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看点 百县百茶 现场直播 精彩花絮 茶文化 茶科普
您当前所在: 主页  >  百县百茶 << 中国农村网
百县百茶大巡礼——
福建平和县白芽奇兰茶
  

  一、生产发展情况

  白芽奇兰的名称从何而来?民间流传着两则传说。一是明成化年间,开漳圣王陈元光第廿八代嫡孙陈元和游居平和崎岭彭溪水井边时,发现有一株茶树,枝稠叶茂,其芽梢呈白绿色,叶片青翠欲滴,茶叶发出自然茶香,气味似兰,清沁心脾,遂采其芯叶精心炒焙。不想制出的茶叶清香浓郁,冲泡后香气徐发,飘散出兰花的芬芳,抿上一口,满口清香,片刻即感清甘醇爽,精神舒畅,筋骨轻松,一生从未尝到这般好滋味,真是愉快到难以言传。因芽梢呈白绿色,带有兰花香气,所以人们取名为白芽奇兰。另一个传说是,清乾隆年间,有人在平和境内的彭溪村一口水井边,发现一株奇特的茶树,芽梢呈白色,叶片肫厚秀润,边缘作锯齿状,随后采摘精制成茶后,品质特征富有兰花气味,幽芳诱人,香而不绝。人们欢聚厅里品尝这种奇茶,一杯进嘴,香味已通心脑,飘溢户外,流连忘返。饮后大有苦尽甘来的快意,成为乡亲们喜欢饮用的名茶,人们称为白芽奇兰。

  现在的白芽奇兰茶则是1981年由平和县农业局茶叶指导站温天海和崎岭乡彭溪村何锦能等科技人员从当地的奇兰茶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品种。1981年秋,在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发现坑岸边的十三株有性后代茶丛中,有一株老树与其它老树长势不同,树势强健(树高1.7~1.8米,树围2.5~3米),其新梢长得特别茂盛,新梢芽尖白毫明显,经小量试制品质良好。1986年春茶采摘中,省市县茶叶科技人员到彭溪考察,根据茶树嫩梢黄绿、芽头白毫显,成叶深绿,叶张又似竹叶奇兰特征,制成茶品质内质清香浓郁,带有独特“兰花”香气,故取名为“白芽奇兰茶”。这是平和白芽奇兰茶命名由来的准确说法。

  白芽奇兰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美观,色泽青褐油润稍间蜜黄。内质香气清高爽悦,品种特征香突出,似兰香幽长,滋味醇爽,溢品种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产于大芹山、彭溪岩壑之处,具山骨风韵。

  二、品牌创建情况

  平和茶叶的历史悠久,白芽奇兰茶品牌发展快速。改革开放以来,平和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茶业富民”战略,1981年,白芽奇兰茶在崎岭乡彭溪村选育成功之后。平和县采取“边选育、边繁育、边区试、边推广”四同步措施,强化选育和推广进程,不断优化品质和制茶工艺。1993年新选育的白芽奇兰茶被农业部茶叶检测中心评定为“青茶类优质产品”。1995年10月19日,白芽奇兰茶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的审定,现场专家鉴定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6年4月被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省级茶树新良种。1986年秋,县茶叶站科技人员对彭溪村的杨梅坪、井边、大岽山等6点选定354株白芽奇兰茶作为再选育提纯的原种树,分离留穗选育,采取边选育、边繁殖、边试验、边推广的有力措施,白芽奇兰茶至1995年底全县推广种植4600亩,年产208吨,至1997年已有1万亩,1999年有1.68万亩,2001年有3万亩,2003年有4.5万亩,2005年5.2万亩,2007年6.8万亩,2008年7.9万亩,2009年10.6万亩。2016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2.5万亩,茶叶总产量1.2万吨,全县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农户1万多个,涉茶人员18万人,涉茶产值达22.5亿元。产品销往闽、粤、港、澳,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