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良口乡,有个具有千年历史的侗寨——和里村,位于321国道旁,距离县城20公里,距离高铁三江南站23公里,区位交通便利。全村470户共2200人,侗族人口占98%以上。群众以种养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业以茶叶、杉木、油茶、水稻为主,养殖业以出产禾花鱼闻名。这里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其中著名的“夜郎文化”重要传承载体——三王宫、人和桥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里村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戏”的传承基地。
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民风独特,风情浓郁,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近年来,通过政府相继实施的一系列建设工程,修建了民族文化长廊,侗族文化培训综合楼等一批公共文化场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该村发展的百亩“太空莲—禾花鲤鱼”立体养殖基地,每当夏天来临,荷花竞相开放,清风吹来,荷叶翻飞,荷花摇曳,阵阵清香。你在莲塘边的田埂上漫步,或是在莲塘中的百米侗族文化长廊的长凳上休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环视身边,百年侗寨宁静而祥和,“三王宫”古老、庄严、神秘,置身其中,自己也是这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乡村美丽画卷的一部分,那种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2014年12月被评为柳州市第八届“风情柳州 美丽乡村”十大美丽乡村之一。
为了有效保护村里拥有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从2009年开始,和里村实施了城乡风貌综合整治特色村寨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成为三江县新农村建设一个示范点。2014年9月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称号。
2016年,和里村以种稻养鱼为依托,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农业资源,全力打造了三王宫景区和夜郎古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成功推广优质水稻、高山稻鱼、青钱柳、蓝莓和有机茶叶等特色旅游产品。休闲观光旅游业初步形成。
传说这里古为夜郎国属地,原住民为侗族、苗族群众,国王为竹多同父子。他们治国有方,广施仁政,得到群众的爱戴。后世百姓为纪念他们就修建了很多的“三王宫”。后因历史原因,多数已失修或遭人为破坏,而唯独良口乡和里村的这座“三王宫”却幸存了下来,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夜郎文化遗迹。它占地约15000平米,为砖木结构建筑,内存有宫门,木楼戏台,回廊,中门、神宫等建筑部分,有较明显的古代汉族宫廷庭院式建筑风格,但戏台、偏舍又采用侗族传统的穿斗构造干栏式结构技艺,是一座汉侗建筑艺术相互融合的建筑物,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真实反映,对于研究古夜郎国历史和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三王宫”的附属建筑——人和桥,是当年为方便善男信女祭拜而修建的,是一座具有典型侗族特色的攒尖歇山式结构风雨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是侗族建筑艺术瑰宝之一。
和里村的传统节日是每年二月初五的“三王爷”祭拜日,这是当地群众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活动之一。当天,由儿童扮演金童玉女,老人则穿戴古式盛装。年轻人抬着三王的神像和祭祀供品巡寨游行,祈求寨安人旺,风调雨顺。其他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而一些节日则是按姓氏来过的,如杨氏过十一月初一“冬至节”,侗语称为“吃冬”,覃氏、曹氏群众则过农历的七月十四。姓氏节日当天,主人家备好酒菜,邀请亲友到家中开怀畅饮,共话情谊。哪家的客人越多,说明这家的主人人缘好,受人尊重,主人就越有面子。不管认识不认识,随便进到一家,主人都会热情欢迎款待你。这也体现了侗族人民热情好客,邻里和睦,民风淳朴、社会和谐。侗族人民能歌善舞,爱唱耶歌,琵琶歌、弹牛腿琴,逢年过节还会有侗戏班唱侗戏。和里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戏”的传承基地。侗族青年的恋爱也是以吹侗笛和情歌对唱来定终生的,婚姻较为自由。
和里村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侗族美丽村寨和这里的人们,正在朝着富裕、和谐的康庄大道上前进!