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之滨,永宁河畔,幅员面积1150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区内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56%,是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省20个茶叶重点县(区)之一,是目前全国三大茶旅资源(县)区之一,全国重点产茶县(区)中排名第60位,已列为四川省特色效益农业茶叶发展核心区。
一、生产发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成效
经过30余年的培育和发展,2016年底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30万亩,投产面积1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5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30亿元。全区已创建了6个基地镇,56个基地村,在白节镇团结村建立有机茶基地一个,认证核心面积2680亩,辐射面积10000亩。已建立5个无公害基地,5个省级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面积15万余亩。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1、科学规划,布局茶产业发展“蓝图”。 按照“两区三带一城”—纳溪特早茶产业布局,以“万亩示范区”和“一镇一亮点”为核心区,以点带面连片推进,打造中国特早茶第一大县(区)。力争到2020年,全区茶叶投产面积达到30万亩。
2、壮大基地,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集中推进“生态、高端、高效”的茶叶精品示范基地建设。在稳步发展新茶园的同时,进行原低产茶园的升级改造,逐步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建成具有高产功能、生态功能、旅游观光功能、茶文化体验功能的高效现代特早茶基地,促进纳溪特早茶整体效益的提高。
3、做响品牌,提升茶产业发展“活力”。立足“宣传统一,行业规范,运作有序”的原则,集中力量培育“纳溪特早茶” 公共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资源优势,依托“纳溪特早茶”地理标志、中国特早茶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的美名,为宣传纳溪“特早茶”搭建交流平台。
一是通过举办纳溪“特早茶”系列节庆活动,弘扬纳溪早茶文化,提高纳溪特早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2012年,连续举办了三届华夏特早茶节;2013年—2017年,连续5年成功承办了“中国·四川首届茶叶开采活动周”活动,强化了“纳溪特早茶”的品牌印象。
二是积极组织区内茶叶品牌参加国际、国内各类茶叶博览会、展销会,不断扩大品牌的宣传面,提升纳溪特早茶品牌效益。“瀚源有机茶”荣获第五届“中茶杯”特等奖、“上海茶博会”金奖和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凤羽茶”荣获四川名牌农产品称号;同时,瀚源牌“银顶雪芽”、“荣龙茗香”、“早春二月”、“岩缝雪芽”等企业品牌多次荣获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拓展了宣传区域,强化宣传力度。
二、品牌创建情况
(一)区内品牌
纳溪区茶叶品牌主要有:纳溪特早茶、瀚源、凤羽、早春二月、岩缝、荣龙、酒城贡芽、川南雀舌、凤岭等20多个注册商标和地理证明商标,产品主要是有机绿茶、无公害名优茶和茉莉花茶系列近40个品种。
(二)产品特色
“纳溪特早茶”品质优良,以“早、优、香”为主要特点,新茶上市时间一般在2月初,最早可在除夕便能尝到新茶,有“除夕茶”的美誉。产品外形扁平挺直,长短匀整,洁净光滑,色泽翠绿,香气栗香浓郁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香醇爽口,叶底完整,嫩匀碧绿。
(三)生态环境
纳溪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3℃,有效积温5627℃,年降雨量1184mm,水热同季,十分有利茶树的早生早长;年日照时数1172小时,属低日照时数、低光照区域,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尤其是本地在早春1—3月平均气温高于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东部,是茶树萌发最早的区域之一;纳溪的名优早茶比浙江杭州早30天以上,比省内其它地区早7—10天(宜宾、名山等地);在深丘低山地区的广大宜茶土壤,土层深厚,PH值4.5—6.0,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纳溪茶区主要分布在低山区,因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全球同纬度茶树萌发最早的区域,常年在2月初就可采制新茶,最早可在除夕便能尝到新茶,纳溪茶更有“除夕茶”的美誉。
(四)历史文化
纳溪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产茶历史更为渊远流长: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可见“纳溪、梅岭产茶”之句,宋代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中记有“泸州有茶树……”,《宋代名茶》中也有“纳溪梅岭茶”曾为贡茶的记载,宋代《茶业通史》和黄庭坚《煎茶记》中有“泸州纳溪梅岭茶”之句,当代王镇恒所著《中国名茶志》中唐代名茶列有“泸州茶又名纳溪茶”;在大渡口镇象鼻村清溪河晒鱼滩石壁上发现有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手书石刻—“二月茶”,距今近1000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