、强化推介、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快了茶产业的提档升级,有力地推进了我市从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的跨越,越乡龙井的品牌建设也在不断探索的前行之路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一是政策扶持强品牌。2009年来,嵊州市政府每年出台扶持政策,落实专项资金用于茶叶品牌建设。每年赴上海、山东等地举办专场推介活动,组织有关企业参加西安、北京等地茶博会,开展茶叶品牌宣传,推介越乡龙井。市政府对发展良种茶,开设越乡龙井专卖店,从事茶叶电商营销等进行补助,对茶叶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今年,我市将出台《嵊州市农业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计划对越乡龙井品牌进行再升级,力争将嵊州“越乡龙井”商标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二是构建网络拓市场。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市场网络建设,不断拓展嵊州茶叶的销售市场。目前已在全国21个省(市)开设越乡龙井专卖店180多家,在大型连锁超市设立专柜400多家。2015年,“越乡龙井”在福建东南大宗商品交易所上市,成为龙井茶类首只上市品牌。在部分省区越乡龙井已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比如山东地区年销售龙井茶已达2500多吨,约占山东市场的42%。同时,借助电商、微信等新兴平台,鼓励茶商、茶农在网上销售,实现“电商、微商、店商”三商融合营销,不断拓展市场销售途径和渠道。

  三是科技推动提品质。在嵊州三界建立中茶所嵊州综合实验基地,在黄泽明山茶场、华发茶业建立陈宗懋院士工作站,为嵊州茶树品种改良、茶叶品质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注重茶机研发,相继研制出龙井茶采摘机械、加工机械、提香机械等,推广各类采茶机3200台,修剪机3000台,茶叶采摘效率和炒制技术大为提升。从1999年起连续举办了18届越乡龙井炒制大赛,通过市、镇、村三级联动,培训了万余名炒茶能手,为提高“越乡龙井”炒制质量奠定了扎实基础。2013年绍兴市评出的5名五星级炒茶能手中嵊州占4名,2014年评出的“浙江省龙井茶十大炒制能手”中嵊州占3名。

  四是品牌管理聚合力。采用“越乡”商标+企业商标即“母子商标”的形式对全市龙井茶品牌进行整合,实行品牌、标准、包装、标识、宣传、监管“六统一” 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形成以“越乡龙井”为核心的名茶区域公用品牌,加强茶叶质量监管,加大“越乡龙井”品牌的推介力度。经过近20年的培育,“越乡龙井”先后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区域名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众多荣誉,50多次获国内国际名茶评比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